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农村税费改革后应特别关注的七大焦点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农村税费改革后应特别关注的七大焦点

三年的农村税费改革,使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农业生产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农村税费改革只是解决了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而农民负担问题只是农村改革中的一个方面,要使农村发展与迅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水平相适应,除当前正在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外,还必须解决好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

农村土地制度问题。中国是个农业文明古国,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围绕土地问题发生过无数次可歌可泣的历史壮举。土地永远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命根子,土地问题是中国农村的永恒主题,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土地制度的演变史。农村改革开放形成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巨大变化的原动力,但并未触及农村土地制度的要害。土地产权不明晰,缺乏土地使用权的继承和有偿转让机制,这才是中国农村改革所要面临解决核心问题之一。农村土地管理者主体缺位,是土地产权不清的主要原因。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在当前情况下已是一个模糊概念。甚至农村土地权拥有者农村集体,在农村土地的处置上也只体现在实现其经济价值的形式上,即提留款的收取和土地合同的签订,并非土地的最终处置者,最终处置权在国家手中。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实际已现变成是一个名存实亡的历史名词。正是由于农村土地管理者,并非形式上的农村集体,而是实际上的国家的这种管理上的缺位,致使是农村土地成为一块无人管理的大蛋糕,任人宰割!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再次以牺牲农村和农民利益为代价。各级*可以肆意圈占农村土地来发展城镇规模,兴修交通要道,兴建工业开发区。农民个人可以随意改变耕地用途,挖鱼塘,建豪宅,致使农民可耕种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这种势头若不能得到迅速遏制,即使有再好的农村发展政策,农民若一旦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也就无法改变农民受穷的命运。其次,是土地使用机制不健全,缺乏允许农村土

地使用权继承和农村土地承包权有偿转让政策。农民对土地的使用缺乏长期观念,农民为谋求短期内农业效益最大化,对土地的过度垦殖,加速土地沙漠化进程,人为地减少了耕地面积。流于形式的低金额土地补偿方式,致使农民宁可低水平种植,或者弃荒,也不愿放弃承包的土地,致使其应有土地价值不能升值。因此,加速土地制度改革已是农村改革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首先,是要明确农村土地产权所有者,应由农村集体所有变为国家所有。土地用途变更和土地使用权证的发放,应由国有土地部门统一管理,村民委员会不再行使农村土地管理职能。强化国家对农村土地的监控,提高土地市场化配置效率,消除土地区域和所有制障碍。其次,对农民土地使用权的继承以契约的方式承认其土地继承权的合法性,并保护其合法利益(使用权,经营权、农产品占有权,可以继承、再租赁、赠予、拍卖、抵押、入股)。第三,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农村土地有偿使用和有偿转让机制。国家根据使用者对土地的用途不同,制定不同的使用税征收税率。对农业产业只收取土地使用税;对其他用途则除收取土地使用税外,还要加收土地复垦费。国家再将这部分税费返还给农村,作为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和耕地维护的费用,加速农村发展和农村土地保护。

农村规模经济问题。尽管当前的农村改革带来了农村经济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承包方式,很难改变中国农业小农经济的状况。一家一户从事生产和经营,无法形成规模经济。首先是市场化程度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人均耕地占有量不足一亩,一个三代同堂中等家庭仅十五亩左右,劳动力在家庭中从事生产规模小,组织和管理十分简单。由于生产力水平和收入水平低下,在目前条件下,大部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仅能自给自足,即使若有剩余,由于单个家庭的规模较小,形成的市场也极为有限,是一种狭小而零碎的市场。市场不发达,导致分工和专业化也很落后。其次,是生产率水平低。目前60%以上的农户的生产能力,仅能维持养家糊口。,由于资本不足,生产资本的再投入、

生产技术的新开发十分有限。他们只能年复一年地耕种同一块土地,种植相同的作物,使用依旧原始的生产工具,运用滞后于时代水平的生产技术,只有在正常年景,产量才大致相同。生产技术的停滞,导致生产率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农民收入长期处于低水平徘徊。第三,土地产出水平低。家庭式的经营方式,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是土地和劳动力的增加。由于技术的停滞,资金的匮乏及目前的土地制度,导致农民种田的短期行为。使农民缺乏新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土地产出水平低,农业增长主要靠土地扩张和农业投入的增加来实现。第四,规避风险的能力差。当前中国的农业大部分仍属传统农业,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由于技术的滞后,生产率和收入水平低,农民常常处于一种生存的边缘状态,抗灾能力差。农民为了自己的生存,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一种回避风险的本能,力图通过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来减少产量的不确定性。于是出现了一种恶性循环,为回避风险而不敢使用新技术,因不敢使用新技术导致农业效益低,出现农民收入减少,担心收入的减少,又去刻意回避风险。这就是中国农业至今仍难有一个质的飞跃的根本原因!这种状况极大地阻碍了中国农业向专业化、现代化、商品化农业转化的进程。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建立农民土地使用权继承和有偿转让机制。适度扩大单个个体种植面积,要在稳定当前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实行农户承包土地的有偿转让和农户间的耕地面积的自愿联合机制。通过种植面积的规模化,达到生产方式的规模化,从而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化学化、生物化等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二是建立农民经济联合体。首先,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以自愿合股的方式建立农业生产*联合体,合股的这些股份可以是自己的承包土地,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农民自产的农产品,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专利,以此来共同筹措农业生产所需资金、技术和生产资料。其次,是建立农产品产销合作社。以*联合体的股民为主体,组建农产品产销联合体。采取统一运作的方式,从作物布局,品种选购,农资购买(含农药化肥),农用机械的使用,

96uuj967lo4ddq3430jm4g4gh0kze500yi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