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学考试《商品流通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6*2=12 分)
1.商品流通:就是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社会性转移,也可以说是从生产阶段到消费或使用阶段,与物品或劳务的社会性移动相关的诸种活动的总和。
2.直复营销:是利用信息媒体进行销售的方式,通过商品目录、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来提供商品信息,或通过电话或邮局接受买者定货的邮寄销售以及电视购物来实现销售的方式。
3.品类管理:零售业商品管理不以部门,也不以单品划分,而以中间商品品类为业务基本单位,使商品管理密度提高。
4.市场信息(狭义):通过调查收集得到的关于市场状况的信息,只限定为调查机构收集整理的信息。包括供求变动信息、消费者行为信息、竞争对手和竞争商品信息、市场管理信息等。 5.信息性调整:库存调整的一种方法
6.业态:是商业者营业形态上的特征。由对象顾客、商品构成、价格设定、设址条件、促销方法、营业时间等市场营销组合(零售业叫零售组合)和战略决策。
7.时间分离:指生产的时间是集中的,消费的时间是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物品的保管消除了时间分离,保持了物品的使用价值。 8.反复交易:就是进行重复交易从而降低交易费用的交易形式。 9.渠道领导者:在流通渠道中,成员中最具影响力的,叫做渠道领导者。
10.ECR:译为“有效的消费者反应”,是买者和卖者在充分的满足消费者欲求的共同目标下,结成协作关系,调整统合下游到上游的需求数据和从上游到下游的库存两个流通量的后勤系统。
11.双平行系统: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大型零售企业与中小生产厂家开发 PB 产品,形成以大型零售企业为中心的信息系统;NB 厂家控制中小零售商,形成以 NB 厂商为轴心的信息系统垂直渠道系统.
12.流通竞争政策:是维持、促进流通领域的竞争,促进流通方面的市场机制正常运转的政策。 二、单选:(20*1.5=30)
1.商品交换形式中,从物物交换发展到以( 货币 )为媒介的商品流通是质的飞跃
2.整个市场的基础是(商品流通 ) 3.流通的辅助功能是( 流通金融、流通风险负担、市场信息、标准化) 4 联系消费品生产与消费的纽带是(流通)
5.按超市行业的划分,二级商圈的来店居住区域为(15 )% 6.金融市场最基本机制是(货币信贷)
7.近邻型购物中心选址在(住宅区的主要街道边沿)
8 连锁企业对于投资者最具吸引力的条件是(稳定的供应链) 9 全国批发商几乎总是(总批发商和中转批发商)
10 对于商品流通企业来说,其生命力在于畅通的(流通渠道) 11.就经济关系来看,商流活动直接目的是实现商品的(价值)
12.信息不是完全存在的,必须借助于某种物质才能存在,存储和传递,即信息对物质具有(依附性)性
13.我国流通业态的演变表明(超级市场)将是我国零售业的主力 其所代表的销售主导方式的是(自我服务) 14.商品流通网络的实质是(交易媒介)
15.影响流通方式选择最重要的是(目标市场需求及特点) 16.一下不属于批发渠道作用的是() 作用有:扩大流通范围;缩短流通时间;节省流通资金;降低流通费用
17.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主要表现形式是(消费的不断增长)
18.采取会员制,在仓库存储的同时批发,零售的业态称为(批发俱乐部/仓储式商场)
19.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对总量的调控方式主要在(金融)市场进行 20.从科学技术研究角度看,流通领域的科学技术活动一般是(应用)研究
21.流通的运行环境包括(生产和消费)
22.地区型的购物中心,总面积人口分别是(1-3 万平方米,3-10 万人)
23.交易圈为单个城市,与该市周边的城镇、乡村的批发商叫(地区批发商) 3
24. a.以提供商品和商标为主的,商品和商标加盟契约系统成为VC—错 b.在个人电脑市场当中,一般采用二重流通渠道—对 c.把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