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聚氨酯行业分析报告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4
一、产品介绍
聚氨酯(PU)产品具有低温柔顺性好、抗冲击性高、耐辐射、回弹范围广、粘结性好等诸多优良性能,根据所用原料的不同,可有不同性质的产品,一般为聚酯型和聚醚型两类。与传统塑料、橡胶,甚至金属相比,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可用于制造塑料、橡胶、纤维、硬质和软质泡沫塑料、胶粘剂和涂料等。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将逐渐成为传统材料的理性替代品。
聚氨酯主要原料包括异氰酸酯和聚醚/聚酯多元醇,辅料包括溶剂、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和阻燃剂等。异氰酸酯和聚醚/聚酯多元醇与多数其它化工产品不同,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尤其是异氰酸酯(又称黑料,包括MDI和TDI),其关键技术仅掌握在BASF、BAYER、DOW等跨国企业和少数国内企业手中,跨国企业通过收购、扩张等手段牢牢掌握占据国际聚氨酯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的格局。
聚氨酯下游制品包括泡沫和CASE体系,泡沫体系包括聚氨酯硬泡和聚氨酯软泡,CASE体系包括涂料、胶粘剂、密封剂和弹性体。聚氨酯制品在纺织、家电、汽车、建筑、鞋材、跑道等各行各业均有应用。 二、全球PU行业简介
自从聚氨酯树脂在20世纪30年代由德国化学家拜尔(Bayer)发明以来,全球聚氨酯产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聚氨酯泡沫塑料、纤维、弹性体、合成革、涂料、胶黏剂、铺装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建筑、轻工、纺织、机电、航空、医疗卫生等领域。近20年来,聚氨酯产品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之一,其用量也跃居5大合成材料(前5大合成材料分别为PP、PE、PVC、PS、PET)之后,位于第六位。
目前全球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需求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左右,聚氨酯制品中泡沫需求量最大,美国和欧洲聚氨酯泡沫均以软泡为主,美国和欧洲聚氨酯软泡占泡沫比例分别为60%和57%,硬泡占比分别为40%和43%。
国外专家预计未来5年内全球聚氨酯年均增长率将达到4.2%左右,预计到2010世界聚氨酯产品产量有望达到1690万吨,亚洲(尤其是中国)增长速度最快,预计到2010年,中国聚氨酯市场占全球份额有望由此前的21%上升到26%或更高,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聚氨酯市场,也是全球聚氨酯制造和消费中心。 三、中国聚氨酯产业
中国聚氨酯工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末,但自1998年以来,国内聚氨酯产业发展速度很快,年均增长率达30%以上,2007年中国聚氨酯原料产能达到260万吨/年,产量达到190万吨/年,聚氨酯制品产量达到340万吨左右,其中泡沫产品总产量超过190万吨,CASE领域产品产量达到150万吨左右。
按产品类型划分,聚氨酯主要包括4大系列产品,即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C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微孔弹性体和反应注射型弹性体产品(RIM)。据嘉肯咨询了解:2007年中国热固性PU弹性体(包括RIM产品、微孔弹性体、CPU和MPU)消费量已达到31.5万吨,TPU消费量为11.5万吨,PU弹性体总消费量达到43.5万吨,占全球PU弹性体消费量的26%。已经是全球PU弹性体主要消费大国,2007年PU弹性体消费总量为45.9万吨。
预计今后5年内,在国内外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国内聚氨酯产业还将至少保持10%或更高增长速度,聚氨酯原料自给率也将越来越高,部分原料将开始走向出口;聚氨酯下游硬泡、氨纶和热塑性弹性体需求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年聚氨酯行业分析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