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骨骼就是指某一块骨头。 ( ) 2、骨骼又硬又结实,可以生长。 ( ) 3、肌肉占到身体重量的40%。 ( ) 4、人体静止不动时,身体内的肌肉也停止运动。 ( ) 5、多吃脂肪和蛋白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 ) 6、我们感觉骨骼、关节、肌肉的主要办法是摸。 ( ) 7、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 ( ) 8、不同的运动项目锻炼的效果也不一样。 ( ) 三、问答题
1、经常运动有哪些好处?
答: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增强心脏功能和增大肺活量;肌肉发达,体力充沛;延缓衰老;身体匀称。 2、怎样预防运动受伤?
答: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做好准备活动。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单元分析
本单元与紧接其后的“无处不在的力”单元,共同引导学生形成对力的初步认识。本单元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位置与移动的要求,从认识运动的普遍性和相对性出发,围绕运动的速度和方式展开。它通过一系列的分辨活动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运动以及影响运动速度的一些要素、运动方式的特点,学习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以及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定量观察。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一、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知道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4、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5、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阐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对证据与解释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论,并与他人交流;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评议或质疑,并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探究。 二、科学知识:
1、根据一个指定物体描述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 2、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2、愿意合作与交流。
3、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本单元选取了力学中学生可直观感受的“运动”内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探究一些运动的现象及组成要素。整个单元内容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识别运动、描述运动及探究影响小车运动速度的重要因素和摆。其中识别运动是整个单元的总起,在此基础上,展开对运动的描述和不同运动方式的介绍,而影响小车运动速度的重要因素和摆则是对某一运动具体问题的探究。
在学习本课之前,孩子们对运动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只是停留在明显看得出位移的那类运动上,例如飞翔的小鸟、行驶的汽车等,对于位置相对固定的物体,比如房屋、大树等孩子们会认为它们是静止的。在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选择邻近的静止物体与之比较,这表明参照物已经进入孩子的思维过程中,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参照物。通过本课教学,我们要让孩子们在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用参照物作为判断标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物体的运动状况,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单元课时分配 课题 1、一切都在运动中 2、运动的快慢 3、运动的方式 4、小车的运动 5、摆 单元检测 总课时 课时 1 1 1 1 1 1 6
第 周
班 级 课 题 教 学 目 的 和 要 求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1课时 3.1一切都在运动中 1、知道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是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2、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的相对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3、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 重 点 会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难 点 理解“参照物” 教 学 方 法 教 具 实践 活动 讲授法、讨论法 图片 思考:毛泽东写过“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样的诗句,你能理解它的意思吗? 板 书 设 计 3.1一切都在运动中 参照物: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谈话:在我们的周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运动。我们怎样判断物体在运动呢? 二、认识到判断物体运动要借助参照物。 1、观察课文P26的图片,在这两幅图中可以看出有哪些物体在运动? 2、描述图片中物体的运动。 3、你是怎么知道它是运动的?(让学生意识到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要借助参照物) 4、学生讨论交流 5、讲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这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6、谈话:请大家再来看这幅图,你认为这幅图中运动的物体是相对于哪个物体的,它的参照物是谁? 7、学生讨论并交流 8、讨论:① 坐在缓慢行使的汽车上,你怎么知道汽车是否在前进? ② 怎样判断拔河比赛的输赢? 三、认识改变参照物就会改变对运动的判断。 1、讨论:观察P27下面的三幅图(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确定参照物。) ① 乘坐电梯上下的人动了吗? ② 怎样判断拔河比赛的输赢? ③ 你能解释“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话吗? 学生活动 观察图片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讨论练习 观察图片 二次备课 -/ 2、学生讨论交流 并讨论 3、从这些判断中你明白了什么? 4、小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 也不相同。 四、认识参照物对判断物体是否运动、运动快慢的重要性。 1、讨论:① 如果你坐在一列飞速行使的火车车厢里,讨论交一位旅客在过道上经过,你觉得他走得快还是慢? 流 ② 那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呢? 2、提问:为什么两个人会有不同的感觉?这说明了什 么? 3、小结:参照物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是必要的,对 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也是不可缺少的。 讨论 五、认识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1、提问:① 有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② 为什么我们判断物体是否运动要事先确定 参照物? 2、讨论并交流 3、小结: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中,太阳、月亮、 地球及地球表面上的一切物体,宇宙中不存在处于静止状 态的物体。 讨论交流 教学反思 第 周
班 级 课 题 教 学 目 的 和 要 求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3.2 运动的快慢 1、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2、会测量走路的速度。 3、知道运动方向也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方面之一。 4、知道有些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在缓慢运动。 -/ 重 点 知道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难 点 会测量运动的速度 教 学 方 法 教 具 实践 活动 实践法、讲授法、讨论法 秒表、卷尺 板 书 3.2 运动的快慢 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 —— 运动速设 计 度 运动速度:(1)快慢 (2)方向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谈话:物体运动有快也有慢,我们用什么来对运动地快慢 进行描述呢? 二、认识运动的速度 1、出示P29图片,提问:图中的伙伴们在干什么,猜观察图片 一猜:谁移动得快? 2、谈话:能用什么办法比出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呢? 3、讨论: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兔子为什么没有得到第讨论 一呢? 4、谈话:由于兔子有一段时间在睡觉没跑,而导致了 在规定的距离里兔子反而显得慢了。 5、小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 测量,这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 三、在测量和排序中感受速度的快与慢。 1、讲述:平时我们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物体运动 的快慢,在我们的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快慢是不一样的。 填写活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