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
B、在施工总各部门及各专业应积极配合、协调、沟通,避免出现一些细节上的差错而影响使用及景观效果;
C、施工前对种植区内有关的土建、机电设施、设备的施工计划有所了解,并结合其指定一个种植施工进度表。 2、草坪工程 (1)草坪中杂草多 现象:
草皮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一些杂草且生长速度较快,逐渐在草坪中占有一席之地,影响正常草皮的生长。 原因分析:
A、在铺设草皮时,所铺设的草皮中杂草含量较大,超过规定5%的要求; B、草皮在生长过程汇中,由于没有及时清除杂草,而杂草的生存能力强于栽培草,其生长速度较快,逐渐挤脱正常草皮的生长。 防治措施:
A、铺设草皮前,应选择杂草含量较少的草皮进行铺设;
B、新建草坪铺设前,针对不同草皮品种选用适当的化学除草剂进行喷施除杂草;
C、在草坪养护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杂草,可选择化学除草剂进行喷施或人工除草;
D、喷施农药时应在杂草对药剂最敏感的生长阶段、最适宜的温度及晴天进行喷施,喷药时应按药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2)草坪表面不平整,雨后有积水 现象:
雨后在草坪局部区域有积水现象。 原因分析:
A、草皮铺设前,铺设区域内的土壤未进行翻土、清理垃圾,表层土没有做好细平整、凹凸不平,铺设后形成一些低洼地,雨后或浇水后易造成积水;
B、籽播草坪在播籽后或植生带草皮在铺设后未进行有效的滚压,某些区域出现低洼地,雨后或浇水后易造成积水。 防治措施:
A、草皮铺设前,应对铺设区域内的土壤进行翻土,深度不得小于20cm,应把土壤中的混杂物,如杂草根、碎石块、碎砖等清除干净,将大于5cm块径的土块敲碎,表层土做到细平整,并有3%~10%的排水坡度;
B、籽播草坪在播籽后,应覆0.5~1cm的优质疏松土,并进行滚压、浇水,在草出土前,必须保持湿润,视天气条件进行浇水;
C、植生带草皮在铺设后应充分浇水、滚压,在新根扎实前不可践踏,避免出现坑洼地而造成积水。 (3)草坪的黄化现象 现象:
草皮生长过程中常会发生草坪局部或大面积黄化现象。 原因分析:
黄化现象的原因大体上分为生理病害及病虫害两大类:
A、缺乏形成叶绿素必要的养分如铁、镁、铜、锰、硫等元素,其中缺铁是主要原因;
B、吸收养分不平衡,致使发生黄化现象。例如施氮肥时不均匀,有的草坪因氮肥过量而发生黄化,钾肥用量太多,妨碍其他盐类的吸收,也影响铁的吸收;
C、光照不足,妨碍光合作用。梅雨季节光照不足,会妨碍光合作用,使草根的机能减退,特别是施肥过少的草坪,会影响草皮积累碳水化合物,氮素代谢受到阻碍,导致草皮黄化;
D、低矮或枯草层过厚或生长季节未及时修剪,通常会导致草皮黄化; E、由于土壤板结,透气性差,阻碍了草的根系呼吸,造成草皮黄化; F、由于排水不畅,地面积水,土壤过于潮湿而导致草皮黄化;
G、由于病原菌、线虫、甲虫等为害,草根的机能衰退而吸收铁的能力受阻,造成草皮地上部分发生黄化现象。 防治措施:
A、对症下药施用微量元素,保证草坪正常生长所需要的微量元素;
B、土壤PH值应保持在5.3至6.3范围内,偏酸或偏碱时可采用施用化学药剂或化肥进行调整;
C、采取施肥、灌溉等养护管理措施,使草皮根系和茎健壮生长;
D、及时清理枯草层,并在草皮生长季节,保证正常的修剪,以促使草皮正常生长;
E、勿使土壤板结,保证地表以下30cm内土层的透气性良好; F、改善排水系统、保持良好的排水性,避免产生积水现象; G、及时使用杀菌剂、杀虫剂预防病虫害。
六、园林水景工程
1、一般水景工程
(1)喷泉喷射流量不稳定 现象:
喷泉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喷头水柱达不到设计高度,或者压力不稳定,时高时低。 原因分析:
A、有关管道阀门系统、动力水泵系统、微电脑控制系统等使用的设备质量不符合要求;
B、供水管供水不足;
C、管道安装完毕后,没有认真检查并进行水压试验就安装喷头; D、电力供电不足。 防治措施:
A、设计时对管网吸水管、供水管、补给水管、溢水管、泄水管及供电线路等工艺设计,在施工图中应详细说明,特别是总供水量、总排水量、电力供应总容量要与其他相关设计结合;
B、设计时对于环形管道最好采用十字形供水,组合式配水管宜采用分水箱供水,让其获得稳定的喷流;
C、施工前对所有的管道必须进行防腐处理,避免管道生锈后堵住管道,影响水流;
D、安装前必须对喷头喷洒角度进行预置,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喷嘴,喷头与支管连接最好采用铰接接头或柔性连接,可有效防止由于机械冲击,同时,采用铰接接头,还便于施工时调整喷头的安装高度,所有的管道接头要严密,安装必须牢固;
E、对管道阀门系统、动力水泵系统、微电脑控制系统等使用设备的选择,应严格选择好的生产厂家,控制好质量;
F、所有电力和照明线路,必须采用防水电缆以确保供电安全,对总供水量、总排水量、电力供应总容量等要符合设计要求。 (2)水景污染现象 现象:
仿天然水景而形成的众多水景,如溪流、瀑布、养鱼池、泉涌、跌水等,这些水景在园林景观中应用较多,也有完全依靠喷泉设备造景如音乐喷泉、程序控制喷泉、旱地喷泉、雾化喷泉等,这类水景是近来广泛应用。这些水景都为园林景观增添了不少的情趣,但是其水质易恶化、易受到污染。 设计措施:
A、景观水池设计深度一般为0.6~0.8m,池底设检修孔,以便于换水清理;
B、所有的水中管材采用不锈钢或UPVC管材,避免锈蚀而污染水质; C、在设计中尽可能采用处理后的中水作为水景的水源。 防治措施:
A、所有的管道要进行严格的防腐处理; B、管道安装完毕后,水池内必须冲洗干净;
C、每7~15天需换水清理一次,完善的中水处理之后,应再增加处理流程,以降低水中N、P浓度;
D、可用药剂如石灰、明矾、聚铝和硫酸亚铁等化学剂,定期对水质进行进化处理,避免水质恶化。 2、人工湖泊、河道工程 (1)驳岸岸线偏位 现象:
驳岸压顶外侧边线和河道规划线不吻合,或者将基础(承台)外侧边线误认为驳岸岸线。 原因分析:
A、岸线控制桩收到移动,施工前未复合校测; B、缺少放样复核制度而造成放样误差;
C、曲线地段的岸线放样凭经验、凭目测、凭直觉,未用仪器精密测量。 防治措施:
A、压顶外侧边线的控制桩应妥善保管,并引出控制线的标志,经常观察控制桩周围的环境动态,防止推土机或其它大型机械作业时碰撞而发生走动;
B、测量放样都必须做到“有放必复”,分别有专人负责,并应对测量标志、控制桩进行定期复核,计算资料应有专人核对,原始资料必须妥善保管;
C、遇到有曲线段的驳岸可根据图纸提供的曲线起迄桩号、半径、交角、切线长、外距等数据,利用仪器进行曲线放样。 (2)重力式驳岸倾倒 现象:
驳岸不是直接滑向临水面,而是绕着基底部倒向临水面。 原因分析:
A、驳岸背面出现超荷载现象;
B、当驳岸基底部所受到各种力矩超过了抗倾力矩时就发生倾倒现象。 防治措施:
A、控制墙背面的荷载,避免超载;
B、后倾式驳岸的后倾斜角控制在75°,保证抗倾力矩不减少。
(3)驳岸沉陷、倾斜、倒塌 现象:
驳岸墙身产生较大的裂缝,整体倾斜或下沉,严重时驳岸墙身发生倒塌或断裂。 原因分析:
A、地基处理不当。例如:淤泥、软土、垃圾等没有清理干净;地基超挖后回填土未夯实;土质不均匀,又未按规定设置沉降缝,或地基应力超限;
B、基桩持力的承载力与所计算的数据有出入,减弱了基桩承载力,使墙身出现沉陷;
C、驳岸基底所受到的各种力矩超过了其抗倾力矩而发生倾倒现象;
D、在沉降缝不垂直或不设置沉降缝的情况下,当地基不均匀下降时,导致驳岸墙身断裂或倒塌;
E、基础砌筑时经常埋置深度不够,易受浸水或冻胀的影响,减弱了基础的承载力,使墙身出现沉陷;
F、驳岸墙体一次砌筑高度过高或砌筑砂浆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时,过早进行墙后填土而导致墙体倾倒或倒塌。 防治措施:
A、严格控制基槽开挖的质量,基槽中的淤泥、软土、垃圾等必须清理干净,基槽要做到平整、夯实、排水畅通,如基槽超挖时宜采用碎石回填或加深基础;
B、设计时应做到地质勘探工作地质复杂地段打桩前应进行试桩,并对试桩进行动力测试,要验证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地基应力过大时,可加宽基础底面的尺寸,必要时可改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以增大基础的抗应力(同时可减少基础高度),或采用打基桩,提高基础承载力;
C、地质不均匀区域或地基设置台阶时,应设置沉降缝,避免不均匀沉降出现裂缝;
D、无论使用机械或人工挖土,禁止在坑基内有超挖现象,如有超挖的现象,应将超挖的土方清除,随后回填黄砂或砾石,如果基坑挖好后无法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在基底标高以上留30cm土,待下一道工序开始时挖掉;
E、在回填土方时,应待砌筑砂浆达到要求并且墙体高度不宜太高;
F、如发现驳岸沉陷应查明原因,如属地基不良,可将驳岸墙体基础挖开,加宽基础或打入基桩,但新基础必须与原基础连成一体,减少地基应力,防止继续沉陷;
G、对于较小的裂缝可采用墙体注浆办法解决,待沉降稳定后,混凝土表面涂抹砂浆修补,处理时应清除裂缝内的松散混凝土,使坚硬的混凝土骨料露出,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