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在配电箱内有交、直流或不同电压时,应各有明显的标志或分设在单独的板面上。
(9)导线引出板面均应套有绝缘管。
(10)配电箱安装垂直偏差不应大于3mm。暗设时,其面板四周边缘应紧贴墙面,箱体与建筑物接触的部份应刷防腐漆。管子进入配电箱时,其孔洞应用专用开孔器开孔,不得用电焊冲孔。
(11)配电箱上应标明用电回路名称。
(12)交直流或不同电压的插座应分别采用不同的形式,并有明显标志,插头与插座均不能互相插入。
(13)单相三孔插座接线时,面对插座左孔接工作零线,右孔接相线,上孔接零干线或保护零线或接地线,严禁将上孔与左孔用导线相连接;三相四孔插座接线时,面对插座左孔接A相相线,大孔接B相相线,右孔接C相相线,上孔接零干线或保护零线或接地线。
(14)同一场所的三相插座,其接线的相位必须一致。 (15)暗装插座应有专用盒(暗盒),盖板应端正并紧贴墙面。 (16)开关的通断位置应一致,一般向上为“合”,向下为“分”。 (17)开关安装距门框为0.15~0.20米,同一场所的开关高度应一致,盖板应端正,紧贴墙面。
(18)配电箱内应分别设置零线和保护接地线(PE线)汇流排,零线和PE线应在汇流排上连接。
(19)埋地敷设的保护干线(镀锌扁钢)在引入箱内必须明露,用
11
导线与PE线接地汇流排连接。
(20)配电箱安装垂直度 箱高50CM以下,垂直度≤1.5mm 箱高50CM以上,垂直度≤3.0mm
(21)灯具、插座安装的允许偏差如下:
序 号 1 2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成排灯具中心线 5 拉线、尺量检查 并列安装高度 0.5 尺量检查 明开关、插座的底板和同一场所高度 5 暗开关,插座的面板 面板垂直度 0.5 吊线、尺量检查 9.5、避雷接地
(1)建筑物利用基础钢筋作接地体,必须在钢筋对接线或搭接处用圆钢焊跨接,二根主筋之间必须在钢筋长度内用圆钢勾通。
(2)利用建筑物主筋作引下线,其主筋数量不少于2根,主筋直径须大于Φ12。
(3)避雷针(带)镀锌必须完好,避雷针安装应垂直、牢固,垂直度偏差≤3/1000。
(4)镀锌扁钢焊接长度必须不小于扁钢宽度的3倍,三面焊接,圆钢焊接长度必须不小于圆钢长度的6倍,双面焊接,焊缝应饱满,无气孔、裂缝等。
(5)至电气设备、装具等的接地(接零)分支线,必须直接与接地干线相连,严禁串联连接。
(6)避雷针(带)与引下线连接必须焊接,并应作防腐处理。
12
(7)引下线与接地网连接应用断接卡连接或直接与接地网焊接,在离地面一定高度(设计要求)设接地电阻测试点。 10、电气安装工程、智能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 1、材质与试验检查方面 1.1主要设备与材质不符要求:
a.缺产品说明书及足以证明材质性能的出厂合格证;
b.缺设备进场后,使用前的产品型号、规格、外观检查及按规范规定项目的试验记录;
c.材料、设备未按规范和设计规定适用的场所使用; d.产品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手续不符合要求。 1.2设备试验、调试记录、试运转记录的缺陷:
a.设备安装后,缺按国家设计规定的项目要求进行的单位(系统)试验,调试及运转记录;
b.试验、调试报告是由非主管部门认定的试验单位提供; c.动力、照明等分项工程,未按层、段、区系统调试,甚至甩项、无记录;
d.工程交接验收资料和文件不全。 1.3绝缘、接地电阻测试记录不符要求:
a.未按系统分主子线、分支线进行层、段、区绝缘电阻测试或阻抗值不符合要求;
b.电气设备和防雷设施的接地装置及设计有要求的接地电阻测
13
试报告,是由非主管部门认定的试验单位提供。
1.4隐检不及时,缺漏项,重要问题交代不清,质量问题缺处理结果。 2、管路敷设通病 2.1 一般管路敷设通病:
a.敷设于多尘及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管口及管子连接处未做防潮密封处理;
b.电线管路穿过建筑物变形缝时,或经过建筑物基础时,未做补偿装置,未加保护;
c.管路弯曲处有折皱、凹穴及裂缝等现象;弯扁度大于管外径的10%;弯曲半径大于规定值;
d.管路超过规定长度上限值时未加接线盒及补偿装置; e.进入箱、盒的排管长短不一,排列不齐或不到位;
f.明配管路不平不直,排列不齐,固定点不符合规定,油漆污染;
g.管路与煤气、热力、蒸汽等管路平行或交叉敷设间距不符合要求时,未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h.暗敷设位置不当,不能保证足够保护层,或保护未用高标号水泥砂浆。
2.2 钢管敷设通病:
a.管内有铁屑毛刺,管口不齐、不平不光滑; b.末按规定进行除锈防腐处理;
14
c.管连接方法不符合要求;
d.管与设备连接使用金属软管引入设备时未用接头、未做保护地线等;
e.配管与箱盒连接不焊跨接地线,或焊接长度不够。 2.3 吊顶内敷设时的通病: a.管材不符合要求;
b.管路不顺直,不牢固,在能进入的吊顶内有拦腰管,绊脚管; c.对不能进入吊顶内的灯头盒或接线盒深入顶棚太远或盒口反向;
d.吊顶内有明露导线,接线盒缺盖;
e.钢管敷设不符合要求。 3、配线工程通病
3.1管内穿线不符合要求:
a.导线规格、型号、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b.先穿线后配管,或边敷设边穿线;
c.穿线前未扫管、或扫除不净、管内有杂物、灰尘; d.先穿线后装护口;
e.潮湿作业未完成提前穿线,而无防水防潮措施; f.垂直向上管口,穿线后未做封堵处理;
g.管内导线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超过管内总截面积40%; h.垂直导线超长时,未加固定卡子;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