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小节主要是运用24时记时法和计算经过时间等知识解决有关时间表的实际问题。 教材呈现了与北京的小兰和乌鲁木齐的古丽作息时间有关的现象:8时,小兰开始上课了,古丽才起床。这是为什么呢?是两地日出时间有差别的缘故。在这样的背景下,这节课研究与两地学校上课时间表有关的问题,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 1. 结合现实生活情境,了解不同地区的作息时间,会看时间表,能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 2. 能独立制作自己的时间表,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 3. 在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会看时间表,能独立制作自己的时间表,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 ◆课前准备 ◆ 相应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2.
(出示情境图)师: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8时的时候北京的小兰在教室里认真地上课,而乌鲁木齐的古丽才刚刚起床,正在穿衣服呢。 3. 4.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因为两地的日出时间有差别,新疆的日出时间比北京要晚大约2时。
5. 揭示课题:同学们知道的知识可真多啊,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两个地方上课时间表的有关问题。(板书课题:时间表)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图中两个小朋友作息时间的不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新
知的欲望,为新知的学习做铺垫。] 二、探索新知 1.
(课件出示教材72页两个时间表)师:认真观察这两个时间表,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2.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明确: (1)学校每天上午都有四节课。
(2)从上午第一节课到午休结束,新疆民族小学每节课的上课与下课的时刻都比北京启明小学推迟2时。
(3)两所学校每节课都是40分,午休时间都是1时25分。
(4)上午11时35分小兰开始午休,古丽却刚刚做完眼保健操。 …… 3.
(出示教材72页三个钟面)提出问题:上午第二节课,小兰和古丽都看了一下表,她们看到的可能分别是哪个时刻? 4.
学生思考、组内交流,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1)先分别在两个时间表上找到上午第二节课的上课和下课时间。 (2)分析这段时间时针与分针的位置特征。
(3)利用排除法把时针和分针不具备上述位置特征的钟面去掉,保留下来的钟面就是正确的钟面。第一幅图是小兰所看到的钟面;第三幅图是古丽所看到的钟面。 5.
(出示小兰和古丽的对话内容) 小兰:下午从13:00开始上两节课,第五节课后是1时的大课间,然后上第六节课。 古丽:我们下午从15:00开始先上两节课,然后是1时的课外活动。 6. 7. 8.
教师:你能根据他们的对话内容把上面的时间表补充完整吗? 学生独立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结果:
(1)北京启明小学第五节课上课的时刻是13:00,经过40分就到了下课时刻13:40。第五节课下课后,大课间就开始了,所以大课间开始的时刻也是13:40,经过1时,大课间结束了,此时是14:40。 大课间结束的时刻也是第六节课开始上课的时刻,即14:40,经过40分第六节课下课了,此时是15:20。
(2)新疆民族小学第五节课上课的时刻是15:00,下课时刻是15:40。第六节课上课的时刻是15:50,下课时刻是16:30。课外活动开始的时刻是16:30,结束时刻是17:30。
[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自主探究感知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在补充时间表的过程中,让学生巩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三、巩固练习 1.
练一红第1题: (1)学生看图获取信息,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想法。 2.
练一练第2题: (1)学生设计制作时间表。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评价。
[设计意图:练习教学同样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制表、评表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动手实践、提高素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发挥引导和组织的作用。] 四、小结 1. 2.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全课,激励同学:生活中我们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并且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安排,养成惜时守信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