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二〇二〇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物理适应性考试联考卷含参考答案(备考必备资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解析】【解答】解:①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管有没有地球引力,物体所含的物质多少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所以物体的质量是仍然存在的;②平时一阵微风是无法吹动火车的,因为火车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与风力平衡,抵消了风力.而如果没有摩擦力,则火车只在风力作用下,就会由静止变为运动;③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如果没有磁场,则发电机就发不出电来.但我们常用的电源除了发电机以外,还有干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它们并不是利用电磁感应来产生电流的,所以即使没有磁场,我们也可以利用其它电源产生电流;④导体的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阻越小,电流越大.以此来看,如果导体没有电阻,则导体的导电能力将是最好的,用没有电阻的导体导电,就再也不会有由于电阻而产生的电能损耗了;⑤电磁波在信息的传递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广播、电视、手机等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但传递信息的载体除了电磁波以外,电流、声音也都可以传递信息. 综合以上分析,正确的是①②. 故选A.

【分析】①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受不受引力无关;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③常用的电源有发电机和干电池;④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如果没有电阻,则导体的导电能力会更好;⑤电流、电磁波、声音都可以传递信息. 10.B

【解析】右图分别是显微镜和开普勒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图显微镜目镜焦距长,物镜焦距短,如左图,开普勒望远镜的目镜焦距短,物镜焦距长,正好与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焦距相反,如图所示: 故选B.

思路【分析】伽利略望远镜:它由一个凹透镜(目镜)和一个凸透镜(物镜)构成.其优点是结构简单,能直接成正像.物镜是会聚透镜而目镜是发散透镜的望远镜.光线经过物镜折射所成的实像在目镜的后方(靠近人目的后方)焦点上,这像对目镜是一个虚像,因此经它折射后成一放大的正立虚像.

开普勒望远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长焦的物镜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而短焦的目镜对它进行放大,就成了放大倒立的虚像,经过眼睛晶状体的聚焦之后在视网膜上面成正立的实像.

试题【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显微镜、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的成像原理,这就要求学生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这部分知识要掌握的扎实、牢固 11.A

【解析】【解答】A、照相机拍照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

11

像,A符合题意;

B、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倒立的像,像之所以是倒立的,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B不合题意;

C、近视镜是凹透镜,因此近视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C不合题意;

D、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照相机原理: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小孔成像成像原理:由光的直线传播;

C、凹透镜可以使光线变得发散,可以延缓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D、投影仪的原理:物距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2.D

【解析】【分析】六种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熔化、汽化和升华;需要放热的是:凝固、液化和凝华.

【解答】A、凝固和液化都要放热,所以A是错误的; B、液化要放热,汽化要吸热,所以B是错误的; C、熔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所以C是错误的; D、汽化要吸热,升华要吸热,所以D是正确的.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六种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 13.A

【解析】【解答】解:A、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 B、城市路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并不能防止噪声的产生.故B错误; C、人耳正常的听觉范围是20赫兹到20000赫兹,因为次声波的声音频率小于20赫兹,所以人耳听不到.故C错误;

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用声呐给鱼群定位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振动的物体都在发声;(2)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3)次声波是振动频率小于20赫兹的声波,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赫兹到20000赫兹;(4)声音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与能量,超声波可以还可以测距或者定位等,声音还可以影响人的

12

情绪. 14.D

【解析】【解答】解:因为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上面的国旗判断,风是从右向左刮的.如果乙静止不动,那么火焰的方向应该和国旗相同,而现在的火焰的方向明显和旗子方向相反,如果乙向右运动,火焰只会更加向左偏.所以,乙一定向左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上图的情况. 故答案为:D.

【分析】图中的旗杆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国旗向左飘,说明此时有从右向左吹的风.甲火炬火焰向左飘,说明甲火炬有三种情况:一是甲火炬向左运动,且火炬运动速度小于风速;二是静止不动,三是向右运动;对于乙火炬来要使乙火炬的火焰向右飘,乙火炬向左运动,且火炬运动速度大于风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15.2 ;10

【解析】【解答】解:

由图乙可知,电压表量程是0~3V,分度值是0.1V,电压表示数是2V;

由图丙所示电流表可知,电流表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示数是0.2A; 由I=可得,电阻的阻值R==故答案为:2;10.

【分析】根据图乙与图丙所示确定电压表与电流表的量程与分度值,读出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然后由欧姆定律求出电阻阻值. 16.3 ;15

【解析】【分析】由图示可知,当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只有电阻R2接入电路,R2=10Ω,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所以可得电源电压为3V;再闭合开始S1,两个电阻并联,电流表测总电流,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不变,仍为0.3A,所以可知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0.2A,所以可得R1的阻值为15Ω。 17.6×107;4.6×107

【解析】【解答】解:从题中可知,燃烧汽油的质量为:m=2kg/2=1kg,而q=4.6×107J/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mq=1kg×4.6×107J/kg=4.6×107J,∵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属性,不会随着质量的改变而改变,∴汽油质量变少后,剩余汽油的热值不变,仍为

13

=10Ω;

4.6×107J/kg。

故答案为:4.6×107,4.6×107。

【分析】根据Q放=mq求出放出的热量;热值是燃料的物理属性,与质量无关。 18.P=;P;W;t;W=Pt;t=

【解析】【解答】解:单位时间完成的功叫功率,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时间;功率的单位是J/s,又叫瓦特,简称瓦,1W=1J/s;将公式变形计算功:W=Pt,变形计算时间:t=. 故答案为:P=;P;W;t;W=Pt;t=.

【分析】①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②物体在单位时间完成的功叫功率,功率等于功与做功时间的比值;③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主单位是瓦特,符号是W. 19.5×105

【解析】【解答】解:

“t”是质量的单位,所以标志牌上“15t”的含义是该桥限载标准为15t,即过往车辆的最大质量不得超过15t=1.5×104kg,

车从桥上通过时允许对桥的最大压力为:F=G=mg=1.5×10kg×10N/kg=1.5×10N. 因此,汽车对该桥面的压力超过1.5×105N时,桥就可能被损坏. 故答案为:1.5×105.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该桥限载标准为15t,即1.5×104kg,然后根据G=mg计算出该桥限载的总重力,车从桥上通过时允许对桥的最大压力即为该桥限载的总重力. 20.甲正确、乙不正确;图上是否全面正确地反映了应该控制的变量

【解析】【解答】(1)要比较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应保持井口一致,即:①井口在同一水平面内;②井口大小(直径)相同.井口直径相同时井越浅,看到的范围越大;井口直径相同时,井越深,看到的范围应该越小;由图分析可知,甲正确,乙不正确.

(2)甲图能正确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控制了①井口在同一水平面内;②井口大小(直径)相同;正确地应用了控制变量法;乙图没有控制:井口在同一水平面内;没能正确应用控制变量法,不能正确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故甲正确,乙不正确.

故答案为:甲正确,乙不正确;图上是否全面正确地反映了应该控制的变量.【分析】本题

14

4

5

题目结合成语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同时也考查了控制变量法,1)青蛙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2)要比较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应控制:①井口在同一水平面内;②井口大小(直径)相同. 21.(1)0.5;1.1 (2)匀速直线

【解析】【解答】(1)由图示可知,在编号1至编号3这段时间内A球的路程sA1=0.2m╳5=1m,时间tA1=2s,所以此段路程中A球的运动速度为vA1=sA1/tA1=1m/2s=0.5m/s;

在编号3至编号7这段时间内A球的路程sA2=0.2m╳22=4.4m,时间tA2=4s,所以A球的运动速度为vA2=sA2/tA2=4.4m/4s=1.1m/s;

(2)由图示可知,在相同的时刻内B球通过的路程相等,所以B球做匀速直线。 故答案为:(1)0.5;1.1;(2)匀速直线. 【分析】结合图像,利用速度计算公式v=计算即可. 22.信息;空气;声源 【解析】【解答】解.

考场上,随着铃声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紧张的考试,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铃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监考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始终保持稳步轻声,是防止发出声音,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信息;空气;声源.

【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23.【解答】(1)

(2)

15

二〇二〇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物理适应性考试联考卷含参考答案(备考必备资料)

【解析】【解答】解:①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管有没有地球引力,物体所含的物质多少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所以物体的质量是仍然存在的;②平时一阵微风是无法吹动火车的,因为火车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与风力平衡,抵消了风力.而如果没有摩擦力,则火车只在风力作用下,就会由静止变为运动;③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如果没有磁场,则发电机就发不出电来.但我们常用的电源除了发电机以外,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7d2x3m18m670et7c26i4qfr01784a016n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