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th深度
IGF-1缓解能量负平衡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随着集约化生猪养殖的发展与母猪生产能力的提高,初产母猪产后能量负平衡导致二胎母猪综合征愈发明显,消除或者缓解能量负平衡对初产母猪繁殖效率的影响是我国集约化猪场亟需解决的问题。IGF-1是调控母畜代谢与繁殖性能的纽带,也是卵泡发育及调控LHCGR表达不可缺少的重要因子,可能在调控初产母猪繁殖性能上起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主要综述能量代谢与母猪繁殖性能的关系以及IGF-1在其中的功能,为初产母猪在能量负平衡状态下的营养设计与繁殖方案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文 ⊙ 范海瑞1,孙晓梅1,曾申明1,2*
1.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2.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随着集约化养殖与生产性能的不断提高,母畜的繁殖性能普遍下降,已经成为制约全球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母猪二胎综合征表现为第1胎断奶后失重过多,断奶7d内发情配种率、受胎率、分娩率和窝产仔数降低,导致头胎母猪的淘汰率明显升高,给养猪产业带来巨大损失。母猪二胎综合征的根源是初产母猪营养储备不足,母猪哺乳期采食量不能满足泌乳和生长需求,出现能量负平衡。随着窝产仔数的增加,母猪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营养需求显著上升,因此在妊娠后期需要高水平的营养摄入,以满足胎儿发育和储备体脂肪,其中储备的体脂可以在泌乳期的能量负平衡中被利用。然而,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初产母猪采食量通常不能满足胎儿生长和哺乳的营养需求,导致体内大量蛋白质和脂肪储备的动员,直接影响繁殖性能,出现二胎综合征。有学者提出,母猪在第1次分娩时体重至少为180kg,以减少泌乳过程中蛋白质损失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由此可见,初产母猪妊娠后期体重应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才可以保证产后最佳的繁殖性能。在初产母猪中,繁殖障碍发病率和淘汰率高是国内外规模化猪场普遍存在的问题。类似情况在其他家畜中也存在,随着
荷斯坦奶牛育种进程不断的进行,其产奶量不断升高,而繁殖性能在不断下降。通常,产奶量越高的群体繁殖性能越低。母牛产奶后会出现第1次排卵时间延迟、卵子质量下降、受胎率低和早期胚胎死亡率高等现象。研究数据表明,高产奶牛产后能量负平衡是导致产后繁殖性能低下的主要原因。母羊产后体重降低、哺乳时间延长会直接导致产后排卵延迟;体况评分低的母马不仅冬季休情期长,而且进入配种季节后,发情间隔也较长,而膘情好的母马常年发情,卵泡生长速度和每个卵泡波募集的卵泡数明显增加。因此,能量负平衡可能是导致母畜繁殖力下降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消除或者缓解能量负平衡对初产母猪繁殖效率的影响是当前我国集约化猪场亟需解决的问题,而深入了解其代谢与母畜繁殖性能的互作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母畜繁殖性状中,卵泡发育是影响母畜繁殖力的关键因素。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卵泡健康状态通过卵子质量影响受精率和早期胚胎发育潜力,通过颗粒细胞数量和排卵前后的分化质量影响母畜发情行为、黄体功能和子宫状态,进而对配子在雌性生殖道内运行、受精、早期胚胎发育、孕体附植以及妊娠维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