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承 国 学 文 化 弘 扬 民 族 精 神 品 读 圣 贤 经 典 开 启 智 慧 人 生 gènguàdìwǔshíèr艮 卦 第 五 十 二 gènxiàgènshàng艮 下 艮 上 gènwéishān 艮 为 山 gènxíngqígèntíngqíbúbèijiànbúqíhuòrénqíshēnwújiù《艮》:艮 其 背,不 获 其 身,行 其 庭,不 见 其 人,无 咎。 -1- 本卦为下经第五十二卦:艮卦 本卦是同卦相叠:艮下艮上 艮象征山 《序卦传》说: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译:万事万物不能一直运动,应该使它们保持稳定而有规律,所以用代表静止的52艮卦(艮为山:山止不动)来接续;艮就是静止而不妄动的意思。 《艮卦》象征抑止:止于背部,不得使身体面向所止的地方;就好像在庭院里行走,两两相背,不曾感觉到有人的存在,进入这一境界,就不会受害。 震卦为动,动久必止,艮卦就是说明止的。“止”有停止、阻止之意。古人行动时遇山则止,何况二山相重。艮卦的覆卦是震卦,震卦由临卦变来,所以艮卦由观卦(风地观,二十卦)变来,亦即九五与六三换位,称为艮卦,观卦下坤,坤为母,母可怀孕称“有身”,所以坤亦为身,变为艮卦之后,坤象消失,这就是“不获其身”。至于“艮其背”,则是以艮为坚多节木引申为人的背脊,而以艮为背。艮卦中有一互震(九三、六四、六五),震为行,引申为行人,又有互坎(六二、九三、六四),坎为隐伏,艮卦本身二艮相叠,艮为门阙(宫门二边的楼),二门之间为庭院,合而言之,则是“行其庭”,既不获又不见,则不接外物,也不生欲望,因此“无咎”。 此卦的下经卦与上经卦都是艮山,为少男,性静止,象征停止不动。《象传》说:“兼山,艮。”艮,就是停止。《彖传》说:“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讲了动静之间的辩证关系:该停止时就停止,该前进时就前进。艮,有违背之义,引申为停止、怨恨、坚硬等义。这里,适可而止,“适可”是其核心。 传 承 国 学 文 化 弘 扬 民 族 精 神 品 读 圣 贤 经 典 开 启 智 慧 人 生 tuànshízhǐdòngjìngqígènyuēzébùgènzhǐshīzhǐyězéxíng《彖》曰:艮,止 也。 shíxíngqíshí时 止 则 止,时 行 则 行, 动 静 不 失 其 时, dàoguāngmíngqízhǐdíbúqízhǐyìnghuòrénqíqísuǒbùshēnwújiùyěyǔqíyětíng其 道 光 明。 艮 其 止,止 其 所 也。 shàngxiàshìbúyǐjiànxiāngxíngyě上 下 敌 应,不 相 与 也。 是 以 不 获 其 身,行 其 庭,不 见 其 人,无 咎 也。 《彖传》说:艮,就是停止的意思。应该停止的时候停止,应该行动的时候行动,行动与停止不失时机,这样其道路才能光明通畅。止其背,正是止的那个地方。《艮》卦六爻上下皆止而不相应,不相交往。所以整个身体不动,虽行于庭院,却看不到人,无咎灾。 此释《艮》卦卦名及卦辞之义。艮其止:王弼认为《易》背曰“止”,朱熹、俞樾、朱骏声等认为“艮其止”当作“艮其背”。观下文“止其所也”与“能源其背”对应,即“所”是释“背”。背,古本作“北”。帛《易》卦辞也作“北”。北、止二字字形相近,恐转抄“北”为“止”。故当以“背”为是。止其所:指《艮》内外两艮各止其所。此处“所”是释“背”,上下敌应:《艮》初四、二五、三上皆不相应。不相应即“敌应”。不相与:不相亲与。《艮》两艮各止其所,故不相与。与,犹亲。 艮卦的主题是止,但是卦中也有互震(九三、六四、六五)震为行,所以要强调“时止则止,时行则行”。“时”是变化中的关键因素,人生的重要挑战就是判断时机,以求“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一语,可以描述其人生道路坦荡光明,通行无阻,也可以显示其道德之光明。艮卦的止,要“止其所”,所是指位置、职位,亦即除了考虑时间,还要考虑空间。艮卦与震卦一样,也是六爻无应,以致全无应援,各爻皆为相背,“不获其身”也“不见其人”无往无来,所以“无咎”。 -2- 传 承 国 学 文 化 弘 扬 民 族 精 神 品 读 圣 贤 经 典 开 启 智 慧 人 生 xiàngjūnzǐyuēyǐsījiānshānbùchūgènqíwèi《象》曰:兼 山,艮; 君 子 以 思 不 出 其 位。 《象传》说:《艮卦》的卦象是艮下艮上,艮为山,为两山重叠之表象,象征着抑止;君子的思想应当切合实际,不可超越自己所处的地位。 艮卦下艮上艮,为二山相重之象,所谓相重,可以指前后二山相连,可见险阻重重,必须止步。君子所思,也当止于其身份、角色、职位。《论语·泰伯》与《论语·宪问》皆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一语,而后者还加上曾子补充的一句“君子思不出其位”。由此可见,这种观念可以代表儒家的立场。 -3- 传 承 国 学 文 化 弘 扬 民 族 精 神 品 读 圣 贤 经 典 开 启 智 慧 人 生 chūliùlìgènqízhǐwújiù初 六:艮 其 趾,无 咎, yǒngzhēnxiàngyuēgènyěqízhǐ利 永 贞。 《象》曰:艮 其 趾, wèishīzhèng未 失 正 也。 初六:抑止应该在脚趾迈出之前,这样就不会受害,而且将有利于长久坚守正道。 《象传》说:抑止应该在脚趾迈出之前,这就说明没有失去正道。 此为艮卦的第一爻。这是说:脚趾停下,没有过错,有利于永久坚持正道。初六阴处阳位,不中不正,无应。为行动之初,脚趾一停,全身不动,止住在正当位置。所以《象传》说:“艮其趾,未失正也。”不会盲目躁动,不会出错。该停止就停止,反之,就会出错。 初六在全卦底部,有如人的足趾。足趾可以行走,现在处于艮卦,就使之停止,如此就符合艮卦的要求而“无咎”。足趾不动,则可长久正固,所以说“利永贞”。初六“未失正”,是就其位居最下而能从艮卦的“止”义而言。这是“时止则止”的表现,所以“未失正也”。 “初六”在艮卦的最下位,以人身而言,相当于脚趾,人要行动,必须脚趾最先动,“初六”阴爻居阳位,不正,意味着难以保持不动,但“初六”虽不当位,停止了可能的行动,没有失去静止的正道,只要永久坚持固守,就会有利。 这一爻是说止于未动之前,不是动了再止,才不失正道。 初六抑止脚趾而不让起步,没有灾祸,利于占问长久之事。 -4- 传 承 国 学 文 化 弘 扬 民 族 精 神 品 读 圣 贤 经 典 开 启 智 慧 人 生 liùqíèrxīnxiànggènbúqíkuàibùyězhěngqísuíféibùzhěngqísuí六 二:艮 其 腓,不 拯 其 随,其 心 不 快。 yuē《象》曰:不 拯 其 随, wèituìtīng未 退 听 也。 六二:抑止人的小腿的行动,不抬起来又须随着动,不能自如迈步追随应该追随的人,他的心中是不会快乐的。 《象传》说:不抬起来又须随着动,不能自如迈步追随应该追随的人,他人又不能退下来听从抑止的意见,没有人退一步听从他,因而心中不快。 此为艮卦的第二爻。腓,小腿。拯,拯救。这是说停止其小腿,不能帮助改变小腿随着颤动的本性,所以其心不愉快。六二阴处阴位,中正无应,至柔。《象传》说:“不拯其随,未退听也。”这是说小腿未能退听安静下来。前进途中,骤然完全停止,步调就不一致,就会出怨言。 “腓”,即腿肚子。“六二”柔顺中正,本来并不想动,但在“六二”之上的刚爻“九三”,过于阳刚偏激,执意要动,“六二”不仅看到了“九三”的过错,还想制止“九三”的行动,以自身的静止予以补救,但腿肚子要服从胯股,难以制止“九三”的行动,心中很不痛快。“象传”说:“不拯其随,未退听也”,是说“六二”虽然无力拯救“九三”的错误,但最终并没有随着“九三”而动。 这一爻是说,止其所当止,会平安无事。 六二抑止小腿肚的运动,无法举步追随应该追随之人,心中不能畅快。 六二处在小腿的部位。由于六二居中守正,必定依卦而止。但是小腿即使不抬起来,也必须随着股,大腿而进退,亦即“不拯而随”。“拯”为抬,为举。六二“其心不快”,是可以理解的。不仅如此,六二在观卦(风地观,二十卦)中,原有九五正应,现在变为艮卦而无应,又怎能开怀,六二既然居中守正,自然希望九三退一步听从它,但是九三自己在互震(九三、六四、六五)中,有意行动,所以“未退听也”。 -5-
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