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编排技探析
———————————————————————————————— 作者: ———————————————————————————————— 日期:
2
幼儿舞蹈编排技巧探析-幼教论文
幼儿舞蹈编排技巧探析
张璐娜
幼儿舞蹈属于孩子的艺术天地,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幼儿实际精心编排舞蹈,才能够引起幼儿的广泛兴趣,并在具体参与过程中形成体能素质和意志品质。幼儿舞蹈选材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舞蹈内容设计要符合幼儿体能特点,舞蹈形式设计要适应幼儿兴趣特点。这样才能发挥幼儿舞蹈的积极教育效果,促使幼儿在智力、智能、德育、美育和体育等方面获得有效提升。 一、舞蹈选材,适合幼儿年龄特点
幼儿年龄太小,喜动不喜静是幼儿的共同心理特征,贪玩、任性、专横是这个年龄段幼儿的个性特征,有些幼儿还特别爱喊、爱叫、爱哭、爱笑。这些都属于幼儿的正常表现。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到幼儿喜欢活动的天性,这样才能提升教学针对性。在幼儿舞蹈选材时,教师需要充分考量幼儿的这些外化特征,让更多熟悉元素激发幼儿神经,这样才能促使幼儿尽快进入到舞蹈意境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生活环境特点进行选材,幼儿园自身环境和周围环境,都能够帮助幼儿舞蹈设计选材,促使幼儿尽快接受舞蹈动作,并很快投入其中。
如幼儿园靠近小学操场,小学生每天上体育课场景是幼儿最熟悉的。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编排幼儿舞蹈,模拟跑、跳、投等动作。这些主要是腿部和手部动作设计,注意其协调性,幼儿会顺利接受这样的舞蹈动作,并积极参与其中。如幼儿园周边有公园,教师可以根据公园里进行锻炼的爷爷奶奶为原型进行设计,让幼儿模仿爷爷奶奶舞剑、打太极拳等动作,幼儿的模仿一定更有趣味。教师根据幼儿生活熟悉画面设计舞蹈,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有很强的生活
3
气息,深受幼儿的欢迎。幼儿生活维度有限,教师要注意深度挖掘,特别是能够让幼儿最熟悉的生活元素进入到舞蹈中,幼儿会感觉特别亲切。幼儿乐于参与,这样的舞蹈编排就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二、舞蹈内容,符合幼儿体能特点
3-6岁幼儿,体能太过脆弱,而且呈现个体差异,太剧烈的舞蹈动作不适合幼儿完成,有可能造成身体损伤。教师进行舞蹈动作设计时,要注意降低动作幅度,不能有成人化、专业化、技巧化的特征,要根据幼儿年龄体能实际设计运动量负荷。为防止在舞蹈活动中出现运动损伤,教师还要注意对幼儿进行体能和心理素质的训练,多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提升幼儿的应变能力,让幼儿多多进行模仿练习,并在音乐背景下进行节奏感和协调能力的训练,为幼儿舞蹈做好前期准备。
幼儿体能太弱,教师设计的舞蹈动作要有适当的力度,但不可太大,特别不能造成幼儿心理上的恐惧感。幼儿一旦对舞蹈产生了畏惧情绪.自然会形成自我保护式的拒绝,这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有一位教师设计了一组幼儿舞蹈,名为“小鸭找妈妈”。教师根据小鸭子走路特点,结合幼儿体能状况,设计了三个舞蹈段落。一、小鸭子贪玩,走失了。二、小鸭子找寻妈妈。三、小鸭子找到了妈妈。每一舞蹈段落,都有基本的“鸭子步”内容,幼儿学习起来非常顺利。幼儿参与积极性很高,多数幼儿很快就掌握了舞蹈动作要领,同时因为运动量适中,训练效果相当显著。教师根据幼儿实际情况设计“小鸭找妈妈”舞蹈,因为有情节因素的存在,幼儿都能够看得懂,自然也会有运动的要求。这个舞蹈带有游戏性质,幼儿接受快,训练自然有成效。幼儿舞蹈内容编排并没有固定格式,教师自主选择性很强,关键要看幼儿实际需要。适合幼儿运动,这是幼
4
儿舞蹈编排的最基本要求。
三、舞蹈形式,适应幼儿兴趣特点
幼儿舞蹈编排考验的是教师的智慧,符合幼儿生活特点,符合幼儿体能特征,还要关注幼儿的心理需求。幼儿年龄小,兴趣点较低,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情调研,要对幼儿兴趣取向进行调查分析,这样才能找到幼儿舞蹈编排的重要切入点,为幼儿设计出适合度更高的舞蹈形式。舞蹈并非只是跳跃运动,教师可以根据幼儿需要进行变通.用丰富生活影像、幼儿生活经验,形成舞蹈多元性,这对激发幼儿参与舞蹈积极性有一定帮助。如有一个非常成功的幼儿舞蹈《姥姥门前唱大戏》。之所以能够赢得众多支持和好评,正是因为这个舞蹈包含丰富的童趣因素。舞动从一首古老的童谣开始: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猫也去、狗也去,就是不让二妞去……瞬间将幼儿带人了童心、童趣、童情、童乐世界,幼儿目光自然被聚焦到舞蹈中来。舞蹈的核心内容体现一个“看”字,因为舞蹈围绕“姥姥门前唱大戏”内容展开,自然要从看戏人手。舞蹈情节并不复杂,幼儿很容易能够厘清来龙去脉。这个幼儿舞蹈有丰富表情展示,参与者要将期盼、渴望、新奇、紧张、害怕等情绪,通过外部表情进行展示,配合相应的舞蹈动作,让整个舞蹈富有儿童生活情趣。教师通过这个成功舞蹈设计受到一定启发,根据幼儿实际编制幼儿舞蹈,自然也能够获得相同的成效。
幼儿舞蹈不仅是幼儿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自我创造力发挥的重要舞台,通过舞蹈教学,向孩子传递的是正能量,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支持。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