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案例一:蔬菜管理
彼得·莫斯是一名生产和经营蔬菜的企业家。他现在已有50000平方米的蔬菜温室大棚和一座毗邻的办公大楼,并且聘请了一批农业专家顾问。
莫斯经营蔬菜业务是从一个偶然事件开始的。有一天,他在一家杂货店看到一种硬花球花椰菜与花椰菜的杂交品种,他突发奇想,决定自己建立温室培育杂交蔬菜。
莫斯用从他祖父那里继承下来的一部分钱,雇用了一班专门搞蔬菜杂交品种的农艺专家,这个专家小组负责开发类似于他在杂货店中看到的那些杂交品种蔬菜,并不断向莫斯提出新建议。如建议他开发菠生菜(菠菜与生菜杂交品种),橡子萝卜瓜、橡子南瓜以及萝卜的杂交品种。特别是一种拧橡辣椒,是一种略带甜味和拧橡味的辣椒,他们的开发很受顾客欢迎。
同时,莫斯也用水栽法生产传统的蔬菜,销路很好。生意发展得如此之快,以致他前一个时期,很少有更多的时间考虑公司的长远规划与发展。最近,他觉得需要对一些问题着手进行决策,包括职工的职责范围,生活质量,市场与定价策略,公司的形象等等。
莫斯热衷于使他的员工感到自身工作的价值。他希望通过让每个员工“参与管理”了解公司的现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他相信:这是维持员工兴趣和激励他们的最好办法。
他决定在本年度12月1号九时召开一次由每一个农艺学家参加的会议,其议程是: 1.周末,我们需要有一个农艺师在蔬菜种植现场值班,能够随叫随到,并为他们配备一台步话机,目的是一旦蔬菜突然脱水或者枯萎。可以找到这些专家处理紧急情况,要做的决策是:应该由谁来值班,他的责任是什么?
2.我们公司的颜色是绿色的,要做的决策是新地毯、墙纸以及工作服等应该采取什么样绿色色调?
3.公司有一些独特的产品,还没有竞争对手,而另外一些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十分激烈。要做的决策是对不同的蔬菜产品应当如何定价,彼得·莫斯要求大家务必准时到会,积极参与发表意见,并期望得到最有效的决策结果。
问题:
1.一个决策的有效性应取决于
A.决策的质量高低 B.是否符合决策的程序
C.决策的质量与参与决策的人数 D.以上提法均不全面。
2.按照利克特的行为模式,彼得·莫斯工作作风与管理方式属于
A.协商式 B.群体参与式 C.开明——权威式 D.民主式 3.12月1日所召开的会议是必要的吗?
A.很必要,体现了民主决策
B.不必要,会议议题与参与者不相匹配 C.有必要,但开会的时间选择为时过晚
D.对一部分议题是必要的,对另一部分议题是不必要的 4.公司的装潢问题是否需要进行群体决策
A.完全需要,因为绿色是企业的标志 B.需要,但参加决策的人应当更广泛一些
C.不需要,此项决策可以由颜色与装潢专家决定或者运用民意测验方法征询意见 D.需要与不需要,只是形式问题,关键在于决策的质量 5.定价问题是否需要列入彼得莫斯12月1日的决策议事日程?
A.需要,因为它是企业中重大的问题 参考资料 http://www.4jojo.com
B.不需要,因为该项决策的关键是质量问题,而不是让所有的员工参与和接受
C.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下,不需要,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则需要集思广益,群体决策 D.定价应当由经济学家来解决
案例二:袁经理的管理决策
袁经理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担任A农机公司的总裁,这家公司是一家生产和销售农业机械的企业。1995年产品销售额达到4000万元,1996年达到4200万元,1999年4450万元,2003年预计4600万元。袁先生每当坐在办公桌旁,翻看这些统计数字和报表时,常常为这些业绩感到颇为自豪。
一天下午,又是办公会议时间,袁先生召集了公司在各地的经销负责人,分析目前和今后销售形势,在会上,有些经销负责人指出:农业机械产品总的看来,尚有一定的市场潜力,但消费者的需求和趋向己经发生了重要的改变,公司应针对用户的需求,增加和改进新的产品,淘汰一些老化的产品,以满足现在用户和潜在用户的新需求。
身为机械工程师出身的袁先生,对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工作应当说是行家能手。因此,他听完了各地经销负责人的意见之后,心理很快就做出了盘算,新产品的开发首先需要增加研究与投资,之后,又要花钱改造公司现有的自动化生产线,这两项工作大约耗时3-6月。增加生产品种的同时意味着必须储备更多的备用零件,并根据需要对工作进行新技术培训,投资还会进一步的增加。
袁先生一直有这样一种看法:从事经销工作的人总是喜欢以自己的业务方便来考虑,不断提出对各种新产品的要求,却不会考虑品种更新以及开发新产品必须投入的成本情况,这些意见不足以作为决策的依据。袁先生还认为,公司目前的这几种产品,经营的效果还不错。经过认真的盘算,他决定暂不考虑新品种开发的建议。目前的市场策略仍然是确保现有产品品种的地位和稳步发展。袁先生认为,只要不断提高现在产品的质量并通过改进产品的成本,开出具有吸引力的价格,不怕用户不走上门来,并坚信质量是提高产品致胜的法宝,他相信用户实际上也是这样考虑的。
袁先生虽然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出了决策,但是仍然表示听一听下级人员和专家顾问的意见对自己是有益的。
问题:
1.根据案例提供的资料,你认为:A农机公司现在农业机械产品市场是属于
A.开发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2.袁先生最终决定,不开发新的农机产品进入市场,其主要原因是:
A.投资与成本问题 B.开发期过长 C.A+B D.经销人员的建议价值不高 3.从袁先生在处理决策问题的手段和措施看,其领导风格是属于
A.专制权威式 B.开明权威式 C.群体参与式 D.中间式 4.从袁先生的最终决策以及管理的信条看,他是属于
A.生产观念 B.产品观念 C.市场营销观念 D.社会营销观念 5.袁先生的最终决策结果,最有可能的是:
A.老产品继续保持市场优势,市场占有率和业务增长率进一步扩大 B.业务增长率扩大,市场占有率下降 C.业务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同时下降 D.无法确定
6.你认为该企业的外部环境中有哪些机会与威胁? 7.如果你是顾问专家,你会对袁先生的决策如何评价
案例三:铱星的悲剧
2000年3月18日,两年前曾耗资50多亿美元建造66颗低轨卫星系统的美国铱星公司,背负着4O多亿美元的债务宣告破产。铱星所创造的科技童话及其在移动通信领域的里程碑
意义,使我们在惜别铱星的时刻猛然警醒:电信产业的巨额投资往往使某种技术成为赌注,技术的前沿性固然非常重要,但决定赌注胜负的关键却是市场。
铱星的悲剧告诉我们,技术不能代替市场,决策失误导致铱星陨落。
铱星代表了未来通信发展的方向,但仅凭技术的优势并不能保证市场的胜利。“他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市场,投入了错误的产品。”这是业界权威对铱星陨落的评价。
第一,技术选择失误。
铱星系统技术上的先进性在目前的卫星通信系统中处于领先地位。但这一系统风险大,成本过高,维护成本相当高。
第二,市场定位错误。
谁也不能否认铱星的高科技含量,但用66颗高技术卫星编织起来的世纪末科技童话在商用之初却把自己的位置定在了“喷族科技”上。铱星手机价格每部高达300O美元,加上高昂的通话费用,使得通信公司运营最基础的前提——用户发展数目远低于它的预想。在开业的前两个季度,铱星在全球只发展了1万用户,而根据铱星方面的预计,初期仅在中国市场就要达到10万用户,这使得铱星公司前两个季度的亏损即达1O亿美元。尽管铱星手机后来降低了收费,但仍未能扭转颓势。
第三,决策失误。
有专家认为,铱星系统在1998年11月份投入商业服务的决定是“毁灭性的”。受投资方及签订的合约所限,在系统本身不完善的情况下,铱星系统迫于时间表的压力而匆匆投入商用,差劲的服务给用户留下的第一印象对于铱星公司来说是灾难性的。因此,到铱星公司宣布破产保护时为止,铱星公司的客户还只有2万多家,而该公司要实现盈利至少需要65万个用户,每年光维护费就要几亿美元。
第四,销售渠道不畅。
铱星系统投入商业运营时未能向零售商们供应铱星电话机;有需求而不能及时得到满足,这也损失了不少用户。
第五,作为一个全球性的个人卫星通信系统,理论上它应该是在全球通信市场开放的情况下,由一个经营者在全球统一负责经营,而事实上这是根本不现实的。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造成了铱星的债务累累,入不敷出。
问题:
结合铱星公司破产的案例,谈谈你对企业决策重要性的认识和体会。
案例四:新任厂长的产品决策
某工具厂从1990年以来一直经营生产A产品,虽然产品品种单一,但是市场销路一直很好。后来由于经济政策的暂时调整及客观条件的变化,A产品完全滞销,企业职工连续半年只能拿50%的工资,更谈不上奖金,企业职工怨声载道,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影响。
新厂长上任后,决心一年改变工厂的面貌。他发现该厂与其他部门合作的环保产品B产品是成功的,于是决定下马A产品,改产B产品。一年过去,企业总算没有亏损,但工厂日子仍然不十分好过。
后来市场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A产品市场脱销,用户纷纷来函来电希望该厂能尽快恢复A产品的生产。与此同时,B产品销路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厂长又回来过头来抓A产品,但一时又无法搞上去,无论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为此,集团公司领导对该厂厂长很不满意,甚至认为改产是错误的决策,厂长感到很委屈,总是想不通。
问题:
1.你认为该厂长的决策是否有错误?请你做详细分析。 2.如果你是该厂厂长,你在决策过程中应如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