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病例与分析
患者,男,56岁。因惠肺癌、肺门淋巴结转移入院,于入院后一周行肿瘤切除术。术后一直安静卧床休息,遂出现轻度右下肢胀痛,病情稳定,恢复较好。术后7天拆线,患者下床去厕所,突然晕倒,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经多方抢救无效死亡。尸 检所见:营养状况良好,无明显恶病质。心脏冠状动脉轻度动脉粥样硬化,未见心肌梗死。肺脏:剖开肺动脉系统,可见一大的血栓栓子阻塞于肺动脉主干。 分析:
运用本章知识分析患者的死亡原因并加以解释.(将关键词填放在合适的位置) 关键词:
凝血因子增加、呼吸循环衰竭、卧床、血栓形成并脱落、癌细胞、下肢深静脉、凝固性升高、 血流速度变慢、肺动脉主于栓塞、猝死
1. 患者死因:患者是由于右下肢[血栓形成并脱落],致[肺动脉主干栓塞],患者发生[呼吸循环衰竭]而[猝死]。
2. 死因分析:患者患肺癌,[癌细胞]可释放出促凝因子,如组织因子等,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患者手术后大量失血,血液中[凝血因子增加],并补充大量幼稚的血小板,使血液回答[凝固性升高],而易于黏集,易形成血栓;患者术后安静[卧床]休息,使[血流速度变慢],又进一步促进血栓形成。因为患者出现右下肢胀痛,考虑血栓来源于右下肢静脉,并且肺动脉栓塞95%以上血栓栓子来自[下肢深静脉]
第9章病例与分析
患者,女,因交通事故被公交车撞伤腹部50分钟后入院就诊。查体发现,腹腔有移动性浊音,腹腔穿刺可见血液,血压54/38 mmHg,脉搏144次/min。立即快速输血800 ml,并进行剖腹探查术。手术中发现脾脏破裂,腹腔内有积血及血凝块共约2800 ml,逐进行脾脏切除术,手术过程中血压一度降至零。又快速给子输血、输液2 500 ml。术后给予5%Na,HCO.600 ml,并继续静脉给予平衡液。6小时后,血压恢复到90/60 mmHg,尿量增多。第二天患者病情稳定,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分析:本病例属于哪种类型的休克?其发生机制是什么?治疗中使用碳酸氢钠的目的是什么? (将关键词填放在合适的位置)
关键词:剧烈疼痛、休克期、短时间内大量失血、严重创伤、代谢性酸中毒、失血性休克、血管壁平滑肌、血钾 1.休克类型: [失血性休克]
2.发生机制:是[严重创伤]造成[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剧烈疼痛]引起体内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肾素- -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强烈兴奋,多种缩血管物质释放,但由于失血量大及未能及时止血,机体的代偿反应难以达到维持动脉血压和心脑的血供,因此进入[休克期]。3. 治疗中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是为了纠正患者体内的[代谢性酸中毒],有助于改善[ d血管壁平滑肌]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增强心肌的收缩力,降低升高的[血钾]浓度。
第11章病例与分析
病例:患者,男,40岁。半年来心慌、气短、头晕、食欲缺乏,并逐渐加重。有15年高血压病史。查体见面色苍白;心率100次分,叩诊见心界向左扩大;肺部可听到散在湿性哆音:血压170/1 10 mmHg;心电图显示左心室肥厚; X光检查显示肺脏淤血。
分析:试给出该患者的诊断,并分析其发病机制。(将 关键词填放在合适的位置) 关键词:高血压病史、心功能不全、肺脏淤血、左心衰竭、左心室肥大、湿性哕音、心界 1.可能的诊断: [左心衰竭] 。
2. 发病机制:患者有心慌、气短,心率增快(100 次/分),提示出现[心功能不全] ;叩诊见[正确答案是:心界]向左扩大,心电图显示左心室肥厚,提示该患者可能为[左心室肥大]引起的心功能不全。患者有心慌、气短,肺部可听到散在[湿性哕音]及X光检查显示[肺脏淤血],进-步支持该诊断; [ 高血压病史]可能为其原因。
第12章病例与分析;
病例:患者,男,27岁。淋雨后发热,体温39\,咳嗽、咯铁锈色痰,左侧胸痛,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血化验:白细胞总数为12x109/ L,中性粒细胞80%。X线见左下肺叶大片致密阴影。 分析:
1患者应诊断为何种疾病?②根据病理知识分析诊断依据。( 将关键词填放在合适的位置) 关键词:支气管呼吸音、诱因、大叶性肺炎、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铁锈色痰、左下肺叶大片致密阴影、左侧胸痛
1.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大叶性肺炎] 。
2.分析诊断依据大叶性肺炎好发青壮年,该患者27
岁。淋雨是[诱因],而出现发热。因红色肝变期肺泡腔内渗出大量纤维素及红细胞,所以患者咯[铁锈色痰]。大叶性肺炎波及胸膜出现[左侧胸痛]。大叶性肺炎红色肝样变期肺部实变,传导增强,因此听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大叶性肺炎由肺炎链球菌引起,血化验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大叶性肺炎发病常见于左下叶,发生实变,所以X线显示[正确答案是:左下肺叶大片致密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