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矛盾、贫富差距问题)这些矛盾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
C、中国进行两个分权的同时,没有进行政治性分权的改革(第十讲) 两个分权:经济性分权:经济性决策权的重新划分 行政性分权:给各地方政府以行政权力
没有经济政治性分权:应当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
横向:政党之间行政分权;纵向:政党与选民之间政治权力的划分,政党的权利来自于选民的授权
因为经济性和政治性分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强调了地方的权利,但是避免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进行相抵抗的方向,避免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讨价还价,尤其是多民族国家和宗教问题严重的问题。中国宗教自主,不允许外国控制。
D、中国经济改革的过程中会创造政治改革的条件,会创造自主、竞争、独立、开放的意识,为民主化政治创造条件,先摆脱经济依附和精神依附。
经济改革形成多个利益主体、利益集团相互制约的条件。进一步形成政治竞争的条件。 E、我们虽然不进行经济政治性分权,但可以不断地改进。比如人大权利可以不断强大。 F、多政党的前提: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在发展中国家很难执行。多政党会存在多数人暴力,多数人民族欺负少数民族
(6)西方人提出的,中国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第十一讲) A、越是不发达的地方,非正式制度(习俗)对人们的约束越强。
B、我们重视其正式制度的改革、创新,我们对非正式制度的改革创新还不够。正式制度的变革很快,并且具有可移植性。
C、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不协调地方:
市场经济中的平等自由人权的观念与等级制度的冲突。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商业道德的缺乏:利与义、利与德 个体的独立性与依赖性:失败时反社会,反政府倾向 对平等的传统的理解与正常收入差距的扩大的混淆 对资本的传统理解和人们积累资本愿望
中国的人际关系和人情关系(乡村中人际关系:熟人关系(不讲原则)和陌生人关系(原则当头)),因此人们通过一切可能办法,将陌生人关系转变成熟人关系,将助长不正之风。领导者的熟人关系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导致规则面前的不公平。市场交易中的熟人关系 中国对人情关系的改革:属地审判原则到异地审判原则;
第三章:将蛋糕分好。
十、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第十二讲) 1、现在有哪些分配问题
A、可以从统计材料中看出的问题:
两个比重偏低:劳动者收入占国民收入偏低,个人和家庭收入占国民收入偏低,并向下走。 城乡差距扩大:不包涵保障性隐形收入,已经达到1:3.3 东中西部差距扩大:
城市内部,乡村内部也呈现扩大趋势:
部门之间收入差距扩大: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高达1:8~1:10 2、传统体制下的收入分配:
A、不是平均主义,工人、农民、干部之间并不是平均主义分配原则
B、带有浓厚的身份制和等级制色彩:按职业特点进行了划分,比如种植业和养殖业叫农民 非农业产业体力劳动者叫工人,除当兵和其他两类之外叫干部(大学毕业生)。 这种分工的基础上很多东西与这种身份相联系:
比如农民实现工分制:不享受商品粮,没有福利型分房,没有实质性社会保障,只是通过土地来保障,享受国家的公共产品较少。这种分配使简单的劳动分工变成了特殊身份
工人实行八级工资制:低价购买商品粮,国家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水电房租等非常低,公费医疗,子女就业国家统一安排;
干部实行级别制:大学毕业23级,副排级待遇;干部向行政级别上靠拢 C、不同的身份与制度安排相联系(第十三讲) 劳动分工和职业分工上没有差别,但从分配制度上有身份的差别。身份制包涵着等级制在里面
D、传统体制下,高度集中的行政系统组织起来的系统,按照等级原则组织起来的。显著性的级别,扩展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从而使得不同行政系统上有了行政性等级差别,比如处级单位,科级单位,股级,四分之一科级,行政级别对应地位和权利,以及获得的报酬和收入。 E、地区也有等级差别: 北京:享受特供
上海:八类地区,工资高
3、我们对传统分配体制的问题认识不足,导致的问题
A、民工:城市工人比农民工获得工资高出一倍,还不包括社会福利。 并不是市场因素,而是身份制在作怪。农民工不享受市民待遇, B、打破我们的身份制和等级制要比平均主义要困难得多
C、产业性的歧视:学农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没有多少在研究农业第一线 4、收入分配的标准和方式(第十四讲)
A、中国的脑体倒挂问题:其实有问题。不能划定体力劳动者一定是低收入。根植于等级制度,导致收入分配标准的扭曲。
B、收入分配或产品分配是生产条件分配的结果: 生产条件是指:包涵生产的客观条件(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和生产主观条件(劳动力资源) 生产条件的分配:、
生产条件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谁拥有这个生产条件就可以以生产条件所有者的身份参与分配)(劳动力的生产条件的归属问题,奴隶不拥有劳动力这一生产条件,工人拥有了人生自由,才有了劳动力的支配权)、
C、生产条件借助于什么样的方式在不同生产领域进行分配。(市场方式:市场化的收入分配方式与生产条件不能够脱离。收入分配方式根据生产条件的多少来判断) 与各部门之间分配的均衡关系有联系,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要求资本在各部门之间进行均衡分配)
前提是资本能够在市场上充分流动为前提:以前种植业和养殖业必须固定,不能流动。劳动者不能自由支配劳动力的条件。
D、我们的生产条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视 (1)、客观生产条件的分配:
公有制:国企高管不应该高薪。生产条件带来的收益有生产条件的所有者进行分享; 非公有制(私有制):依靠所有权进行分配;
劳动者的劳动力条件: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或是非个人所有(公有制+劳动力个人所有=按劳分配:因为旧分工的条件下:劳动者劳动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劳动的差别还原为收入的差别,
进而变为人们收入水平高低的差别。积极意义上是一种劳动的鼓励,消极意义上是一种饥饿纪律);
十一、收入分配过程(第十五讲) 1、收入分配的分类
A. 非市场机制下:分为初次分配过程和再分配过程
B. 市场经济条件下:分为微观的收入分配过程和收入分配的调节过程。(微观的收入分配
过程与宏观的收入分配过程发生分立) C. 微观的收入分配过程借助于市场机制来进行收入分配。都建立在市场的等价交换的基础
上的。不叫做初次分配过程,而叫做微观的收入分配过程,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 D. 由于存在一些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不能通过市场来进行,市场也存在失灵会导致收入分
配的扭曲,因此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行收入分配的调解过程。 2、微观的收入分配过程:
A、借助于市场机制来实现的。
B、西方经济学的理解:每个生产要素的拥有者,将其所拥有的要素给企业,企业根据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来支付要素价格。 (即按照生产条件来分配)(原则是等价交换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 C、事实上企业不仅仅使要素的组合,企业总体劳动获得收入的过程。 (1)、非公有制企业的分配:劳动性收入:支付劳动力的价格,剩下的归物质资料的所有者所有。 (2)、公有制企业的分配:劳动性收入:支付劳动力的价格, (3)、但是由于在公有制企业中没有客观要素所有者和主要要素所有者要素的分立。如何进行分配,没有了物质资料的所有者,由代理者代替。我们的劳动者仅仅是劳动者,仅仅获得劳动力价值,代理者一旦独立化,劳动者获得劳动收入的价值化,使得按劳分配难以实现,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的比例下降。 (4)、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剩余劳动价值仍然归劳动者所有(现实中给了高管的工资等);
这种共同的占有必须以给劳动者带来财产性收入为条件。
3、采用宏观调节的原因(第十六讲) (1)、从市场存在失灵角度来看: 主要体现在它的外部性。(比如化工厂的污染) (2)、产业化(市场化):很多行业在中国无法进行市场化。比如中国教育医疗等无法进行产业化。
社会需要建立保障基金。解决常规性风险,非常规性风险,为社会做出特殊贡献的群体。建立收入和生活保障的来源。 (2)从效率的角度来看: 社会成本=内部成本+外部成本 社会收益=内部收益+外部收益
因此社会成本与企业内部成本不一致,偏离了效率角度,因此偏离了最优配置。 因此使用宏观的调节,使得偏离最优配置达到最小值。
4、政府通过什么方式调节着分配过程。 收入过程:
支出过程: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支付;转移性支付; 公共产品:
政府投资的选择: 社会保障
5、政府取得收入的过程和支出过程按照什么样的标准 A、着眼于社会范围内的公平分配。 B、不仅仅遵循劳动标准和所有权标准。
C、将通过上述原因引起的收入的差别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D、同事要把效率和公平统一起来。
(1)什么叫公平,它和效率有什么关系?
微观仅仅讲求效率,宏观仅仅讲求公平。这是不对的。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认为是公平的。
6、我们出现分配问题的原因
我们从传统分配问题到现阶段分配过程的转变而导致的
A、我们改革中还未做到,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的不清楚的 B、变革过程中两项并存带来的问题。
十二、收入分配的公平和效率问题已经我们政策的选择(第十七讲) 1、 公平: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用基尼系数来衡量
A、 基尼系数:收入所占比重,人口所占比重,
B、 奥肯:《公平与效率的交集》公平与效率是矛盾的。
但是他的公平带有平均主义的意味。绝对的公平就是绝对的平均主义
2、 公平的理解多种多样
(1)包涵:前提的公平,过程的公平,结果的公平,机会的公平。
(2)社会可接受的公平的客观标准:公平是历史的范畴:反映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
(3)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公平作为历史的产物,包涵历史的规定性。 A、资产阶级公平:消灭阶级特权;权力的平等;机会均等(延伸到社会、政治等其他领域);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B、资产阶级公平的问题:无产阶级不接受
C、无产阶级公平:消灭阶级差别(生产资料占有的差别),向占有上的平等方向走(一个阶级不能凭借资料所有权占有另外一个阶级的劳动)
D:无产阶级:提出公有制,代表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 E:公有制条件下的收入分配: 共产主义:按劳分配,按需分配;
社会主义:不能按需分配(因为旧分工的存在),以统一尺度(劳动)来分配个人消费品;
(4)公平带给我们的启示:
A、公平不代表没有差别,不能以差别的大小来区分是否公平。(依然存在劳动差别带来收入差别),应该以引起收入差距的原因为标准。由劳动差别引起的收入差别是公平,有劳动以外的差别引起的收入差别是不公平的;现实中存在着劳动差别引起的还存在占有差别引起的收入差别。
B、A的前提必须是劳动性收入全部用于消费才能够成立;
如果有储蓄,储蓄带来的收入是公平性收入(利息不是按劳分配的报酬,也不是不劳而获);储蓄被看作劳动的积累,劳动积累的差别带来的收入的差别,看作是公平的。 3、 微观的收入分配过程和宏观收入调节过程都给我们带来了收入差距过大 (1) 微观收入分配过程带来收入差距的原因:
A、 客观生产条件与主观条件的市场化分离:
生产资料采取资本的市场进行配置,劳动力市场双向选择的方式采取市场来配置。
公有资本在资本市场进行配置带来的收入,有谁来控制和占有?
由不同层次的代理者来控制的。这样会带来一个问题,收入会被代理者控制和支配。
劳动者,劳动力商品化
B、 经济性分离:市场化过程中使其失去了参与分配的条件(比如失地农民,农民
的土地由集体所有制被征用改为了国家所有制,国家卖地给了个人使用权,但是国家并没有给农民足够的补偿。农民在这份土地上获得收入的资本)(改革中的下岗分流)。
这两种分离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分配失衡想结合,引起了生产条件在社会成员之间分配的过度的非均衡。 带来的影响
A、 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分配非均衡 B、 不同部门之间分配的非均衡 需要达到的目标:
A、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B、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收入:需要要素能够自由流动为前提。但是存在自然的人为的和制度性的障碍。
C、城乡收入差别的原因:生产条件在城乡之间的分配和城乡之间流动性差异。 土地的有限性(不能任意增加土地);土地资本(投资的对象是土地,土地边际收益递减);
人均土地增加条件:科技进步;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 土地投资收益低,没有向农村投资 人力资本差异扩大
生产条件在不同部门和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是不公平的。显然与公平相违背,甚至于效率相违背。因为效率需要不同资源在社会上自由分配。
D、很多地方不是等价交换: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间的交换的价格取决于:交换双方权利的既定以及这种权利的制度安排;社会成员背后社会力量的强弱有关系
第二十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