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利用不断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节水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和基本国策,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参与,节水型产业、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的发展与建设被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3. 指导思想与原则
节约用水的核心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高效利用不仅减少水资源的无效消耗量,提高水的生产效率,还可以减少污废水的排放量,减少治污的投入,降低水利用成本,提高水资源的产出效率。节约用水突出“节流优先”。提倡“节流优先”不仅是根据我国水资源紧缺情况采取的基本国策,也是集约型内涵式发展模式的需要,是降低供水投资、减少污水排放、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的最合理选择,是世界各发达国家水资源利用的主体方向。
节约用水强调全社会参与公众参与,节水的目的不仅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要培养人们珍惜资源、高效利用和对水的忧患意识。
节约用水规划要按照中央新时期的治水方针和新水法的要求,把节水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和基本国策,贯彻新水法的节水思路,“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节
11
约用水规划是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要求,突出资源规划与宏观战略规划的特色。
节约用水规划要强调协调发展的原则,在体现以人为本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做到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促进流域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协调好流域区域之间、各部门之间,以及局部与全局、近期与远期的关系。
节约用水规划要在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节约用水工作基础上进行,并且要根据节水工作的特点编制专项规划。要充分吸收水资源综合规划相关部分的成果,还要注意充分利用各部门编制的有关节水的专业规划,以及流域和区域编制的相关专业规划成果。
4. 节水标准与节水潜力
在现状用水调查和各部门、各行业用水定额、用水效率指标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对当地水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科学技术水平、水价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参考流域、区域内外、国内外先进用水水平的指标与参数,以及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节水标准与用水标准,通过采取综合节水措施,确定各地区的节水标准,即分类用水定额、用水效率等指标可能达到的下(上)限。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