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医学基础---第七章 病机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七章 病机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转归的机理,又称“病理”。其着重研究疾病发生和人体产生病理反应的全过程及其规律。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转归,与患病机体的正气强弱和致病邪气的性质、感邪的轻重、邪气所伤部位等均密切相关。当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机体的正气必然奋起抗邪,引起邪正斗争。因此邪正斗争就成为疾病全过程的基本矛盾。在疾病过程中,邪正之间的斗争必然导致双方力量的盛衰变化,从而造成人体阴阳的平衡状态失调,或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失常,或脏腑经络机能的紊乱,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病理变化。

第一节 发病原理

发病即指疾病的发生(包括疾病复发)。人体健康与疾病是相对而言的,正常情况下,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器官生理活动和气血阴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且人体与自然界保持协调统一状态,这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如此人体就处于健康的状态。人体在一定的致病因素作用下,正气与致病邪气之间的斗争,使人体的某些平衡协调状态遭到破坏,出现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或形态结构异常,或气、血、津液、精的耗损与代谢失常,表现出一定的临床症状,并不同程度地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劳动能力,便发生了疾病。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疾病发生的因素虽然十分复杂,但总其大要,不外乎人体本身的正气和致病邪气两个方面。正气,简称“正”,与邪气相对而言,泛指人体的各种物质结构(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是产生生理机能、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的物质基础。正气是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及人体在不断适应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起来的,具有抵御、消除各种有害因素,使人体免受病邪伤害,而一旦受到损害则能促使其康复的能力。邪气,简称“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六淫、疫疠邪气、七情内伤、劳逸损伤及各种病理产物(如痰饮、水湿、瘀血、结石、宿食)等。这些因素都具有损伤人体的正气,破坏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及形态结构的特性。因此疾病的发生,是在一定条件下邪正斗争的反映。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中医发病学十分重视人体的正气,强调人体正气在发病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认为正气充足,卫外固密,病邪难于侵犯人体,疾病则无从发生,或虽有邪气侵犯,正气亦能抗邪外出而免于发病。所以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时,邪气方能乘虚而入,导致病理性损害,从而发生疾病。因此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灵枢·百病始生》也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可见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当然人体正气的抗邪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若邪气过盛,或邪气的致病性较强,超过人体正气的抗邪能力,也可发病。 (二)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中医学强调正气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并不排除邪气对疾病发生的重要作用。任何邪气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病性,在正气相对不足的前提下,邪气的入侵则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如六淫邪气伤人,就是外感病发生的外在因素。因此在一般情况下,邪气只是发病的条件,并非是决定发病与否的唯一因素。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邪气也可以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如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邪气,对人体危害较大,不论老幼强弱,均可感染致病。故《素问·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并提出

实用文档

1

应“避其毒气”。其他如高温、电击、中毒等致病,即使正气强盛,也难免不受其害。 (三)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

邪气一旦伤人,机体的正气必然奋起抗邪而引起邪正相争,正气与病邪斗争的胜负,不仅决定疾病的发生与否,而且关系到发病的轻重缓急。

1.正胜邪却则不病人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自然界客观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致病邪气,但并非所有接触的人都会发病,这是因为正气充足,卫外固密,邪不能侵入的缘故。即使有邪气侵犯人体,若正气强盛,抗邪有力,病邪入侵后亦能被正气及时消除,并不产生病理反应,可以不发病,此即正胜邪却。

2.邪胜正负则发病 在正邪斗争的过程中,若邪气偏胜,正气相对不足,邪胜正负,便可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正气不足的程度、病邪的性质、感邪的轻重,以及邪气所中部位的深浅不同,疾病的发生也有轻重缓急之别。如感邪较重,邪气入深,则发病较急、较重;感邪较轻,邪在肌表,则发病较轻;正气不足,感邪较轻,则发病较缓等。 二、影响发病的因素

疾病的发生与内外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外环境主要是指生活、工作环境,包括气候变化、地域特点、工作条件、居处环境等;内环境主要是指人体内部的差异性,包括体质特点、精神状态等。内环境主要决定人体正气的强弱,而外环境则主要关系到不同病邪的形成,但是外环境的急剧变化也可干扰人体的正气而导致疾病发生。 (一)气候变化

四时气候的异常变化是滋生致病邪气的重要条件,可产生不同的病邪,导致季节性的多发病,如春季气候温暖多风,易生风温病;夏季气候炎热,湿郁热蒸,易生暑热或湿热病;秋季气候干燥,易生燥病;冬季气候寒冷,易生寒病等。部分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也与一定的季节气候有关,如麻疹、百日咳、感冒等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痢疾等多发生于夏秋季节。此外自然界气候的频繁变化,如时寒时温,忽晴忽雨,一湿一燥,人体难于适应和防护,亦可影响人体正气,导致正气相对不足而感邪发病。 (二)地域特点

不同的地域,由于自然条件、气候特点及水土的差异,常可影响人体的正气,或滋生不同的病邪,出现不同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素问·异法方宜论》就指出地域高下,气候寒温之异,对人体健康有着不同的影响。例如北方气候寒冷,易生寒邪致病;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易生湿热,病多疮疡;江河流域、湖泊沼泽之地,地势低洼,水湿较盛,易生湿邪致病。有些地区,由于食物、饮水中缺乏人体必需的某些物质,常导致地方病的发生。如远离海洋的内陆、山区,因其水土缺乏碘质,可致瘿瘤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等。此外出门远足,水土不服,亦可干扰人体的正气,使抗病能力低下而感邪发病。 (三)生活、工作条件

不良的生活、工作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甚大。如久居阴暗潮湿之处,易被寒湿邪气所伤,不但易致关节疼痛之类的疾病,而且亦可损伤人体的正气。特别是周围环境不良,如工业废气、废物、粉尘过多、杀虫药剂的广泛使用等,均可导致空气、水源、食物的污染,严重地危害人体的健康。此外周围环境卫生较差,秽物瘀积,蚊蝇孳生,亦是导致某些疾病传播的

实用文档

2

重要条件。至于各种外伤、虫兽所伤、中毒等,也与某些特定的外环境有关。 (四)体质特点

体质是指人体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的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结构、功能和代谢上的个体特殊性。如《灵枢·寿天刚柔》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这种个体的差异性,与疾病的发生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先天禀赋充实,后天饮食调养得当,加之适度的体育锻炼,则体质壮实,正气强盛,健康少病;若先天不足,后天失于调养,则体质较弱,正气较虚,易于患病。此外不同的体质类型对某些致病因素或某些疾病具有不同的易感性,如瘦人多火,易得痨嗽;肥人多痰湿,易患中风等。清·吴德汉《医理辑要·锦囊觉后编》说:“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劳伤者,中气必损。”即阐述了不同体质类型与发病的关系。 (五)精神状态

精神状态的好坏是影响人体正气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的精神状态受情志因素的直接影响。若情志舒畅,精神愉快,气血和平,则脏腑机能协调,正气旺盛而健康少病。如果情志异常波动,或多思善虑,非忧即怒;或痴情妄想,所愿不得;或境遇变化,情绪低沉;或意外刺激,情绪紧张等,均可严重地影响人体的精神状态,导致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正气不足,易于感邪受病。因此中医养生理论中,十分强调调摄精神情志活动。《素问·上古天真论》就说:“恬悛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调摄精神,可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三、发病途径

疾病的发生,无论是外感或是内伤,都有一定的发病途径。 (一)外感病邪侵入的发病途径

外感六淫、疫疠邪气伤人致病,其侵犯途径主要是皮毛、口鼻等。邪从皮毛而入,首犯肌表,邪正相争于外,其病在表。随着病变发展,病邪深入,可由表入里,侵犯内在脏腑。汉·张机《金匮要略》说:“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痰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其所指内因、外因,均属外邪侵犯,只是根据脏腑经络受邪之后发病的先后而分内外,即邪气由经络直入脏腑而病者,为内所因,邪气由肌表入经络,官窍闭塞不通为外因。邪从口鼻而入,一是外邪经口鼻而犯肺系,病在上焦卫分。明·吴又可《温疫论》比较了伤寒与温疫病的发病途径,认为“伤寒邪从毛窍入;时疫邪从口鼻入;伤寒感而即发,时疫感久乃发。”叶桂《外感温热篇》也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二是病邪经口窍而犯胃肠。由于口咽内通脾胃,某些病邪、毒物可随饮食物直接侵犯胃肠道而引起疾病发生,如湿热病邪、秽浊疫毒,以及饮食毒物等致病,均可从口窍而入。《诸病源候论·食注候》说:“人有因吉凶坐席饮啖,而有外邪恶毒之气,随食饮入五脏,沉滞在内,流毒在外……以其因食得之,故谓之食注。” 外邪也可通过其他孔窍而侵犯人体,如邪犯目窍,可通过“目系”而入伤于脑;久坐阴湿或热烫之地,外感湿邪或火毒,可通过二阴上犯胞宫、肠道、膀胱等内脏而发病;不洁房事、外染浊毒,可沿阴道或尿道上犯,以致瘀毒内结而发病等。如《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说:“冲任之脉,既起于胞内,阴阳过度则伤胞络,故风邪乘虚而入于胞,损冲任之经。”其他如外伤或皮肤破损,某些有毒物质,或致病邪气,也可通过伤口侵犯人体而发病,

实用文档 3

中医学基础---第七章 病机

第七章病机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转归的机理,又称“病理”。其着重研究疾病发生和人体产生病理反应的全过程及其规律。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转归,与患病机体的正气强弱和致病邪气的性质、感邪的轻重、邪气所伤部位等均密切相关。当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机体的正气必然奋起抗邪,引起邪正斗争。因此邪正斗争就成为疾病全过程的基本矛盾。在疾病过程中,邪正之间的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a9856nwry8mpoj7ocb09o8y29wtcx00z1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