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系发达 2)高渗透压 3)具有控制蒸腾作用的结构或机能
耐湿树种:指在土壤含水量过多、甚至在土壤表面积水的条件下能正常生长的树种 。
1)根系不发达 2)根细胞渗透压低 3)叶大而薄,栅栏组织不发达
4)角质层薄或缺,气孔多而常开放
第三章 园林树种的选择与配置
2.论述树种选择的意义与原则
1、树种选择的意义:在园林绿化事业中,树种选择适当与否是造景成败的关键之一。树种选择得当,立地或生境条件能够满足它的生态要求,树木就能旺盛生长,稳定长寿,不断发挥其功能效益;反之,如树种选择不当,栽不活或成活率低且生长不良,浪费人力和资金。2、园林树种选择的主要原则:
(1)适地适树原则:即所选的树种要是最能适应栽植地点的立地条件的(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生物、人为因子等) 。
(2)目的性原则:所选择的树种要具备满足主要栽植目的所要求(如观赏、防风、遮荫、净化等要求)的性状。
(3)经济性原则:应考虑以最经济的手段获得最大的效果。(如考虑苗木的来源和成本等。)
3.什么是适地适树?达到适地适树要求的途径有哪些?园林中各种用途树种如何选择?
适地适树:使树种生态习性与园林栽植地的生境条件相适应,达到树和地的统一,使其生长
健壮,充分发挥园林绿化功能。 1.选择:包括选树适地和选地适树 (1)选树适地:指在确定绿化用地后,根据其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绿化树种。
全面分析栽植地的立地条件,选择生长特性与之相适应的树种。沿海滩地植树,土壤盐碱度是限制因子,可选择无花果、黑松等耐盐碱能力强的树种种植。 (2)选地适树:是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确定了主栽树种或拟栽树种后,选择合适的绿化地来进行栽植。
充分利用栽植地存在的生态梯度,选择适宜待植树种生长的特定生境。南树北移时,极低气温是限制因子,可选择背风向阳的南坡或冬季主风向有天然屏障的地形处,如香樟。
2.改造:改树适地和改地适树 (1)改树适地:指改变树种某些特性,使之能适应园林绿化地的条件。
通过育种改良的工作增强树种的耐寒性、耐旱性或抗盐性,以适应在寒冷、干旱或盐渍化的栽植地上生长。
(2)改地适树:指改善立地条件以适应绿化树种的生长。
在特定区域的立地条件限制具有某特殊性状的树种栽植时,可根据树种的生长要求来改造局部立地环境。如园林绿地内的客土栽培、通过施肥改变土壤的pH 等。
园林中各种用途树种的选择
1.独赏树:又称孤植树、标本树、赏形树或独植树。
除符合树种的生物学标准外,要求树木高大雄伟,树形优美,具有特色。如雪松、银杏、玉兰、垂柳等。
2.庭荫树:又称绿荫树,主要以能形成绿荫供游人纳凉避免日光曝晒和装饰用。
除符合树种的生物学标准外,以观赏效果为主结合遮荫的功能来选树。如香樟、银杏、杨树、柳树、梧桐、合欢、槐树以及各种观花观果乔木等。
3.行道树:为了美化、遮荫和防护等目的在道路旁栽植的树木。
选择标准:有较高抗性,树冠大、荫浓、干性强(有一定的枝下高)、耐修剪、不易发生根蘖、病虫害少、寿命长、根系较深等条件。
4.防护树对环境具有防护功能的树种,如污染区的防护林树种。 防护林带的树种选择:要求林分郁闭早,寿命长,根系发达,适应性强。此外,应根据主要防护目的来选择树种:如防风固沙树种应具备根系穿透力强,根系发达,耐瘠薄等特点,如胡杨林。防噪声树种应树形高大,树冠浓密;厂矿周围防污染树种应选择具有抵抗及吸收SO2、氟化氢、氯等有害气体的树种,如臭椿等。
5.花木:凡具有美丽的花朵或花序,其花形、花色芳香或有观赏价值的乔木、灌木及藤本植物均称为花木或观花树。
除符合树种的生物学标准外,还应根据园林中的用途来选择。不同花色的合理搭配,能显著提高其观赏效果,开花时间,以创造四季有花开的环境。
常用的花木有:白玉兰、紫玉兰、桃、李、梅、棣棠、桂花、紫薇、蜡梅、木槿等。
6.藤木包括各种缠绕性、吸附性、卷攀性、钩搭性等茎枝细长难以自行直立的木本植物。
选择标准:在应用时,根据绿化的要求,具体考虑植物的习性及种类来进行选择。
常用的藤木有:紫藤、地锦、葡萄、木香等。 7.绿篱
作用:分隔空间、范围场地、遮蔽视线、衬托景物、美化环境及防护等。
按特点又可分为花篱、果篱、彩叶篱、枝篱、刺篱等,按高矮可分为高篱、中篱、低篱,按形状有整形式及自然式绿篱的应用 选择标准:各种绿篱有不同的选择条件,但是总的要求是该树种有较强的萌芽能力和较强的耐荫力,以生长较缓慢,叶片较小的树种为宜。如:大叶黄杨、小叶女贞、紫叶小檗、珊瑚树、蚊母树、构骨等。
8.地被植物:凡能覆盖地面的低矮植物均称为地被植物。 选择标准:选择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地被植物是不能相同的,主要应考虑植物生态习性需能适应环境条件,例如:全光、半荫、干旱、潮湿、土壤酸碱度、土层厚薄等条件。还要考虑它的耐踩性的强弱和观赏特性。如草本麦冬、红花酢浆草等;木本:锦带花、卫矛、桃叶珊瑚、八角金盘、金银花、地锦、五叶地锦、常春藤等。
6.论述进行树种配置时确定栽植密度的原则.
1、从栽培目的来考虑:以观赏为主,则要注意配置的艺术要求,是以个体美为主,还是以群体美为主,或者是要体现二者结合的美感。以防护为主,则其密度应根据防护效果决定,以防风为主的防护林带,其密度要以林带结构的防风效益为依据。(防风林、水土保持林)
2、从树种来考虑:一般耐荫树种对光照条件的要求不高,生长较慢,密度可大一些;阳性树种不耐庇荫,密度过大影响生长发育。树冠庞大的树种不宜过密,否则影响生长;而窄冠树种则可以适当密植。
3、从立地条件来考虑:在较好的立地条件上配置间距应该大些,而在较差的立地条件上,配置间距应该小些。
4、从经营要求来考虑 :有时为了要有近期的景观效果或贮备苗木,可适应密植,待将要抑制生长时及时移植。(但设计图上应注明,“减法造景” )
7.论述混交树群的优点.
1、营养空间的充分利用: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树种适当地进行混交,能够比较充分地利用空间。如把耐荫性(喜光与耐荫)、根型(深根性与浅根性)、生长特点(速生与慢生、前期生长型与全期生长型)以及喜肥性(喜氮、喜磷、喜钾、吸收利用的时间性)等不同的树种搭配在一起形成复层混交林,可以占有较大的地上、地下空间,有利于树种分别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层次范围利用光照、水分的各种营养物质。
2、改善环境作用加强:首先混交林可以形成优于相同条件下单纯林的小气候。其次形成的成分复杂的枯枝落叶层,有改良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调节水分、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第三,有较高的防护与净化效益。如防风、减噪、滞尘和吸收有毒气体都优于纯林。
3、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混交林抵御病虫害及不良气象因子危害的能力强。在混交林内,适合多种生物生活,食物链复杂,容易保持自然平衡。
4、观赏的艺术效果强:混交林组成和结构复杂,只要配置适当就能产生较好的艺术效果。
例如乔灌混交,常绿与落叶混交以及叶色与花色或物候进程不同的树种混交,一方面可以丰富景观的层次感,包括空间、时间(季相)、色彩和明暗层次;另一方面也可因生物成分的增加,表现出景观的勃勃生机。这样增加了群体栽植的艺术感染力,提高了观赏效果。
8.论述混交树群的树种如何选择与搭配.
在树种的混交配置造景中,树种的选择与搭配,必须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及造景要求来进行(即树种配置原则)。
1、选择时,首先要重视主要(基调或主调)树种的选择,使它的生态学特性与栽植地点的立地条件处于最适的状态。
2、其次,要为已经确定的主要树种选择好混交树种。这是调节种间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增强群体稳定性,迅速实现其景观与环境效益的重要措施。(满足生态要求,处理好种间关系。) (1)如何选择混交树种?
① 混交树种不但要有良好的配景作用,而且要有良好的护土和改土作用或其他效能,给主要树种创造以某种有利作用为主的生长环境,提高群体的稳定性,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
② 混交树种与主要树种的生态学特性要有较大差异,对环境资源利用最好能互补。较理想的混交树种应生长缓慢,较耐荫,根型以及对养分、水分的要求与主要树种有一定的差别。
③ 树种之间没有共同的病虫害。桧柏不要与苹果、梨、石楠等混交。
(2)设计栽培群落的几点建议 ①充分利用本地和外来的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 ②植物的耐荫程度和遮光率,了解生态习性,合理设计,合理布置。3、最后要符合园林设计的审美观点 (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 (1)、满足园林设计的立意要求,注重意境的创造。 (2)、借鉴当地植被,突出地方风格 (3)、创造保持各自的园林特色(可以体现植物的景观特色,如春、夏、秋、冬景。)
(4)、处理好整体与局部、近期与远期的关系 ①选择一两种植物作为主体,抓住园林的主题 ②考虑树间距,树冠生长,近期与远期关系 (5)、要注意经济原则 开源:种植设计时,在满足美观、防护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结合生产
节流:珍贵树种(只作点缀);大量用乡土树种。
9.林带的结构形式有几种?如何应用? 林带的结构形式有:通风型、疏透型和紧密型三种。
根据功能而定:防尘、隔音为目的的采用紧密结构;防风、遮荫为目的的采用疏透和通风结构。
通风型:常由单一的乔木层组成,上层为树冠,下层为树干层,透风强。风遇到此种林带是分为两股:上方从林带上方穿越,下面由树干层穿越。防风距离大。 疏透型:通常由乔木和灌木组成的林带为此种结构。防风距离较大。 紧密型:由乔木、亚乔木、灌木三种层次构成的林带常为此种结构。大部分空气由林带上方通过,在背风林缘附近形成弱风区,过一段距离,即恢复原有的风速,防风距离较短。
第四章 园林树木栽植
一、问答题 3.植树工程施工的主要工序有哪些? (一)、定点、放线、(分土方放样和种植放样) 1、土方放样:包括平整场地的放线和自然地形的放线。 2、种植放样:(1)行道树的定点、放线 (2)成片绿地的定点、放线
(二)、刨坑(挖穴)
(三)掘苗:(1)露根掘苗法(裸根掘苗) (2)带土球掘苗法 (四)运苗与假植:苗木装车、苗木运输、苗木卸车、苗木假植 (五)栽植修剪
(六)定植:散苗、载苗
(七)验收前的养护管理:立支柱、浇水、其它养护管理 (八)验收、移交:经过验收合格后,签定正式验收证书。
4.栽植修剪的目的是什么? (1)提高成活率 (2)整形 (3)推迟物候期,增强生长势 (4)减少伤害
5.栽植成活的关键是什么? 使新栽的树木与环境迅速建立密切联系,及时恢复树体以水分代谢为主的生理平衡 。
这种新的平衡关系建立的快慢与树种习性、年龄时期、物候状况以及影响生根和蒸腾为主的外界因子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不可忽视人的栽植技术和责任心。
6.春季植树和秋季植树各有什么特点? 春季:(1)春季植树指自春天土壤化冻后至树木发芽前进行植树。 (2)处于休眠期,蒸发量小,耗水少,栽植后容易达到地上、地下部分的生理平衡。
(3)春植适合于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所有树种,对成活最为有利,故称春季是植树的黄金季节。 秋季:(1)秋季植树指树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植树。
(2)树木进入休眠期,生理代谢转弱,消耗营养物质少,有利于维持生理平衡。
8.成片绿地如何定点、放线?
①平板仪定点:依据基点将单株位置及片林的范围线按设计图依次定出,并钉木桩标明,木桩上应写清树种、棵数。
②网格法:适用范围大、地势平坦的公园绿地。按比例在设计图上和现场分别找出距离相等的方格(20m×20m最好),定点时先在设计图上量好树木对其方格的纵横座标距离,再按比例定出现场相应方格的位置,钉木桩或撒灰线标明。
③交会法:适用于范围较小、现场内建筑物或其它标记与设计图相符的绿地。以建筑物的两个固定位置为依据,根据设计图上与该两点的距离相交会,定出植树位置 。
位置确定后必须作明显标志,孤立树可钉木桩,写明树种和刨坑规格。树丛界限要用白灰线划清范围,线圈内钉一个木桩写明树种、数量、坑号,然后用目测的方法定单株点,并用白灰点明。目测定单株点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树种、数量符合设计图。
②树种位置注意层次,要有中心高边缘低或由高渐低的倾斜树冠线。 ③树木内注意配置自然,切忌呆板,尤应避免平均分布,距离相等,邻近的几棵不要成机械的几何图形,或成一条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