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谁能传播声音》优秀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8.谁能传播声音

【教学内容】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 【教学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传播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声音传播的实验;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愿意把自己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理解与同学交流分享。

3. 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向四面八方的,知道液体、固体和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气体、固体和液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难点:如何有效的设计实验,证明声音可以通过气体、液体、固体进行传播。 【教具、学具】

学生准备:观察生活中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现象,一次性杯子2—3个,细线,铁丝,铜丝

教师准备:闹钟,塑料袋,钢管,水槽,金鱼,耳麦,真空钟罩,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刚才大家为什么都一起跑进了教室?

学生回答听到了上课铃声在响。

那么铃声是怎样传进我们耳朵的呢? 学生讨论,猜想。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那么大家回想一下,当我们把振动的音叉放在水里时,发生了什么现象?

学生开动脑筋回想,自由作答。(水面的波纹从音叉开始向四周散开) 刚才同学描述了铃声是怎样传播的。其实就像振动的音叉放进水里形成水波一样,铃声也是一波一波的在校园里扩散开来再到这个同学的耳朵。我们把这称为“声波”。

3.引导学生小结:(参见课本资料卡)

物体振动发声时,形成了声音的“波浪”,也就是声波。就像石子投 4.揭示课题: 入水中形成的水波一样,一圈一圈地向周围扩散,并逐渐消失。 4.声波到底是通过什么传播到人的耳朵里面呢?谁能传播声音呢?带着这个问题,大家一起学习一下今天的新课(板书:谁能传播声音)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上课铃响,敲击音叉,老师说话,你们能听到声音吗?那么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呢?学生答:空气

我们知道了原来声音是可以通过空气(气体)传播的,(板书:气体),那么声音还可以通过什么传播呢?固体可以吗?液体呢?

2.根据桌子上的材料,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制定实验方案,验证检验大家的猜想,教师巡视指导。

(材料有:闹钟,塑料袋,钢管,水槽,金鱼,耳麦) 3.汇报实验方案:

预设1: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方案一:把金鱼放在水槽里,给鱼缸戴上耳机,金鱼会乱跑。

方案二:把闹钟装在塑料袋里,放在水槽里,

贴着水槽听闹钟指针转动的声音。

预设2: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方案三:两个同学分别拿着钢管的两端,一名同学敲击钢管,另一名同学在另一边听。

方案四:仿照方案三,敲击桌子。

学生汇报实验方案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进行补充说明,使方案更加完善。对于设计完整合理的同学,给予及时的鼓励,鼓励要具体明确,指出要点。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根据学生的实验发现,在汇报交流中随机进行。

1.根据大家的设计方案,现在分组做实验。小组派代表领取实验材料,每小组验证一个方案。

99cix2kgnu7f2vc1v0ey6gjog0oh7b0066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