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实持两端以观望 ;过客,以观公子;王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 (3)世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 (4)譬若以肉投馁虎: (5)欲以客往赴秦军: (6)以为小礼无所用:
(7)以至……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 9、为
(1)封公子为信陵君 (2)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3)为寿侯生前:
(4)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 (5)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 (6)如姬之欲为公子死: (7)赵王所为:
(8)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10、让
(1)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
(2)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11、微
(1)(侯生)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 (2)微风鼓浪: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4)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 五、重点字词 1、致食客三千人: .2、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 .3、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
4、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
5、侯生摄敝衣冠: 6、愿枉车骑过之: .....7、微察公子: 8、遍赞宾客: ..9、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 ...
10、侯生乃屏人间语: 11、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12、我岂有所失哉: 13、然公子遇臣厚: ..
14、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15、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 ..16、如姬资之三年: 17、勒兵: ..18、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 19、且公子纵轻胜: ..
6
20、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 21、将兵十万: ..22、旦暮且下: 23、已拔赵: ..24、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25、公子勉之: ...
26、天下莫不闻: 27、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28、顾未有路耳: 29、夺晋鄙军: ..30、西却秦: 31、公子亲数存之: ....32、公子过谢侯生: 33、请数公子行日: ..
六、句式
1、欲以观公子 2、遍赞宾客 3、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 4、可使击之 5、为大梁夷门监者 6、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 7、诸侯敢救者 8、公子何以知之 9、何功之有哉 10、尚安事客 11、请救于魏
12、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 13、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 14、此五霸之伐也 15、不能得之于王 16、如姬父为人所杀 17、而如姬最幸 18、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19、何泣也 20、何如哉
20、此人力士
21、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22、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23、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七、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黄歇受约归楚,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秦留之数年。楚顷襄王病,太子不得归。而楚太子与秦相应侯善,于是黄歇乃说应侯曰:“相国诚善楚太子乎?”应侯曰:“然。”歇曰:“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愿相国孰虑之。”应侯以闻秦王。秦王曰:“令楚太子之傅先往问楚王之
7
疾,返而后图之。”黄歇为楚太子计曰:“秦之留太子也,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有能以利秦也,歇忧之甚。而阳文君子二人在中,王若卒大命,太子不在,阳文君子必立为后,太子不得奉宗庙矣。不如亡秦,与使者俱出:臣请止,以死当之。”楚太子因变衣服为楚使者御以出关,而黄歇守舍,常为谢病。度太子已远,秦不能追。歇乃自言秦昭王曰:“楚太子已归,出远矣。歇当死,愿赐死。”昭王大怒,欲听其自杀也。应侯曰:“歇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秦因遣黄歇。
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后十五岁,黄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因并献淮北十二县。请封于江东。考烈王许之。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
春申君既相楚,是时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方争下士,招致宾客,以相倾夺,辅国持权。
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从,西伐秦,而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至函谷关,秦出兵攻,诸侯兵皆败走。楚考烈王以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
(选自《史记 春申君列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 质:做人质 B.歇当死,愿赐死 当:应当 C.出身以徇其主 徇:献身 D.楚考烈王以咎春申君 咎:责备
2.下列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
A.黄歇对当时秦楚两国的局势观察得非常透彻,他游说秦国相国应侯,在应侯的帮助下,黄歇里应外合,与太子完一起返回楚国。
B. 在太子易服为使者驾车回国后,黄歇就守在屋中,常常称自己生病不见秦使者。 C.太子登基时,作为奖赏,封给春申君江东,春申君就在吴国故都修建城堡,把它作为自己的都邑。
D.战国时期“四大公子”分别为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及春申君,他们都礼贤下士,招徕宾客,互相争夺贤士,削弱对方力量来辅助君王掌握国政。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
②不如亡秦,与使者俱出:臣请止,以死当之。
4、司马迁评价:“春申君之说秦昭王,及出身遣楚太子归,何其智之明也。”从文本看,哪些地方表现他的明智。
8
《信陵君窃符救赵》答案
一、通假字
1、直上载公子上坐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坐∶同“座”,座位 2、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俾倪∶同“睥睨”,斜视的样子 3、辞决而行 决∶同“诀”
4、北乡自刭 乡∶通“向”
二、古今异义。
1、公子再拜,因问 古,拜两次。今,第二次拜。 2、以公子为长者 古,有德行的人。今,年长的人。
3、胜所以自附为婚姻 古,姻亲。今,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4、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古,谦辞。今,因胆小害怕无法做某事
5、公子颜色愈和 古,脸色,神情。今,①有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
觉所产生的印象 ②指脸上的表情
6、让魏公子曰 古,责备。今,①补征;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②请③把东西给人 7、愿枉车骑过之 古,拜访。今,经过或过错。
三、词类活用。 1、仁而下士:名词作动词,谦逊地对待 .2、留军壁邺:名词作动词,驻扎 .3、大会宾客:名词作动词,宴请 .
4、朱亥袖四十斤铁椎:名作动,袖里藏着 .5、不敢以其高贵骄士:形作动,傲慢地对待 .6、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使动,使……高洁 .
7、公子从车骑,虚左 :使动用法,使……跟从;使……空着 ..8、为能急人之困 :为动用法,为……着急;或者意动用法,以……为急 .9、公子怪之:意动用法,以……为怪 .10、却秦存赵:使动,使……退却;使……存活 ..11、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使动,使……站立着 .12、侯生乃屏人间语:使动,使……退避 .
13、北救赵而西却秦: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使动用法,使……退却 ...14、厉兵秣马:名词作动词,磨;喂 ..15、自迎夷门侯生:名词作状语,亲自 .16、皆谦而礼交之:名词作状语,以礼 .17、以便国家:使动用法,使……方便 .
9
18、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动词作名词,救兵 .19、且公子纵轻胜: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20、吾攻赵旦暮且下:名词作动词,攻下 .21、弃之降秦:使动,使……投降 .
22、今公子有急:形容词作名词,急难 .23、此五霸之伐也∶动词作名词,功业 .
四、一词多义 1、故
(1)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缘故 (2)复饮如故:原来
(3)故久立与其客语;朱亥故不复谢;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故意,存心 (4)今公子故过之:特意
(5)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所以
(6)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特意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旧的事物 (8)君安与项伯有故:旧识;旧交
(9)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仍,还是 2、引
(1)公子引车入市:带领 (2)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延请 (3)复引车追问侯生:退回 (4)为公子先引:引路 3、就
(1)乃谢客就车:上,登上 (2)欲就公子之名:成就 (3)使归就戮于秦:接受 (4)金就砺则利:靠近,接近
(5)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赴、趋 (6)瞬息可就:完成 4、乃
(1)公子于是乃置酒;乃谢客就车;乃请宾客:于是,就 (2)嬴乃夷门抱关者:是 5、辞
(1)辞决而行:辞别 (2)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语 (3)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推辞 (4)近日奉辞伐罪:命令 (5)臣等不肖,请辞去:辞退 6、兵
(1)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兵权 (2)勒兵:军队 (3)得选兵八万人:士兵 7、过
(1) 愿枉车骑过之;不宜有所过; 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 臣所过屠者朱亥:前往
10
信陵君窃符救赵复习学案及答案 - 图文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