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地理 历史
第1课 走向民主政治
一、选择题
1.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这主要是针对哪些人而言( )
A.雅典的自由民 C.雅典的执政官 【答案】B
【解析】结合梭伦改革的背景,利用材料有效信息可知梭伦针对的是改革以前的雅典贵族。
2.《新全球史》写道:“为了确保贵族不破坏他的改革,梭伦为平民提供在雅典政府的席位,他放开城邦议事会的任职资格,不再考虑公民的出身和血缘,那些富裕到有闲暇投入公共事务的人都可以进入议事会。”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吸收平民参政,有利于推动改革进程 B.议事会的任职资格开始不受财产限制 C.雅典贵族和平民的地位日趋平等 D.议事会开始成为城邦最高权力机关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梭伦吸收平民参政的意图是推动改革进程,故A项正确;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度,议事会的任职资格不受出身和血缘的影响,故B项错误;“雅典贵族和平民的地位日趋平等”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故C项错误;梭伦改革后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而不是议事会,故D项错误。。
3.他(梭伦)既然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又不愿居留而受谤,所以旅行埃及,以经商和游览该地为目的,声明十年之内,将不回来,因为他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他的法律,大家都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这说明( )
A.人亡政息将会危及雅典城邦 C.城邦领袖无权制定法律条文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梭伦之所以不回雅典是“因为他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他的法律,大家都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跟“人亡政息”无关,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梭伦改革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故B项错误;根据“他(梭伦)既然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大家都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可知雅典这一时期的法律是由梭伦制定的,故C项错误;根据“他(梭伦)既然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大家都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可知梭伦之所
B.梭伦改革遭到大多数人反对 D.法律一经制定具有至高权力 B.雅典贵族 D.雅典的平民
高考 地理 历史
以不愿意回到雅典城邦是因为梭伦认为他没有必要回来,因为他已经为雅典城邦制定了法律,法律一经制定便高于一切,不应该再由人来任意解释,故D项正确。
4.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说:“政权不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能够体现以上特点的改革措施有( )
①取消担任高级职官的财产限制 ②发放津贴 ③抽签选举 ④公民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①②③④ C.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材料所反映的是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广泛性,①②③④均是其体现,故选A项。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梭伦改革奠定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 ②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 ③克里斯提尼时期确立了“陶片放逐法”,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 ④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A.①②③④ C.①③④ 【答案】A
【解析】雅典民主三部曲:梭伦改革奠定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另外,克里斯提尼时期确立了“陶片放逐法”,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故①②③④均正确,应选A项。 6.《西方政治文化传统》评价雅典民主政治:“对平民治国能力的盲目崇拜以及平民群众权力的无限膨胀,使国家失去了有效的制衡机制。”实质上是( ) A.否定公民民主政治 B.批判过度的直接民主
C.肯定国家制衡机制 D.肯定专制中央集权制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对平民治国能力的的盲目崇拜以及平民群众权力的无限膨胀,使国家失去了有效的制衡机制”说明作者对古希腊民主政治持批评态度,实质上作者是在批判过度的直接民主危害国家的稳定和统治,所以应选B,A、 C 、D三项材料并未直接体现,也与题意主旨不符。
二、非选择题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594年,所有各派别一致同意任命梭伦为首席执政官,执掌政权,施行改革。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他将债务人失去的土地所有权归还
B.①②③ D.①②④ B.①②④ D.③④
高考 地理 历史
债务人,让因负债而变成奴隶的所有平民都重新获得自由,并永远禁止债务奴隶制。在政治领域,第一次准许没有财产的平民参加公民大会,不过,公民大会拥有的权力仍旧很有限。另外,还规定富裕商人可担任执政官;还设立新的、更受欢迎的陪审法庭来代替贵族最高法院的一部分权力。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梭伦改革举措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存在的主要弊端并说明其根源。…… 【答案】(1)主要特点:改革举措简单严厉;崇尚中庸;涉及多个领域。
(2)弊端:没有铲除旧氏族制度;对公民的资格有严格限制。根源:梭伦改革最终维护的是奴隶制政治(或奴隶主阶级统治)。
8.(2024·江西新干二中月考·改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根据材料,分析指出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
【答案】问题:民主范围狭隘;表决方式简单;公共权力滥用。
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遣唐使对日本的作用表述最准确的是( )
A.传播了唐朝的先进科技 B.促进了中日之间阿德文化交流 C.加强了中日两国政府之间的交往 D.归国后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答案】D
【解析】遣唐使是日本为了发展与唐朝的关系,学习和借鉴唐朝的先进文化而派到唐朝的使者。他们广泛学习唐朝先进的制度和文化,归国后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这是遣唐使
高考 地理 历史
起到的最突出的作用。故选D项。
2.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一次重要改革。其内容中最根本的是( )
A.仿照唐朝改革行政制度 C.仿照汉字偏旁创制日本文字 【答案】B
【解析】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是最基础和根本性的制度。 3.大化改新后,日本地方行政机构的组成顺序是( ) ①大宰府 ②国 ③郡 ④里 A.①②③④ C.③②④①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后,日本地方行政机构的组成顺序为①②③④,故选A项。
4.大化改新前,以天皇为代表的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中央政权受到豪族挑战 C.中央官制不够完备 【答案】A
【解析】当时日本中央和地方的豪族势力强大,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威胁中央的统治。 5.日本大化改新期间,在经济方面效仿唐制的主要表现有( )
①仿唐朝租庸调制实行班田收授法 ②仿唐朝中央官制实行二官八省制 ③仿唐朝“开元通宝”铸造铜钱 ④仿《唐律》制定法律,确定改革成果
A.①② C.①③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②④是日本在政治方面仿效唐制的主要表现。①③符合题意,应选C项。
6.唐朝后期,一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回来后向人们描述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描述中不可能提到的是( )
A.遣唐使陆续回国,参加国家建设 C.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经济发展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B.人们在议论鉴真传法
D.戚继光打败倭寇的消息在日本传开 B.③④ D.②④
B.经济落后,财政困难 D.财政赋税制度急需改进 B.①③②④ D.③②①④
B.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D.仿照唐朝改革日常生活习俗
高考 地理 历史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留学生语
材料二 阿倍仲麻吕17岁赴唐留学,改名晁衡,曾在中国担任各种官职,与大诗人李白、王维等人交往密切。讹传他在回国途中遇难,李白闻讯悲痛不已,作诗悼念: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1)材料一反映了日本对中国文明持什么态度?为什么会这样?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哪些方面对日本影响较大?
【答案】(1)态度:肯定中国的先进文化,决心向中国学习。原因: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2)主要是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生活习俗等。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比较日本大化改新后政治体制与唐朝政治体制的共同特点。 (2)从材料二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1)共同特点: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与日本的二官八省体制都体现了分工合作、互相牵制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2)信息:材料二反映出日本大化改新后服装、币制、文字与唐朝有很多相似之处。说明日本大量吸收唐朝的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