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阶段学生学习质量检测试题
七年历史(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40分)
1.隋朝的统治类似于 ( )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2.隋朝统一全国的必然性是( )
①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江南经济的发展 ④隋文帝的正确决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3.ABCD四位同学在看完动画片《西游记》之后有如下叙述,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
A.唐僧带回的除了经书还有佛像、花果种子B.唐僧去的“西天”实际上是今天的印度半岛
C.别看他带回了这些经书,实际上没人看得懂,因为那都是梵文写成的D.哎,你别说,唐朝的皇帝还真够开明的,外国的东西都敢学
4.有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根据描述,这位诗人应该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
5.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临朝听政,开创殿试
C.重用人才,奖励生产
D.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6.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 )A.轻徭薄役 B.重用人才 C.减轻刑罚 D.善于纳谏
7.哪项内容最能说明唐朝时丝织技术的高超 ( )A.丝织品品种多 B.丝织品顔色丰富 C.透过五件丝绸衣服看见胸前的痣 D.丝织品数量多
- 1 -8.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安史之乱 B.朋党之争 C.藩镇割据 D.宦官专政
9.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则史料最有可能反映的是哪一时期商业繁荣的景象? ( )A.商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10.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
B.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但只起辅助作用C.宋代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D.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
11.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下列诗词与右图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相同的是 (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2.生为山东某一历史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一历史名人是A.苏东坡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
13.“杯酒释兵权”的事是下列哪位皇帝的作为(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元世祖 D.明太祖
14.《史记》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
A.火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造纸术
15.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的画是( )A.《秋郊饮马图》 B.《清明上河图》 C.《游春图》 D.《步辇图》16.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著名人物是( )A.玄奘 B.戒贤 C.鉴真 D.崔致远
17.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
- 2 -时间
成吉思汗 契丹国
契丹族 努尔哈赤
后金 党项族
蒙古族 阿保机 西夏
女真族 元昊蒙 古国
(1662\\1684\\1689)
2.民族 首领 政权设置台湾府
事件 有关人或国家
A.辽兵中 B.西夏兵 C.金兵中 D.蒙古兵中19.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 )A.灵渠 B.隋朝大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苏伊士运河
20.我国唐朝创制且闻名的陶器艺术珍品是( )A.青瓷 B.青花瓷 C.白瓷 D.唐三彩二.列举题1.
《尼布楚条约》____
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____郑成功收复台湾____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18.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句话是在( )
- 3 -
27.阅读下列材料
三、情境说明题(30分)
(4)这些事件带来了什么后果?
(3)材料中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哪两家的关系?
(答案:
1、(1)金城公主入藏。
(2)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3)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4)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七二中的材料题答案2、(1)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其邻近地区。(2)元朝。行省制度。
(3)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4)西藏、台湾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2)材料中的“先皇帝”指的是谁?“先皇帝”时发生了什么类似的历史事
件?
1、“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的书信
(1)材料中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唐朝时期,书生张三出生于人杰地灵的A地(隋朝每二代皇帝多次乘龙舟来
- 4 -
(7)
还为他做了一顿香喷喷的占城米饭。张三又经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京城C,他看到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身着各式服装的边疆各族和各国侨民,云集在这里,往来的商旅熙熙攘攘。张三凭一手漂亮的“顔体”楷书和一篇优美的文章及第(考中)。为答谢老翁,送他越窑白瓷茶具一套、唐三彩骆驼载乐佣一个;还带老翁的儿子到京城C的“瓦子”中玩,在这里张三朗诵了朗诵了唐诗《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凛俱丰实。”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6)
为什么会出现“开元全盛日”?
(2)张三离船登岸之地B是哪一个城市?
请回答:
(1)张三出生在何地?隋朝第二代皇帝是谁?他何时在A地被杀?
(5)张三所朗诵的《忆昔》的作者是谁?他的诗被称为什么?他被尊称为什么?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4)张三此行参加的科举考试科目,是当时最重要的科举科目,你知道是什么科目吗?
(3)张三漂亮的“顔体”楷书是模仿唐朝大书家谁的书法?这位书法家的代表作品是什么?与这位大书法家齐名的另一位大书法家是谁?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这里游玩,最后在这里被杀)。张三寒窗苦读十载,一日他从家乡出发,经运河到京城应试。在离船登岸之地B(隋朝第二代皇帝曾在这里大兴土木,修造了豪华的宫殿)遇雨,全身衣服湿透,避进一老翁家。老翁沏茶热情款待,为张三烘干衣服,
这首诗反映了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繁荣景象?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