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讨论的有效性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核心素养”是当前基础教育时代的热词。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在全国范围内方兴未艾,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启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果忽视课堂教学的有效落实,一切教育教学改革最终都要大打折扣。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课堂讨论上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实现课堂讨论的有效性就成为提高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渠道之一。
课堂讨论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注重课堂讨论的有效性。我们往往看到的是一些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学生回答往往是沉默或是教科书中的“正确”答案。所以我们要力图改变这种现状,使有效的课堂讨论成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 二、课题界定
1、核心素养: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落实立德树人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对教育本质认识的催化。它的提出,为我们真正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确立回归教育本源的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方向引领和理论支撑,从而使课程改革与教学育人主阵地的形成成为可能。明确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可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一方面可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学校是应该有自己的独特表达的,学校表达的实质是一种校本研究和创造。我们需要培养这种研究意识和创造精神,我们更期待大家研究能力的提升和研究成果的涌现!
2、 课堂讨论:是我校高效课堂上课的一种基本形式,可以是小组六到八人进行探究,也可以是全班讨论即你答我辩的形式,也可以是老师提出疑问,学生答辩。
3、有效性:是指通过参与讨论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众所周知,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所关注、研究的共同话题,而且已成为改革与发展的共同主题,有关的文件及研究成果相继面世:《21世纪素养框架》、《核心素养建议案》等等。这些研究给我们以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启示。开放的中国、深入的课改,当然十分珍视并要吸收这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是,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表达,发出自己的声音,因为,我们有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现实基础、学生特点以及对未来的认知、把握和追求。
国外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人们开始关注在课堂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国内的有效教学研究也很活跃。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手段――课堂讨论,也逐步成为大家研究的对象,研究结果主要以论文的形式出现。有的比较笼统,缺乏数学课的针对性。 四、研究的意义
传统的课堂教学倡导“以教促学”。在课堂教学的以往研究中,大都把课堂讨论看作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和引导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进师生交流、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的有效手段 ,因而更多地关注如何通过课堂讨论更好地“发
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节教学进程,使课堂教学沿着预先设计的路子进行” ,这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教学权威。与其相对应,新课程倡导“以学促教”,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调控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活动,而且教师的施教也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在新课程中,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形成“学习共同体”。 五、课题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是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形势下,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在交流中感悟,在活动中求知,而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的途径来实现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教育需要的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同学间的情感交流、互相带动、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讨论的有效性的研究就迫切需要了。由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 六、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形成校本化的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讨论的有效性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2、通过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创新品质,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掌握课堂讨论的要求和策略,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的水平,教科研水平。 七、研究内容
1、提高课堂讨论的积极性。首先应选择正确的课堂讨论形式, 课堂讨论形式的多样化对于提高讨论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应根据小组讨论话题的特点和活动的要求,灵活采用多样化的讨论形式和方法,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使他们的思维一直处于一种被激活的状态。可以是小组式讨论,这种方式适合于中心议题多、难度较小的问题。也可以是全班开放式讨论,这是教师为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或在讲课中遇到容易争议的问题,让学生即席发言、集体讨论的方式。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采取这种开放式讨论,效果要比教师“唱独角戏”好得多。这种方式能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专心致志、主动学习,发展逻辑思维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当然也可以通过表扬、小组加分等方式,鼓励学生大胆的参与讨论,通过创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通过设置简单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普遍发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置有价值的问题情境。 要使课堂讨论取得效果,讨论话题必须恰当。在组织课堂讨论前,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充分挖掘教材,并明确教材哪些部分适合组织课堂讨论。一般来说,教师设计课堂讨论的话题应与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关,而且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能使他们有感而发; 话题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相应的经验; 避免就课文的细枝末节让学生展开讨论,话题不可过大,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范围;讨论话题难度要适中,要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不能让学生觉得过于容易,不需要合作就能独立完成;也不能难到让他们感觉不可企及。任务过于简单会导致学生的厌倦情绪;过难则会使他们产生挫败感。总之,讨论话题要融趣味性、开放性和思考性于一体,使学生的讨论既有过程的体验,又有成果的展出,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讨论中发现、思考与解决问题。
3、多元化评价方式的使用。有效性地评价不能光以老师为评价主体,形式可以多样化,通过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 其中教师评价比较及时准确,师生共同评价,教师有指导性,学生为主体,积极性会更高,这样有了教师的指导,学生也可以节省时间,少走弯路。学生互评是一种比师生共同评价更高要求的评价。量化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量
化评价,就是学生讨论之后所能够展示出来的成果,根据成果展示的好坏优劣给予量化评价。质性评价就在于只看重学生是否能够和他人共同探究、思考,是否能够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而不在于问题是否能够回答正确或者完整。另外还可以通过结果与过程相结合、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身心素质等内容的评价,找出学生的闪光点。最后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总结性评价。教师可以从学生讨论的态度、讨论过程、主要观点及闪光点等方面对课堂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同时,为了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讨论后学生可以作自我报告。这种自我报告既包括小组讨论观点的陈述与总结,也包括小组成员对讨论贡献的评价,学生总结陈述自己努力和贡献的过程,也是继续交流思想的过程。 八、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分阶段和年级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找出问题及原因,分析应对策略。 2、文献法。通过网络或图书杂志等渠道,了解同类研究问题的所采取的方法。 3 、观察法。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观察个别小组活动,记录活动过程,总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办法。
4、个案研究法。选择某个小组进行长期跟踪调研,发现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办法。 九、实施步骤
(一)实验准备阶段(2017.6――2017.8)
主要是组成课题组,学习有关该课题方面的相关书籍或文章,酝酿课题实施方案,选题、课题论证、制定研究方案、开题报告。
(二)课题实施阶段(2017.9――2024.4)
1、9月举行开题会议,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统一认识,确定各成员具体任务,分别开展研究工作,积累资料,统计分析,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2、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每位课题组成员设计一篇有关研究课题的教学案例。
3、2024.9――2024.10完善方案措施,继续开展研究,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并写出相应的研究报告,接受中期检查。
4、结合研究题课题,撰写心得体会及经验文章。 (三)理论总结阶段(2024.4――2024.6)
主要是对课堂讨论的有效性的原则、策略、常用方法及评价进行理论方面的总结。每位课题组成员撰写出各自的研究结果。
(四)课题结题阶段(2024.7――2024.9)
主要是做好资料分类归档,整理出完整、规范的资料、撰写研究论文和“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讨论的有效性的研究”的结题报告,申请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