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综合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5·成都七中月考)“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直接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B.中东石油危机
C.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D.胡佛政府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答案】 C
【解析】 A项是危机的根本原因,B项是上世纪7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大危机的直接原因产销矛盾即材料信息的生产相对过剩而非自由放任政策,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
2.对下图所示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制度处于崩溃边缘 B.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大量失业 C.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破坏严重 D.世界各国工业生产持续下降 【答案】 C
【解析】 1929~1932年工业生产指数由100下降到63.8,反映了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破坏性,故C项符合题意。
3.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爆发后,一方面劳动人民饥寒交迫,另一方面资本家大量销毁商品,这一矛盾现象( )
①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②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③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家人为造成的
④反映出经济危机是由生产和销售的矛盾直接引起的 A.①②③ C.②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危机全面认识的能力。资本家不愿看到经济危机,因此,不会人为地制造
B.③④ D.①②④
经济危机,题干只是资本家应付危机的一种方式而已。
4.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B.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C.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D.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 【答案】 C
【解析】 “1920~1929年”,在危机前,C项是危机的影响,符合题意。“工资增长2%”“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工资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体现A项显失公平。“2%的人口占有3/5的财富”,体现B项贫富差距。社会不公、贫富差距拉大,体现D项经济危机的潜在风险。
5.1933年6月,资本主义各国在伦敦举行的世界经济会议无果而终。这突出的说明经济大危机( ) A.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关系空前紧张 B.瓦解了国际金融体系 C.引发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D.中断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1933年,正是大危机时代,各国为摆脱危机,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争夺,导致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各国关系渐趋紧张。
6.1929年11月21日,在华尔街股市崩盘后不久,胡佛总统召集美国主要的产业领袖到白宫开会……由于(工资降低)突然间购买力减少了,这些行动只会加剧萧条,所以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材料主要说明( )
A.胡佛继续奉行自由主义的政策
B.胡佛认为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不是很严重 C.胡佛趁危机扩大了总统的权力 D.胡佛对经济危机采取了干预的措施 【答案】 D
【解析】 抓住关键信息,根据题干中“胡佛总统召集美国主要的产业领袖到白宫开会”“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表明胡佛一定程度上也采取了干预政策,故D符合,其余选项不能反映题干材料信息。
7.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大部分经济生活包括在政府权限之内。”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除经济自由 B.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 C.反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并分析运用的能力。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凯恩斯表述了两层意思,不主张
“把社会大部分经济生活包括在政府权限之内”;但“似乎没有强烈理由……”又表露了他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
8.1931年美国处于“过剩危机”时,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妇女称为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材料体现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从经济学上看,表明凯恩斯认为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但是他没有看到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9.观察1933~1937年美国经济活动指数表(1923~1925年月平均指数100)
时间 工业生产 1933年3月 1935年12月 1937年9月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对外战争的刺激 C.凯恩斯主义的推行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1933~1937年经济活动指数的增长。从时间上可判断为罗斯福新政时期。
10.罗斯福常对身边的新政派说:“你挑一个办法试试看嘛。失败了,就另换一个。总之,要搞点什么试试。”这表明( )
A.“新政”开展很顺利 B.“新政”实施缺乏规划 C.“新政”有章可循 D.“新政”是在摸索中进行的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能力。通过罗斯福“挑一个办法试试看”等信息可判断,罗斯福新政是在探索与尝试中进行的。
11.罗斯福新政从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等方面主要解决的矛盾是( )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社会各阶级的矛盾 C.市场与计划的矛盾 D.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B.罗斯福新政 D.美元核心地位的确立 56 104 117 经济活动指数(月指数) 就业 62.3 94.2 112.2 制造业工资总额 38.3 80.5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