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上石桥高中2024_2024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上石桥高中2024-2024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

中试题

一.选择题(共9小题,满分27分,每小题3分)

1.(3分)一质量为2kg的物体,速度由向东3m/s变为向西3m/s,在这个过程中该物体的动量与动能的变化量分别是( ) A.0、0 C.12kg?m/s、0

B.0、18J D.12kg?m/s、18J

2.(3分)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为O点,在B、C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图乙是弹簧振子的简谐运动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s时刻振子从B点释放 B.弹簧振子的振幅是0.2m

C.弹簧振子从B点经过O点再运动到C点为一次全振动 D.简谐运动图象中的P点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都沿正方向

3.(3分·*)有一障碍物的宽度为10 m,下列衍射现象最明显的是( ) A.波长为40 m的波 B.波长为9.9 m的波

C.频率为40 Hz的声波(声速v=340 m/s)

D.频率为5 000 MHz的电磁波(波速v=3.0×10 m/s)

4.(3分)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在曲轴AB上悬挂一个弹簧振子,若不转动把手C,让其上下振动,周期为T1,若使把手以周期T2(T2>T1)匀速转动,当运动都稳定后,则( )

8

A.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T1

B.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

C.要使弹簧振子的振幅增大,可让把手转速减小 D.要使弹簧振子的振幅增大,可让把手转速增大

5.(3分)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德布罗意大胆的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了实物粒子,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的假设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C.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存在质子

D.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就是高速氦核流 6.(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卢瑟福发现了电子,并由此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理论 B.光电效应现象的发现,促进了光的电磁说的建立 C.玻尔的跃迁假设是根据原子的特征光谱提出的 D.X射线的穿透能力强,它比可见光更容易发生衍射

7.(3分)在我们的生活中,日常用品、装饰材料、周围的岩石、食盐、香烟等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其中香烟中含有钋(Po),具有放射性,其衰变方程为:Po→HePb,半衰期为138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衰变中释放出的α射线的穿透能力强于γ射线的穿透能力 B.钋(Po)衰变过程中会释放出能量

C.质量为m的钋核经过276天,剩余的钋核的质量为 D.若采用提高温度的方法,可以改变钋(Po)的半衰期 8.(3分)关于近代物理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合能越大,原子核内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B.若氢原子从n=6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也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C.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来源于原子的核外电子 D.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9.(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波和光有波动性,实物粒子不具有波动性

B.用弧光灯发出紫外线照射锌板并发生光电效应后,锌板带正电

C.由于核聚变需要很高的环境温度, H和 H发生聚变过程中是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的 D.构成物体的质量是守恒不变的

二.多选题(共5小题,满分15分,每小题3分)

10.(3分)如图所示为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在介质中形成的波相叠加而发生的干涉的示意图,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减弱 B.B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仍减弱 C.C点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仍加强 D.D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加强

11.(3分)A、B两球沿一直线运动并发生正碰。如图所示为两球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象。a、b分别为A、B两球碰前的位移﹣时间图象,c为碰撞后两球共同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若A球质量是m=2kg,则由图可知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B碰撞前的总动量为3kg?m/s B.碰撞时A对B所施冲量为﹣4N?s C.碰撞前后A的动量变化为6kg?m/s

D.碰撞中A、B两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为10J 12.(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小球的质量不需要测量

B.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衍射属性,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干涉属性

C.泊松亮斑是光透过圆盘形成的衍射现象

D. 潜艇利用声呐探测周围物体的分布情况,用的是波的衍射原理 13.(3分)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正确的是( )

A.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B.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新原子核一定有质量亏损,释放出能量

C.有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就是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大

14.(3分)下列有关原子和原子核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B.氢原子辐射光子后,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增大 C.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发现了中子

D.光电效应现象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三.实验题(共2小题,满分15分)

15.(9分)(1)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摆球应在经过最 (填“高”或“低”)点的位置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1,摆球每次通过该位置时计数加1,当计数为63时,所用的时间为t秒,则单摆周期为 秒。实验时某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 A.实验室的海拔太高 B.摆球太重

C.测出n次全振动时间为t,误作为n+1次全振动时间进行计算 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2)另一组同学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他用秒表记下了单摆做5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甲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该组同学经测量得到6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图线,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B两个点,并通过其坐标计算出直线斜率为k。则当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处理完数据后,该同学发现在计算摆长时用的是摆线长度而未计入小球的半径,这样 (选填“影响”或“不影响”)重力加速度的计算。 16.(6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入射球和靶球的半径相同,质量分别为m1、m2,平放于地面的记录纸上铺有复写纸。实验时先使入射球从斜槽上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复写纸上,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再把靶球放在水平槽末端,让入射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靶球碰撞后继续向前运动落到复写纸上,重复操作多次。最终记录纸上得到的落点痕迹如图乙所示。 (1)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用游标卡尺测量两小球的直径 B.应使m1>m2

C.实验中记录纸的位置可以移动

D.斜槽要固定好,末端切线不需要调节水平

(2)按照本实验方法,该同学确定了落地点的平均位置P、Q、R并测出了OP、PQ、QR间的距离分别为x1、x2、x3,则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 。

四.计算题(共4小题,满分43分)

17.(10分·*)将一测力传感器连接到计算机上就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图甲中O点为

97b1x520b29ersa9pruq6ksx797jw500wp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