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化学》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24分) 1.中国“文化复兴”
答:新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生活,事业,工作,方方面面都是息息相关的,它对我们个人和家庭都是无比重要的,离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就是无根之草,我们就是无源之水,我们就没有了根基,没有了归属,所以文化对我们生活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是中国国民党台湾地区行政当局为了“复兴中华文化”而开展的思想文化运动,也是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在大陆南昌发动的“新生活运动”的延续。
2.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
3.宗教文化: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宗教本身是一种以信仰、道德律法、礼仪制度为核心的文化,同时衍生出宗教建筑、雕塑、绘画、音乐等文化体裁。 4.社会公平
答:社会公平,体现的是人们之间一种平等的社会关系。包括生存公平、产权公平和发展公平。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一直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和核心价值,
1
也是社会主义的魅力所在,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必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重大的发现与发明对文化变革的影响。
答:一是文化对发明创新的软支撑作用。从宏观上涉及发明相关产业的价值观文化、制度文化、协同文化、文化战略的内容。从微观上,涉及设计、创意、故事、文化对发明类产品的美学提升、价值提升和品牌认知。
二是发明创新对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按照国家对文化建设的二分法原则,从文化事业上,涉及发明力量对文化资源的共享、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性、精准性的有效提升。从文化产业上,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发明对传统文化产业的改造升级,涉及文化制造装备、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艺术品等传统文化产业的技术革新。二是发明革命催生的新兴文化产业业态,包括互联网相关的泛娱乐产业、流媒体音乐等相关文化产业、数字内容产业、VR、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文化产业的应用等。
第一层是发明变革带来的文化演变。重点研究新发明带来了人类行为文化、认知文化、社交文化和商业文明的深刻变革,如新商业带来新的诚信体系的重构,二次元文化、创客文化、泛娱乐文化的新特点,VR创造的虚拟世界,人工智能创造的新人类,人类在重构关于现实与虚拟,主体与客体,自我与他者的新逻辑和新框架。
第二层是发明产业的文化生态营造。重点研究发明产业发展的价值观体系、制度文化建设和创新文化因素,包括对人的创造性劳动的尊重,知识分享的充分自由,科
2
学家精神和家精神的弘扬,对失败的宽容,科研机构、文化教育资源和创新土壤,政策环境的营造,人文环境的基础等等。
第三层是发明的产品文化叙事。重点研究发明型如何在产品中注入故事,让将发明研发和文化IP打造实现联动,在产品力层面植入文化的力量,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提升的品牌价值。
第四层是文化供需的发明裂变。重点研究发明对文化生产、传播、接受、消费带来的颠覆性变化,从而形成的新兴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和新兴文化创意产业业态。
今天和未来无疑是一个生态经济的时代,所谓生态经济是万物互联,破界化反,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界限将被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壁垒将被打破,传统的认知需要重启。
2. 简述社会改革与理想主义对文化变革的影响。
答: 当代中国,道德理想主义是理想主义思潮的第一大分支。这一类型的理想主义者大多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并对以马克思为代表的西方批判理论持认同态度,从而提出了主要以现代西方社会为“标靶”的批判理论。他们认为,当代中国存在着深刻的社会危机,它主要源自于社会道德的衰退和人性的堕落,而这一切又与改革开放以来对西方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文化的引进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若要重建良好的社会秩序,就必须彻底否定以自由(个体)主义价值观为轴心的西方主流道德观念,恢复以集体主义为本位的社会规范。尽管他们所提出的理想社会目标存在差异,有共产主义样式的“人民公社”、封建王朝时期的“田园村庄”(比如明代王阳明创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