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随着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及,RS,GPS,GIS等大众化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这些现代化的技术有效地促进了地理学科的发展,也成为高考的必考点。
教材第一部分介绍了什么是遥感及其应用范围等有关内容;第二部分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特点以及在区域地理环境中的应用等有关内容;第三部分介绍了地理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以及在区域地理环境中的应用等有关内容;第四部分介绍了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遥感的应用是重点之一。通过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具体应用与功能,进一步认识遥感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遥感对传统测量、测绘技术、环境普查手段、灾害评估等革命性的推动作用。并要求学生能够结合遥感的具体应用,说明遥感的功能和意义。 二、学情分析
1.相关知识不足。学生对全球定位系统(GPS)非常感兴趣,但是对这一全新的地理信息获取技术的认识是陌生的。这不仅没有涉及初中地理的相关知识,而且与高中已学的地理知识存在一定的跨越性。
2.从能力上看,本节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收集、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但在日常生中,学生接触全球定位系统知识十分有限,再加上受现实教学条件的限制,在实际的学习中,需要学生发挥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信息的收集、分析、加工的能力,体现在对“阅读”理解、“活动”的实施以及对GPS各应用领域掌握情况等方面。 三、教学目标
1. 掌握“3S”技术的概念。
2. 利用图像,结合实际,了解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 通过搜集资料、图像,进行分析对比,以加深对地理信息技术的理解。 4. 运用资料和图表对比方法分析问题。 5.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重点难点
1. 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 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情境导入]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于2012年覆盖亚太区域,2024年将形成由30多颗卫星组网具有覆盖全球的能力。高精度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自主创新,既具备GPS和伽利略系统的功能,又具备短报文通信功能。我国开展的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将首次在南极地区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准站。· 一、 地理信息技术
1. 概念
[提出问题]阅读教材P6第一段,思考:什么是地理信息技术?
[回答]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化技术的总称,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技巧点拨]运用简要概括法记忆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简单记为“3S”。
2. 应用
[提出问题]阅读教材P6第二段,思考:地理信息技术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回答]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
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技巧点拨]运用歌诀法记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应用域广作用大,模拟过程知变化,加数据析精确,技术应用大众化。
二、 遥感(RS) 1. 概念
[提出问题] 阅读教材P6第四段,思考:什么是遥感?
[回答]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 遥感的装置
[提出问题]阅读教材P6第五段,思考: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什么?遥感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回答]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传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收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
遥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地面接收站、信息处理系统等组成。 [技巧点拨](1)运用顾名思义法记忆遥感的概念和主要环节。抓住遥感概念中的关键词:一是“远距离”,二是“感知”。
(2)运用归纳法记忆遥感的关键装置——传感器的重要作用:
3. 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功能
[提出问题]阅读教材P6图1.4,思考: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有哪些?遥感技术有哪些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