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脂抗氧化合剂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的影响
钱卫东1, 方祝元2*, 陈 艺1, 鲁海婷3
【摘 要】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应用降脂抗氧化合剂治疗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4 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 随机分为降脂抗氧化合剂组 (治疗组) 42 例及常规降压治疗组 (对照组) 42 例。 随访时间12周。 治疗前后应用超声检测肱动脉流量介导性扩张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血脂、 血压、 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 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 hs-CRP降低 ( P<0.01), 脂质代谢紊乱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改善 ( P<0.01), 且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 hs-CRP水平明显降低 ( P<0.05), 脂质代谢紊乱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0.05); 血压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应用降脂抗氧化合剂治疗能改善脂质代谢紊乱、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减轻炎症反应。
【期刊名称】中成药
【年(卷),期】2014(036)005 【总页数】5
【关键词】高血压;高脂血症;降脂抗氧化合剂;血管内皮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
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并发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合并高脂血症,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大大增加。有研究表明,对高血压患者联合降脂治疗,可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
症反应,防治动脉硬化发生、发展,降低冠心病事件、脑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1]。 近年来, 中医药经典名方治疗高血压病受到国际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医药在稳定血压的同时,具有调脂,改善胰岛素抵抗,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整体调节优势[2-3]。降脂抗 氧化合剂是本院自 行研制的中药合剂,具有化痰泄浊,活血通络,健脾补肾功效。本院前期研究表明,降脂抗氧化合剂除能降低血浆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外, 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ox-LDL) 也有良好的下调作用[4]。 本研究旨在探讨降脂抗氧化合剂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简称血管内皮功能) 及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 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择本院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 84 例, 男50 例, 女34 例, 年龄 39 ~78 岁,平均年龄 (60.5 ±6.8)岁。高血压诊断根据 《中国高血 压 防 治 指 南 2010 》[5]: 收 缩 压 ≥ 140 mmHg(1 mmHg=0.133 kPa) 和 ( 或 ) 舒 张 压 ≥90 mmHg。 治疗后血压 <140/90 mmHg为血压控制, 治疗后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为血压未控制。 高脂血症诊断参照 2002 年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 TC≥5.72 mmol/L、和 (或) TG≥1.70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04 mmol/L。 排 除标准: 包括射血分数 <40%的心力衰竭患者、 最近 2 周服用过降血脂药物及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入选病例随机单盲分为常规降压治疗组 (对照组) 42 例 (男 26 例,女16 例), 年龄 40 ~78 岁, 平均年龄 (61.0 ±6.4)岁; 降脂抗氧化合剂组 (治疗组, 常规降压 +降脂抗氧化合剂) 42 例 (男 24 例, 女 18 例), 年龄39 ~75 岁, 平均年龄 (60.3 ±6.9)
岁。 两组性别、年龄、血压、血脂水平基线一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药剂制备 将规定量的制首乌、 山楂、 瓜蒌、 葛根等置多功能提取罐中加水冷浸 30 min, 一煎 1.5 kg蒸汽压力沸后煎煮 2.5 h, 二煎 1.5 kg蒸汽压力沸后煎煮 2 h, 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1 000 mL,冷却至 40 ℃以下, 加乙醇沉淀 24 h,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后置可倾反应锅中挥尽乙醇至无醇味, 加纯化水稀释至 1 000 mL, 冷藏 24 h, 滤过, 加白糖 50 g、 羟苯乙酯 0.3 g煮沸 5 min 使溶解, 加纯化水调整总量至 1 000 mL, 搅拌 5 min 使均匀, 滤过, 灌装于 250 mL玻瓶中, 灭菌即得。每毫升含生药1 g。
1.2.2 服药方法 对照组,常规降压治疗 (包括钙通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 ACEI和利尿剂)。治疗组,在常规降压基础上,加服降脂抗氧化合剂20 mL, 3 次/日。
1.2.3 肱动脉血管超声检测 采用美国惠普 SONOS5500 型 彩 色 多 普 勒 超 声 仪,探 头 频 率 为7 mHz, 按照 Celermajer等[7]介绍的方法测定。 患者在遮光安静的诊室平卧 15 min 以上, 在肘窝上方约2 ~5 cm处显示肱动脉长轴图像, 然后冻结图像,测量静息状态下心室舒张末期肱动脉的基础内径 (D0), 加压 5 min 后放气, 90 s内测量心室舒张末期肱动脉内径 ( D1); 等休息 10 min, 血管内径恢复至试验前状态后,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 mg, 4 min 后测量肱动脉内径 (D2)。 以反应性充血前后和含服硝酸甘油前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比代表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功能 (FMD,%) 和内皮细胞非依赖性舒张功能 (GTN,%), 计算方法为: FMD= (D1-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