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漂亮地批评员工?
在办公室中,时常出现一些脸皮特薄的身影,对于他人的批评,特别敏感,甚而容易出现极大反感。该如何向脸皮特薄的同事开口,才能让对方乐意改进呢?
不知你是否早已发现:在办公室中,时常出现一些脸皮特薄的身影,对于他人的批评,特别敏感,甚而容易出现极大反感?
这些所谓“脸皮薄”的同事,通常会有两种方式来表现他们“宁死也不想被批评”的态度。 两种类型的“脸皮薄”同事:
第一种是羞愧型,你一开口说他,他就满脸通红,坐立难安,更有甚者,泪水似乎就要哗啦哗啦狂流下来,让你产生错觉:自己才是有错该罚的一方。
第二种则采用攻击的方式回应,桌子一拍,眼睛一瞪,立刻骂了回来:“你以为你是谁?你凭什么认为我做得不对?”吓得你差点去看心理医生。 听起来很熟悉吧,呵呵!
其实,身边有这样的同事,不论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或是合作同事的角度,都会让人有着“怕你在心口难开”的痛苦,想说,却不知该怎么说,若不说,他不改变工作状态,结果大伙儿都遭殃。 为什么有的人脸皮会如此之薄呢?
我们所说的“脸皮薄”,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最大的原因是源于内心的自我价值感不佳之故,也就是说,不论是羞愧难堪,或是攻击发怒,都是因为自信不足。
真正自信良好的人,会心平气和地接受他人的批评,并从中找到进步的契机;而自信不佳的人,就会出现敏感而过激的反应了。
之所以反应大不同,是因为他们内心的独白大不相同。
羞愧型人的内心独白是:“他很可能会不喜欢我……”所以一面对批评,就容易出现“退缩”式的沟通反应。而攻击型的人,则在内心如此旁白:“他们自以为是老几,为什么总想挑我的毛病?”因此动不动,就会启动“自我防御机制”,开始进入挑衅攻击的状态。 该如何向这些脸皮特薄的同事开口,才能让对方乐意改进呢?
第一,先描述事情本身。脸皮特薄的人习惯将他人的负面反馈,当成是针对自己的人身攻击,所以一开始,你得先清楚地描述这个事情,好让他知道,你的建议是其来有自,而非无的放矢: “昨天的那篇报告,里面出现了好几个明显错误……”请记得尽量别说“你”,而是就事论事,也就是说,谈行为而不谈行为者。若是这样开口:“你昨天交的报告错误连篇。”就容易踩到他的情绪地雷了。
第二,表明理解之心。为了缓解他心中隐隐不安的自卑感,这时候,先来加上一个层情绪安全网吧:“我理解这事的过程很仓促,时间太赶……”这么一来,他就容易把你当朋友,而不是敌人。
第三,让对方有机会说明。此时,和颜悦色地问他:“你有什么看法呢?”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就不会让他觉得蒙受不白之冤而失去理智。
第四,请问他的建议。在提出你心中对他的行为改进方案之前,先询问他有什么想法,来改变目前的不佳状况,让改进的行为方案从他口中说出,效果就会更好。
第五,提出自己的希望。若是他的回答不令你满意,这时,身为领导或同事的你就可说出心中建议:“我建议下次你完成报告后,能够检查三遍再交……”
最后,总结并感谢对方。可以如此结束这段谈话:“很高兴我们达成共识……我真的特别谢谢你的帮忙和配合……
万一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不小心对方还是火冒三丈,暴跳如雷,这时最佳的回应方式,则是冷静地说:“我理解这些讨论会让人不开心,我没有恶意,只是想和你找出更好的合作方式……”
呵呵,注意到了吗?在负面的句子中,请不用“我对你”的言语及姿态来发言,而是用“事对人”的角度来沟通,淡化“你 VS 我”的对立,让他回到就事论事的理性状态,就易如反掌啦。 群友回复:
领导的使命就是帮助下属不断超越现在的水平,否则要领导干什么?批评之前首先做一下自我批评,问问自己:下属为什么会错?主要原因在哪里?知道了这些,你就明白怎样批评了。
我们所说的“脸皮薄”,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最大的原因是源于内心的自我价值感不佳之故,常见消极行为反应类型为:退缩性和防御性,总之,不积极与外界交流,很闭塞。事实上,应该积极主动地对待外界反应,形成良好交流,不断抛弃旧我,完善新我!这要求:1。上司以身作则2树立行业典范3。举办交流会,使“完善自我”蔚然成风4培训积极态度积极思维积极行为 很有借鉴作用,对我的工作方法改进有帮助! 好!实用
真正的胡萝卜加大棒哦! 真正做到对事不对人 好 嘻嘻,有意思.
总结并感谢对方。可以如此结束这段谈话:“很高兴我们达成共识……我真的特别谢谢你的帮忙和配合……
先描述事情本身。脸皮特薄的人习惯将他人的负面反馈,当成是针对自己的人身攻击,所以一开始,你得先清楚地描述这个事情,好让他知道,你的建议是其来有自,而非无的放矢: “昨天的那篇报告,里面出现了好几个明显错误……”请记得尽量别说“你”,而是就事论事,也就是说,谈行为而不谈行为者。若是这样开口:“你昨天交的报告错误连篇。”就容易踩到他的情绪地雷了。 有一定道理,学习了。
一句实实在在的胡萝卜加大棒。打死多少人。。。。 学习换位思考。
你问他们讲不讲理没有一个敢说不讲理的,但说出来的话没有一个讲理的。 想了挺长时间,这个问题还真很大。 广义来说
1.事情的是非对错,总是单一的,因为对应着客观,科学道理。但人确实是多样性的。
2.自己过去多年来犯的错误就是,自以为批评了,沟通了,但结果不对。换言之,事实上重要的总是在于效果,不在于过程是否漂亮。
3.就了解的许多公司而言,无论是500强,无论是传统老牌的企业,实际的日常过程中,总是存在非常多的不漂亮的工作现象(即使阶段业绩非常出色,但从管理角度衡量,问题却不同),因此,想都是漂亮的批评,似乎不太对应事情本身。
4.还是相信管理这样立基,严谨处事,情感待人,但追求好难,自己觉得道行还差,而特别是管理团队形成共识,就更难了。
不实用,就你举得那个例子,同事就说事太多了,时间少,能做完就不错了,没时间检查,你怎么办? 怕就怕,温水烫猪死不来气. 你是理他了,他不理解你,这样一来二去,错过两三回,最好斩立决。 常常质优的东西价格高,越是人才越有大毛病
用夹心饼干式,安抚,提出问题,说明后果,提出期望,表扬
当然,这是对脸皮薄的批评方式,人有多种,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见到奇效! 闷。。 要是我昨天就看到这篇文章,我想昨天我就不会那么尴尬了。。 很开心听到您这样说,我正在反思今天批评两个同事的态度是不是过于严厉了,
现在想想,她们俩都属于那种,你一说她就点头,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之前觉得这样的同事很省心,最近发现她们根本就是不求甚解型的,不得不把问题剖开,让她们看到自己还有多少“不知道”,多少细节漏掉了。感觉她们觉得有点脸上挂不住了…… 我再观察一段吧,看看她们后续的反映如何。
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批评的方式,最主要是顾忌对方的“面子”和“自尊心”,从赞美的方面去指出对方的错误,让对方主动认识到不足 还可以 胡萝卜加大棒!
批评目标是为了改进。在统一“改进”大方向基础上,最好策略让对方认识问题,并自主提出改进措施,双方对改进进度以及监控该更时间达成共识。 好,批评是一种艺术,因人而异。 以礼相待,以不变应万变
这种批评的方法是有礼节的,适用于一般的情况.也有利于使员工保持积极的心态.如果双方已经很熟悉了,就需要根据对方的行为\\后果\\习惯\\性格采用不同的方式,破坏简单规矩的人,就要不留面子.没头脑的人就必须直接命令,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对牛弹琴.
这种现象确实很多,用“对事不对人的谈话方式会有效一些。 工作中经常遇到,受益匪浅,谢谢!
谢谢 分享 这是沟通技巧反馈模型的具体体现。事先准备,设定情景,运用BIC模型给与反馈,鼓励与倾听,商讨改变。 有用,受教了,谢谢!
就事论事,的确如此,受益了。
谢谢啊!学习了,真的是不错的哦!我 尝尝因为这些事情和同事之间出现矛盾的,看来说服别人还是多多加强!
這批評呀還真沒個固定的模式,但有一點要肯定,不能用一個模來管人,管理者實施管理要因人而異,有些人就是要罵,有些人就是要哄,有些人提醒一下就行了,有些人一定要講仔細,有些人你隻要看他一眼就行了,有些人你必須多次提醒,有些人你要給他機會,有些人你必須對他毫不留情(開除掉,殺雞儆猴),有些人要繞著彎子說,有些人要直截了當的說,有些人隻能暗示,有些人要明說,...... 学习。了解手下,有效沟通。
写得不错噢,不光是批评,合作沟通很奏效的
成功人士很多,他们风格各异,肯定他们手下,特别骨干,每个人都接受过他们的批评,但却又心悦诚服,可见他们自有他们的手段,严厉在明察秋毫,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温柔在心,一种彻骨的感动,甘愿付
出一切,他就是他们的支柱,毫不怀疑的心理支柱,有了他们就可以发挥潜能,拥有英雄的力量,而不再计较些许面子。面子是内心对自己不自信的外在弥补、幻觉 不错,有学习到。谢谢分享!
对待不同的人需要用不同的方法。需要真正的沟通,批评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大事讲原则,小事讲变通
不错,分析得很有道理,值得借鉴。谢谢!
批评的目标是为了什么?如果只是为了让对方长记性,而对方也确实是低级失误,动用惩罚手段更有效。楼主的文章是针对高层或者公司骨干力量多少需要留点面子的人,普通人不适用。
我用过多次这样的方法,可惜效果并不佳,因为和颜悦色的批评过后反而让对方觉得侥幸躲过一劫,并不见得长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