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编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美术的历史、 起源,美术的门类。
艺术是一切艺术门类的总称,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来反映自然和社会,表现人类情感的一门大的学科,包罗了美术、音乐、诗歌、舞蹈、戏曲、电影、书法等,也包括服饰、园林设计等很大的范围。 而美术则专门用来指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即视觉艺术部分。 法国 巴托 《统一原则下的美的艺术》
第二节、起源
模仿说 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 亚
里士多德 来奥那尔多 狄德罗 )
游戏说 席勒和斯宾塞,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式外观为目的的审美自由的游戏。(席勒《美育书简》表现说 起源于人类的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雪莱 托尔斯泰)
巫术说 在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泰勒《原始文化》 劳动说 希尔恩《艺术的起源》 美术的发展 第三节、
认识功能 对现实生活全面、能动的反应,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有助于们人智能的形成发展与情感意志的培养。
教育功能 感染与激发效能启发观者的意识与情感,提高思想、品德和情操。 审美功能 最本质最普遍的功能,形成审美观念、理想 陶冶情感与人格。 第四节、
一、 现代美术门类
文艺复兴,文学、绘画、雕刻、建筑、音乐、戏剧六大类,后来电影被纳入。 历史上看分为四种:
存在:空间艺术(建筑、绘画、雕刻)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时空综合(戏剧、电影等)。 运动方式:静态艺术(建筑、绘画、雕塑)动态(音乐、戏剧、电影)动静结合(文学)。 主体对对象的感觉方式:视觉(建筑、雕塑、绘画)听觉(音乐)试听综合(戏剧、电影)
想像艺术(文学)。
内容特征: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小说、电影)与表现艺术(音乐、建筑、诗歌、舞蹈) (一) 建筑 (二) 雕塑 (三) 油画 (四) 版画 (五) 工艺美术
二、中国传统书画门类
(一)人物画 以人物活动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周代 劝善戒恶的壁画,战国秦汉独幅人物
画作品,魏晋隋唐是人物画发展的重要时期 吴道子把人物宗教画发展到更富于表现力,五代两宋是深入发展的 随着画院更加精美 随着文人画民间稿本被李公麟提为白描 张择端 南宋受禅宗思想影响,写意人物画肇兴开始总是审美和抒发情感,元明清具有萌芽状态反封建的文人
人物画形成了独特传统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题材,开掘深意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足以显现人物内在本质的外形的描写,真实的展示不同人的性格及,主张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身姿等强调分别主次,有详有略,…..突破统一时空的局限创造了十八描。
(二)山水画 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写 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山水与屋木 ;体现人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
意识,元以后占重要地位。战国地图中,独立的山水发创与魏晋南北朝顾恺之 宗与王《画山水序》《叙画》
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基础。;以自然风光为主要描写对象,致力于审美客体的发现与描绘,不被动摹写,要求外貌及其丰富变化,有注重显现其运动中的内在联系,特殊传统是创造形神一致情景交融的意境。;早形象上强调留影,亦即实行宏观的总体的把握,而不过分拘泥与细节,同时从物象的结构组织出发,形成了既反映树石类别的特点,有更具程式化的手法 在程式化法则的使用上反对依样葫芦,主张灵活变化,以高度提炼的结构程式进行写实。在空间的处理上,以小观大,视点游动,把高远等加以灵活处理运用。笔墨技法丰富多变,颇法和点苔法。笔中有墨,墨中有笔,彼此渗透有效提高了笔墨状物抒情与表达独特风格的作用,对其他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花鸟画 以动植物为主要描写对象 中国人作审美客体的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原始社会中萌芽,两汉六朝初具规模 南齐谢赫东晋刘胤祖。五代北宋完全成熟,黄笙 徐熙两种风格流派 ;中国人的社会审美需要,形成恶劣以写生为基础,以寓兴、写意为归依的传统。
(四)书法
第二章 美术作品构成要素 第一节 内容和形式
内容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总和,形式是作品的存在方式。 第二节 构思和构图
构思指审美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和取舍,创作意念的酝酿和确定以及对题材的选取和提炼,表现形式的选择,考虑到艺术形象前后的变化与事件的进展等因素。是一种审美的认识活动。
第三节 空间 第四节 笔触 第五节 素材
第六节 意境 通过时空境像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情、景是因素 第七节 节奏
第八节 风格 南朝刘× 时代等超越了幼稚阶段,拜托了各种模式化的束缚,是成熟的标志。具有多样
和同一性
第三章 美术发展的历史线索 第一节 中国美术的历史发展简况
(一) 先秦 新石器时代彩陶纹样 居住地址、岩画及墓室装饰;先秦时期的绘画具有装饰性和实用目的;
春秋战国壁画创作尤盛,为先秦礼教服务和原始的宗教思想;秦汉秦汉时代的绘画艺术多是壁画,多为色彩绘制,风格古朴浑厚,总体气势壮观,显示出早期的壁画风貌;到西晋初步成熟,东晋后故事画和风格画增多,卷轴画也开始流行,但仍以人物为主,比较清秀。
(二) 隋唐 隋代绘画继往开来酝酿着新画风,具有细密精致的而臻丽的特点,把现实人物的活动置于
自然环境之中加以表现,成为新的时代风貌,人物方面受顾恺之影响较深,山水写实能力明显提高。唐代在隋的基础上全面发展,人物、山水、花鸟均取得了主要的成就,阎立本中原风格 尉迟乙僧边陲风格 李思训 王维 中唐空前繁荣时期,人物画达到一个新高潮,更加生动准确,心理刻细节描写都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画吴道子山水独立 五代产生了一大批百代标呈的大师,山水画发生了关键性变革,北派全景式构图,南派善于表达平淡疏远的江南风光。黄笙的精细派、徐熙的野逸派
(三) 宋元 继承前朝旧制“翰林图画院”推动了绘画发展,朝着广度深度进一步发展,更加注意写生
和技法的探索,李成、范宽北方;徽宗粗笔水墨花鸟是一种创新;文人画开始出现,强调绘画要有诗的意境,追求萧散简淡的表现风格主张即兴创作取神舍形。 南宋仍集中在画院,山水风格着重意境以抒情为目的,多偏角山水,其构图简洁,意境完整,主体鲜明,笔触大胆泼辣,水墨发挥的更加充分李唐是开派大师,文人画在实践中创造了杰出成就,君子画成为文人画的特殊题材。 辽金收中原文化的影响以本民族的生活为主,山水仍处于发展中。元代取消画院 文人画兴起人物画减少注重与书法的结合,舍形取神,简逸为上,重视情感的发挥 初期钱选、赵子昂进行探索,
中后期元四家出现,各具特色提高到新的高度。
(四) 明清 是一个重要阶段,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和流派,如浙派、吴门派、松江派,山
水花鸟成绩卓着前期以仿宋院体为主,中晚期水墨文人画占据主流。清朝 文人画日益占据画坛主流山水的创作及水墨写意画盛行。画坛流派居多,分早中晚 初以四王、四僧等,中绘画的发展,人物画成就最突出。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对现代花鸟产生影响,后社会 新画派
(五) 近现代 新旧交替、中西混合变化发展的特色,继承传统文化引入西方文化的背景下向前发展的。
主要表现为社会价值的寻求与适应,进行了种种尝试、探索与争论,大的趋势是以人生而艺术的旗帜吧美术创作与现实功利紧密结合起来的写实主义渐居首位。从诸家纷争到以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美术为主流的发展中,通俗美术、大众化运动、复古主义、现代主义、理想主义等,都曾成为倾向或思潮,从而构成了发展过程中的丰富与复杂性。
第二节 西方美术的历史发展简况 (一) 古代与中世纪
(二) 文艺复兴 14至16世纪是欧洲在文化艺术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是第二个高峰,早
期的美术家借助理性和科学知识,具有三维,三杰标志鼎盛,达到了超凡的技巧造诣和完美的心灵、眼与手的配合,完善了15世纪意大利人的探索,使理性与情感、现实与理想在美术作品中获得完美统一,从而为再现性的美术确立了一种经典样式给后人提供了效法的最佳范例。缘于意大利西欧各国先后萌发文艺复兴,做出各自贡献。
(三) 巴罗克 (四) 洛可可
(五) 古典与浪漫主义 大卫、安格尔(古典主义:偏重理性,注意形式完美与线条的清晰和严谨),
戈雅、德拉克洛瓦(偏重感情因此色彩和笔法热情奔放)
(六) 十九世纪中后期以及二十世纪
第四章 美术批评与鉴赏 第一节 中国
(一) 传神论 顾 实践 人物画 唐代 五代花鸟 宋写意成为流行的审美准则 扩大 凝缩肖像
(二) 六法论指中国古代美术品评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南齐前后画家、理论家谢
赫在《画品》中提出的绘画品评的标准,既:
(1) 气韵生动:生动地反应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2) 骨法用笔: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映人物特征笔法要求。 (3) 应物象形:准确地描绘对象的形状。
(4) 随类赋彩:按照对象的固有色彩来设色。 (5) 经营位置:指构思、构图。
(6) 转移模写:指绘画的临摹和复制。
“六法”提出是古代长期绘画实践和理论探讨的具有总结意义的完整认识,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 南北宗论
南北宗论 是明末士大夫文人画家董其昌提出的着名的绘画理论观点,他以佛家禅宗分南北为喻,认
为画也有南北二宗,北宗以李思训父子至李、刘、马、夏为代表,南宗代表人物有荆、关、董、巨、元四家等,推崇南宗为画家正统,贬斥北宗为行家画。对明末、清代至当代产生了重大影响。“南北宗论”在绘画中尚率真,轻工力,崇士气,斥画工,重笔墨,轻丘壑,尊变化,黜刻画。虽然他对画史的概括并不完全符合历史实际,但提倡的美学观念对后来的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造成了明末以后有些画家一味摹古和追求笔墨而脱离生活的不良倾向。
(四) 书画同源 传统书画理论的主要观点,起源、表现形式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有共,成为文
人画的总要理论根据之一。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从理论上阐述了书画同源的
问题,宋元后对笔墨的重视从新的角度强调了书画同源的观点,在于强调绘画的独立的形式趣味和审美意义。在当代中国书画创作中仍然具有总要的影响,成为民族美术的总要的审美标准之一。
第二节 西方
(一) 黄金分割
(二) 图像学19世纪下半叶E.马莱
第五章 中外美术名家作及风格流派 第一节 中国美术名家名作及风格流派 ——顾恺之 东晋画家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烈士仁智图》等宋摹本 展子虔 历北齐 北周入隋《游春图》 ——阎立本
——吴道子 唐代画家 “画圣” 疏体以别于顾恺之的密体。所写衣褶有飘举之势,与曹仲达所作外国佛像衣褶紧窄有别,顾世称“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吴带当风:是形容唐代最负盛名的画家吴道子的绘画风格。吴道子的创作成就首先表现在宗教绘画
上,吴道子独创的宗教图像的样式,称为“吴家祥”,用组长形象的线条,富有运动感和强烈节奏感,有着“天衣飞扬,满壁风动”“下笔有神”的效果,这种风格被形容为“吴带当风”
——王维 字摩洁,崇佛教性喜山水,写诗多以山水田园为内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南宗之祖,《辋川图》》《济南伏生像》 ——周昉 擅长壁画、仕女图、肖像。《纨扇仕女图》 ——黄笙 勾勒填色 细腻入微 徐熙 落墨 董源 巨然
李成 “寒林” 范宽 文同 墨竹
米家父子 鹿门居士 李公麟 白描 崔白 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该画描绘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汴河两岸的风光,以全景式的构图、严谨
精细的笔法,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风貌并富有戏剧性。
梁楷 “细笔”“减笔” ——南宋四家:(近距离实景为特征的所谓的偏角山水,以突出一个局部的方法来进行创作,用笔更
加泼辣,水墨的韵味发挥的更加充分。构图简洁,不同于全景式构图)
指南宋着名的山水画家李唐《采薇图》、刘松年《秋山行旅图》、马远《踏歌图》和夏圭《溪山清远图》。 李唐的山水画严谨质朴,气象雄伟,犹存北宋风范,传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等;
刘松年山水()法受李唐影响,但变雄健为典雅,画风严谨不苟,水墨青绿兼工,又精于界画。 马远继承并发展了李唐的画风,以雄健的大斧劈()画奇峭坚实的山石峰峦《踏歌图》《寒江独钓》《水图》;
夏圭主要精于山水,用笔苍老,水墨淋漓,点景人物笔简神全,寥寥数笔而神态迥出,《溪山清远图》马、夏山水由于大胆剪裁,突破全景式而画边角之景。因而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
——南宋四家: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和夏圭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被世人称
赵孟()书法 钱选
高克恭 “南赵北高”
——元四家:指元代中晚期画家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四家”山水重于笔墨,讲求风格,他
们在作品中通过山水抒发一定理想,并题跋诗文加以阐述。他们在艺术功能上标榜“写胸中逸气”、“自娱”而不趋附社会审美爱好。其艺术观和画风对明代江浙地区文人画发展有着巨大作用。
王冕 梅花屋主 画梅以胭脂作没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以画 墨梅新风的花鸟画家 “野梅”
——吴门四家:指吴门画派中最具代表性的四位画家沈周、文征名、唐寅与仇英,他们也被称为明
四家。
沈周 “细沈”《仿董巨山水图》《卧游图》
文征名 《山雨图》《古木寒泉图》《万壑争流图》《兵赏斋图》 唐寅 山路松声 抱琴归去 孟蜀宫妓图 桐阴清梦图 仇英 《剑阁图》
青藤白阳 陈淳、徐渭 并称陈属于文人隽雅一路,徐泼墨大写意 对扬州画派和近代海派产生影响 董其昌 明后期继吴门派而起的代表性画家为矫正吴门派的末流之弊 重倡文人画,强调摹古,注意笔墨,追求士气,并提出南北宗论
——四王:清初山水的四位代表画家,他们直接继承董其昌的理论与实践。四王包括两代人,王时
敏、王鉴,第二代王原祁、王()这一派画家致力于摹古或在摹古中追求变化,崇拜元四家。他们看中笔墨,大多以古人丘壑搬前挪后,构成一种元人已经达到的理想境界,表现平静安闲的情感状态,体现所谓“土气”“书卷气”却较少观察自然,描写具体感受。四王派收到统治者的重视,确立了正宗地位。
王时敏《山水大册》《落木寒泉图》 王鉴 王() 王元祁
——四僧:指石涛、朱耷、石溪、渐江等四位遗民画家。他们出家为僧,多抱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借画抒写身世之感和抑郁之气,寄托对故国山川情感。四僧冲破当时画坛摹古的樊篱,标新立异,振兴了当时画坛,也予后世深远的影响。
——扬州八怪:清代乾隆年间活跃在江苏扬州画坛的画家群体的总称。即“扬州八怪”
其共同特点是,文学书法修养都很高。他们把传统的写意绘画发挥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对近代写意花卉的意趣、技法有相当大的影响。(师造化、抒个性、用我法、专写意、重神似、端人品和博修养。挣脱了宫廷提倡的正宗保守艺术的羁绊,反应了时代新貌,发展了写意画。
郑板桥擅长三绝,尤长墨竹,在诗情画意中歌颂了清风劲节,表达了“关心民间疾苦”的抱负,
第二节 外国美术名家名作及风格流派
吉贝尔蒂《天堂之门》 布鲁内莱斯基 多纳泰罗《大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