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命题特点分析与教学对策
2017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命题特点分析与教学对策 徐旭(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摘要:
古诗词鉴赏题是高考语文的必考题型。近年来,古诗词鉴赏题在题型、题量与分值方面都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命题趋向。通过分析2017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的命题特点,可以为古诗词教学带来有益的启示。教关键词 :
2017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命题特点;教学对策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580(2017)11—0121—03
一、2017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整体概况2017年,全国共有17套语文高考试卷,要研究2017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的命题特点,就需要对这17套试卷的试题进行一个整体的分析,从作品作者、主题、题型、题量和分值等方面对2017年全国古诗词鉴赏试题做一个整体性的回顾。2017年的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的选篇依旧以唐宋诗词为主,共15首,占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选篇总数的83%;另外,还有两首清代诗词和一首金诗,所占比例很小。作家大多是不同朝代较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诗人或词家。在题型方面,以主观问答为主,北京卷、浙江卷与湖南卷出现了客观题;浙江卷与湖南卷各有一道填空题;北京卷中有一道选择题。在分值上,多为7,8分,江苏卷为10分,而新课标卷与辽宁卷达到了11分;福建
,3题。从整卷分值低于其他省份,只有6分。各省市古诗词鉴赏题题量也多在2体上来看,古诗词鉴赏题在题型、分值、题量方面与往年相比都比较稳定。从考点分布上来看,很多省市注重对诗词情感进行整体性的考查。如新课标卷1和卷
2、江苏卷、安徽卷、江西卷、福建卷、湖北卷、湖南卷、四川卷共9套试卷,都要求学生分析诗人的情感或心境,其中江苏卷有两道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情感的把握。除此之外,表现技巧与字句理解同样是古诗词鉴赏题的重要考点,有7个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题目包含了对古诗词表现手法和技巧的考查,而字句分析题在3个省市的试卷中出现。
二、2017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命题特点2017年17套高考语文试卷的古诗词鉴赏题都有各自的出题方式和特点,呈现出不同的命题面貌,然而,不同之中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一)题型设置固定化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古诗词鉴赏题在题型的设置与安排上与往年基本相同,多以主观问答题为主,17套考卷中有14套全部是主观问答题,只有浙江卷、湖南卷和北京卷中出现了客观题。问答题的特点是答案具有灵活性,侧重考查学生在理解与领会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浙江卷和湖南卷的客观题部分要求学生补充填空,把古诗词补充完整,看似是简单的背诵识记,实际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诗词的内容,回顾已学知识,综合把握。
(二)考查内容确定化
1. 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和领会古诗词中的教关键词 古诗词注重“炼字”,很多诗人写诗会推敲字眼,仔细揣摩,分析一字一句的意味与情趣。例如,贾岛作“僧敲月下门”一句,对于用“敲”好还是用“推”好,可是经过了一番思量和琢磨的。有些字词
的使用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够增添诗句的形象性,加强诗词的感染力。因此,分析关键字词的用法成为古诗词鉴赏的重要考查内容。2017年的17套高考语文卷中,有3套试卷的古诗词鉴赏题要求考生分析某个字或词在古诗
词中的作用,或是其运用的妙处。而历年高考题也有不少问题涉及对关键字词的理解,如2017年山东卷、四川卷,2017年天津卷、全国卷
1、全国卷
2、安徽卷,2017年全国卷
2、广东卷、天津卷,2017年江西卷,等等,反映出出题者对古诗词关键字词的重视程度。2. 注重学生对古诗词情感的体悟古诗词抒情性很强,“诗者,根情”。古诗词看似咏物述事,实则咏情。诗歌情感或豪迈奔放、汪洋恣肆,或婉约细腻、隽永绵长。鉴赏诗歌要细细地品味,慢慢地回味。由2017年高考语文考题来看,新课标卷1和卷
2、北京卷、江苏卷、安徽卷、江西卷、福建卷、湖北卷、湖南卷、四川卷都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解读诗人的情感或人生理想。古诗词鉴赏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体会,并能合理言说。3.强调学生分析古诗词表现手法的能力在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中常常看到“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这样的字眼。即使题目中没有出现这些字眼,很多考题的答题思路还是会向表达方式、艺术手法等方面靠拢。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新课标卷
2、天津卷、辽宁卷、山东卷、安徽卷、浙江卷、湖北卷、重庆卷和四川卷都考到了诗词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或是指明让学生分析某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如四川卷第二题“?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上的运用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浙江卷第二题“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天津卷“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或是从诗词整体着手,要求学生逐条分析和阐述,如新课标卷2中的“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山东卷中的“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重庆卷中的“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类型的题目已经成为高考古诗词鉴赏的必考题目。
三、由古诗词鉴赏题看古诗词教学
(一)正确理解和分析“诗眼”与关键字词孟浩然的著名诗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用“淡”和“滴”两个动词把微云、河汉、疏雨、梧桐这几个平常之物巧妙地串联起来,组成了一幅静谧清幽的秋夜画面。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写出了红杏蓬勃绽放、春意盎然的景象,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这几句诗中,“淡”、“滴”和“闹”都属于“诗眼”。准确、传神的“诗眼”有助于增强诗歌描写对象的形象性,增添诗歌情趣。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写出了春天的脚步渐渐临近,江南两岸生机复苏、生气勃勃的景象。春意的降临是有层次、渐进性的,“绿”字将这种变化和情态生动地体现出来。能否准确定位和理解诗眼是高考诗歌鉴赏题的一个重要考查内容,旨在评判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与体察敏感度。如2017年江西卷要求学生找出所给古诗中的诗眼。很多试题也会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诗句中某一关键字词的能力。如2017年天津卷、福建卷和湖南卷分别要求学生能够合理地阐释“嫩”、“绿”、“净”3个字的含义。诗词是语言的艺术。那么,如何
培养学生感知古诗词关键字词的能力呢,首先,要让学生多读诗、多朗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得多,理解能力自然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语言敏感度也会相应提升。古诗词本身富有音乐性与节奏性,通过抑扬顿挫的吟诵或朗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也会逐渐加深。另外,理解和分析关键字词要从整句诗、整首诗入手,而不是单单对这个字或词进行肤浅的解释与说明。刘勰《文心雕龙》有云:文心雕龙》有云》一诗所设置的考题,要求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细品读,还要了解诗人的主观志向与生活境遇,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代背景,知人论世,根据平时所学的有关杜甫诗歌的特点,进行多角度的思考。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讲解一些与诗歌创作背景和诗人写作特点相关的知识。一些处于动荡时代、思想深入反映现实的诗人,或者随着时代不断发
展变化写作风格出现巨大转变的诗人,都可以作为教师重点分析的对象。了解诗人的生平境遇,对学生体会诗中的情感、感受诗人的心理,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把握古诗词情与景的关系王国维有云: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与景是诗歌鉴赏的两大要素,景中见情,情不离景。诗人因物触情,移情于景,总会触动诗思,引发诗兴。景与情的关系是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的常考考点。有些考题要求考生分析景与情的关系。如2017年福建卷《江行》(严羽)第二题:江行》(严羽)第二题》(张先)的两个问题均是对诗中写景的考查,只不过角度不同。要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情景关系的能力,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金开诚在《漫谈“想诗”》一文中将联想分为预期的联想与非预期的联想。所谓预期的联想,是指“诗人在写诗的时候已经期望欣赏者产生这种联想,为此而在诗中作了巧妙的限制与诱导,使读者在欣赏时能循着作者的意图进行联想,这种预期的联想虽然?意在言外?,却是作者所要表现的诗词内容的有机组成”。“非预期的联想并非作者在创作中有意表现的内容,只是因为欣赏者另有其特定的思想感情或生活经历,因此在欣赏中产生他所特有的联想”。一些古诗词鉴赏题,尤其是一些包含双关义、象征义的古诗词,需要学生调动自身的预期联想。除预期联想外,非预期联想也必不可少。学生亲身经历和感悟的事情,印象会更深。诗词教学要紧密贴近学生的生活与感情体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例如,讲解送别诗词,教师可以唤起学生送别的生活经历,加深情感体验;也可以通过绘画、音乐和表演等诸多学习形式引发学生的非预期联想。
(四)合理开展主题式组诗教学张志公先生有这样通俗的说法:漫谈“想诗”》一文中将联想分为预期的联想与非预期的联想。所谓预期的联想,是指“诗人在写诗的时候已经期望欣赏者产生这种联想,为此而在诗中作了巧妙的限制与诱导,使读者在欣赏时能循着作者的意图进行联想,这种预期的联想虽然?意在言外?,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