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27 有的人----纪念鲁迅先生有感》优质课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教材分析】

《有的人》是一首政治抒情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写的。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1949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这一天,臧克家亲自前往鲁迅先生在北京曾经生活、工作过很多年的故居,缅怀这位中国文坛巨擘。臧克家亲临其境,浮想联翩,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连串的联想,他有感于鲁迅先生在人民心中的份量,于1949年11月1日在北京挥笔写下《有的人》这首诗。

这首诗是臧克家诸多政治抒情诗的代表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以高度凝炼的艺术手法,阐述了人的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的真谛。全诗分七节,通篇采用对比手法,把两种不同思想的人进行了比较,热情讴歌了“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通过鞭鞑“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从反面衬托以鲁迅为代表的所有“给人民作牛马”的人的高尚情操和伟大胸怀。

本诗第一节,对人的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进行开门见山的揭示:有的人虽生犹死,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人,虽然肉体生命尚未终结,实际上只是一堆会行走的肉。有的人虽死犹生,那些象鲁迅一样肯给人民当牛作马的人,虽然死了,其精神生命则永垂不朽,永远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本诗第二节,通过两种人对人民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表达了诗人爱憎鲜明的立场。一种人骑在人民的头上,自以为是世上最伟大的人,其实最渺小;一种人甘愿俯下身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实才是真正的伟大。

本诗第三节,写有的人只会欺压老百姓,却妄想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流誉百年,

第 1 页 共 9 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这种人愚蠢至极,诗人对此表示了极大的蔑视与嘲笑。可喜的是,还有鲁迅这样的人,甘愿化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愿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献身。通过丑恶与美好的形象对比,赞颂了鲁迅的高尚品格。

本诗第四节,诗人通过两种人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深刻揭示了两种人对人民不同的态度。一种人靠剥削人民、压迫人民而生存,只要这种人活着,人民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想活都很难活下去。另一种人视人民为父母,他活着就是为了人民能更好地活着。前一种人,带给人民是无穷无尽的灾难,后一种人带给人民的是美好幸福的生活。

本诗第五、六、七节,是对前四节所述问题的归纳回应。老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称,两种人对人民的不同立场,决定了两种人不同的命运结局。骑在人民头上的人,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受到人民的唾弃;俯身甘为人民牛马的人,人民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虽然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而写,但诗中并没有出现鲁迅的名字,这就使本诗的主题并不局限于仅仅为纪念鲁迅而写,而是具有更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社会意义。诗人以凝炼的语言,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活着应该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而活,在讴歌鲁迅的同时,启迪人们向鲁迅学习,为人民俯首甘为孺子牛。本诗主题鲜明,富于哲理,既能陶冶情操,又能给人美好的艺术欣赏。

课题

授课 时间 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课型 略读课文 1课时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初步感受诗的魅力,并感悟本诗包含的深刻哲理,培教学 目标 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第 2 页 共 9 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学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悟本诗包含的深刻哲理,懂得“生”与“死”在本诗中的特殊含义。 教学 难点 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介绍鲁迅,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1】鲁迅画像,引入:大家认识他吗?他是谁?谁能用两句话来描述一下这个老人? 2.你对鲁迅了解多少?谈一谈。(在学生述说的基础上老以介绍鲁迅来导导入 3.导入:同学们,鲁迅先生自1936年10月19日离开我( )入新课,为课文接下来分钟 们已经很多年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岁月的风尘并没有把的学习做了铺垫。 这个名字掩埋在历史深处,相反,他的名字就像沙里的珍珠,随着时间风沙的流逝而更加光彩夺目。这节课,我们再走进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在1949年参加完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活动以后,挥笔写下的经典诗篇《有的人》(板书)【课件2:课题】 二、引导朗读,初悟诗情 过渡:现在先让我们把这首诗读一读吧。 师进行补充,并出示相关简介) 设计意图 1.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把每一个句子 读顺畅。 新课 2.指名读,提示学生诗中“呵”的读法。 教学 ( 3.出示画好节奏的诗句 )分钟 【课件3】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教学中从读正确到读出节奏,再到有表教师范读,进行引导:诗歌本身有一定的节奏,像音情朗读。每一遍都目的乐一样。读诗和读普通的文章是不一样的,它更讲究朗读明确,让学生通过一遍

第 3 页 共 9 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时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如何把诗读出节奏呢?我们可遍的诵读体会诗歌的以把要突出来的字标上着重号,把要停顿的地方画上斜竖韵律美,以及诗歌所蕴线,然后再进行朗读。 含的情感。 4. 引导读出感情:读诗除了要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情。 本诗写了两类人,是哪两类? (板书:“虽死犹生”和“虽生犹死”) (前者是歌颂,后者是批判)(板书:歌颂 批判) 那么,读的时候,我们也要把这两种感情读出来。 对这两类人,作者表达的感情都是怎样的呢? 三、了解写法,深入理解 引入:诗歌的魅力不仅仅表现在它有节奏,语言简练,能强烈地表达作者的感情这一方面,还表现在他的特点上,请同学们再默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1.学生默读,思考: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2.交流: (1)对比:每小节的前后两句进行对比,对比的好处就是让好人在大家的心中更好,让坏人大家的心中更坏。(教师引导朗读) (2)前后对照:前面2、3、4小节描述两种人的不同表现,接下来的5、6、7小节对这些人做出的表现的后果进行了对照——有什么样的表现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引导分男女生对照着读,让学生思考:你愿意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发现诗歌本身的写作特点,比如,全诗按总分的结构来写,及对比、对照、反复的写作方法在全诗中也极为突出,也正是这些独特写作方法的运用,使诗歌所表现的爱恨情仇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给读者带来了深深的震撼。在品读欣赏的过程中让学生领略诗歌的魅力。 (3)总分结构:诗的第一小节和后面六个小节是总分关 系。(引导理解“生”与“死”的含义)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引入:同学们请看,这首诗的题目是:有的人。在题目下面还有一个副标题,一起念出来。可是,让人奇怪的是,诗中没有一个地方有鲁迅的名字。但是我们相信,臧克家 通过两次揭示副标题,让学生在诗中寻找鲁迅的影子,进而去先生肯定不是忘记了。我相信,诗中虽然没有鲁迅的名字,发现生活中具有鲁迅但是一定有鲁迅的影子。看看,你从哪句诗中看到了鲁迅精神的人。使学生对诗

第 4 页 共 9 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的影子? 1.学生读诗寻找可以找到鲁迅影子的诗句。 2.进行交流,顺势拓展:【课件4】 歌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纪念鲁迅先生上,而是建构起一个立体的、(1)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引出鲁迅的诗《自嘲》饱满的、更具张力的认中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 (2)“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引出鲁迅散文诗集《野草》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至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3.师:当然,文中很多地方都在歌颂鲁迅,比如““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这句诗也是鲁迅先生的真实写照。诚然,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也因此,在他死去后却还有很多人记着他,也有很多人写文章纪念他。 出示【课件5】 他的精神是超乎慈祥的。他伟大,他坚强!(叶圣陶) 他有颗纯洁的心,能接近青年。(老舍) 生(齐读叶圣陶和老舍的评价): 这就是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就是鲁迅,关心着青年人的成长和穷苦人的生活。这就是鲁迅,用一杆笔与当时黑暗的社会坚持不懈地斗争。也正是因为这些,所以许多年来,他一直受到人们深深的爱戴。他虽然死了,但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4.提问:既然是纪念鲁迅的文章,为什么不写出鲁迅的名 字?而是以“有的人”代替呢?(引导学生理解:本文不单写鲁迅,而且写了像鲁迅一样的人,如黄继光、雷锋……) 5.齐读全诗。 知。 第 5 页 共 9 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27 有的人----纪念鲁迅先生有感》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材分析】《有的人》是一首政治抒情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写的。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1949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这一天,臧克家亲自前往鲁迅先生在北京曾经生活、工作过很多年的故居,缅怀这位中国文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7rpt0ltkb0wk4t3v4f03ibqw7s1xb00tkl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