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分析
一、命题背景
2016 年 1 月 4 日,福建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印发福建省义务教
育质量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教督[2016]1 号)规定:“每年 9 月 份,对按县总量 25%左右的比例抽取样本县,每县抽取 12 所小学,进 行四年级(因时间安排 9 月份,实际为五年级)学生、校长、老师的监 测,监测学科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艺术、德育、心理健 康教育等。”为了做好四年级语文监测工作,2015 年 12 月,福建省普 教室组织了全省各地市(县)部分教研员到福州进行“小学语文教育质 量监测工具研发”的专题研修。研修会上,省语文教研员黄国才老师作 了“指向核心素养,促进阅读思考的四年级语文测试框架和命题指南” 的专题讲座。(具体内容见附件一)。
本次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命题,以黄国才老师的讲座要求为指导,
对期末试卷时作了较大的调整。一是板块权重有所变化。与以往试卷相 比,阅读板块增加了 10 分左右。各板块权重如下:“积累运用占 25%,阅读占 39%,习作占 35%,卷面占 1%”。二是题型有所改变。 “积累运用”除“看拼音写字”和“按课文内容填空”外,都是选择 题,每题四个选项。三是试题书写量有所减少。增加了学生的思考与阅 读,努力使“不爱读书不好思考的孩子变得爱读书爱思考”,实现“指 向语文核心素养,促进阅读思考,为考能考,考出所考,考教一致”的 监测目标。
二、测试抽样调查情况
这次考试结束后,我们请城区与农村各两所学校的四位四年级语文
科任老师作了一些简单的调查,重点统计选择题和阅读题(一)(二)两 大题的监测结果数据。从数据来看,城区两所学校较为理想,农村小学 有较大差距。相关数据如下:
选择题 阅读(一) 阅读
(二) 69% 83.5% 45.5% 74.2% 64.7% 44.3% 城区样本 校 甲班 乙班 81% 87.4% 58.5% 农村样本校班级 根据调查问卷信息,分析样卷时,老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的检索信息能力略好,但对语言的理解、评价与鉴赏水 平相对较弱。这份试卷阅读与习作权重较大,而积累运用部分内容权得 较小,老师在复习时偏重于字词练习,大量做题,偏离了语文阅读能力 测试方向,学生的阅读速度、准确性与个性阅读表达等较为差强人意。 第二,学生应试能力有待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审题能力弱,不 认真读题,如阅读题(一)中第 1 题判断,主要考查学生检索文本、获 取信息的能力,农村小学一个班级答题正确率只有 5%,另一班级为 15%;2.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认真静心思考的习惯,没有深入阅读思考便 匆忙作答,如阅读题(二)理解文中两个“担子”在文中的不同意思, 城区小学两个班级学生答题正确率也只有 49.2%和 71.40%;“母亲竟然 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这道问答题难度不大,但许多 学生答不到要点。第三,学生阅读速度慢,不能快速浏览,迅速捕捉重 要信息。这次试卷阅读量相对以前较多,学生读题慢,思考时间自然变 少了。第四,学生平时阅读面窄,多读些作文范文、儿童文学、动漫字 画等,对一些语言严谨的文章涉及少,读起来吃力。这次测试阅读题 (一)内容虽与课文《长城》内容相关,但它的语言表达较为严谨,学 生阅读兴趣可能不大,不利于学生阅读作答。
三、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
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为 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 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 展。” 现行的语文笔试,相对于其他评价方式而言,较为全面客观地 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福建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方案》要求 语文学科重点监测内容是“语文基础、文本阅读、书面表达、识别与推 论、整合与解释、评价与鉴赏,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习习惯等”。 所以,我们在编制语文试卷时力求给老师们一个良好的导向,实现 “教、学、评”为一体,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业水平发展。为此,建 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如下几点:
(一)更新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要更新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转变老师的角色,让老师从知识的垄 断者、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班班通”现代 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自主评价,从而最终达到自主发展的目的。与此 同时,教师必须充分相信学生,哪怕是一年级的新生,他们自己总有不 同的办法识记生字,相信学生能够通过发现、探究、研讨、交流等学习 过程达到学习目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做 课堂学习的主人;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唯书”,只教教科书的一 点知识,能够从教教材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或是引导学生拓展开 去,学习与教材密切相关的知识并加以实践运用,让学生通过协作、交 流的学习形式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建构。
(二)落实“先学后教”,培养自学能力
“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堂 上,要抓住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组织教学,抓住课文学习的重难点, 扩大知识量,进行阅读拓展、想象练笔,给他们空间和时间,引导他们 去讨论、归纳和总结,让他们在大量的学习材料(教师给的,同学给 的,书本写的等)上筛选自己需要的进行知识内部的整合,从而达到 “不教而教”。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导拨语言的精妙处,引导学生进行回 顾和整理,归纳运用学法,学生自然会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 内容,感悟写法,把所学得的语言进行内部的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