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在梁、板、柱需整体一次性浇筑完毕时,梁板应在柱子浇筑完毕后间歇1—1.5 h,使柱子砼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2、梁板砼浇筑:浇灌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浇筑,即先浇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砼一起浇筑,板浇筑时要注意控制板的厚度及板的平整度。施工缝位置严格按规范要求留设,施工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缝处待已浇筑的砼抗压强度不小1.2 MP 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严格按规范处理施工缝的结合部份。
3、质量要求:
(1)内实外光,无蜂窝、空洞、露筋、胀模等质量通病。 (2)实侧允许偏差不超过规范要求,合格率控制在90%以上。 4、砼养护:
砼浇筑完毕12h后,铺草席覆盖并浇水养护不少于7昼夜。楼层养护水通过给水管泵送至各楼层。
(四)脚手架工程 1、方案概述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该工程采用中φ48×3.5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扣件连接),满挂安全网,隔层在框架柱上设置水平拉杆,满挂水平兜网,脚手架随主体结上升,沿外装修下降。
2、搭设方法要点
(1)搭设高度:根据本工程情况,脚手架搭设高度不超过23米。
(2)禁止钢木、钢竹混搭,也不得不同型号、规格的管件混用。 (3)脚手架的基础应平整夯实,设排水沟;立杆底脚应支垫在通长的硬质垫板上,并加扫地杆。
(4)立杆的接长必须对接,不能搭接;相邻两根的对接接头应错开50mm以上。
(5)大横杆应置于立杆的内侧,双排横杆要求水平,用直角扣件与立杆牢固连接。
(6)小横杆置于大横杆上面,外侧挑头不宜长短不一,一般为20~30cm;伸向墙面方向的挑头为40~45cm。
(7)剪刀撑的斜杆接长应搭接,不能对接;搭接长度为30~50cm,用2个以上扣件扣紧。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6 0°,剪刀撑的搭设宽度为立杆间距的3~9倍。
(8)连墙杆从架高4米后开始设置,每垂直4米,水平7米设一拉结点,最大作用面积不超过40 m2。双排架体上连墙杆应拉双排。连墙杆应与墙面垂直拉结。并且要置于建筑物(构筑物)抗拉、抗剪较强的结构部位上。
(9)脚手架应在施工中进行分段验收,当确认下层架体符合要求后,才能继续往上搭设。
(10)金属脚手架的搭设、使用,应符合JG J46~88用电安全要求。
3、拆除
(1)拆架前应与建设单位、质监部门取得联系,当确认工程量
和工程质量无争议时,才能进行拆除。
(2)应拟订拆除方案或拆除作业书,内容包括:拆除负责人、劳力组织、拆除时间和顺序、架上架下的人员安排、杆件和扣件传递和堆放办法,安全交底等事项。
(3)拆架应遵照从上而下,一步一清,先搭后拆,先外后内,绳拉轻放,及时搬运的原则,有序作业,文明施工。
(4)应划定拆架作业警戒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派专人警戒监护;作业区内的所有用电设备和导线应全部拆除搬走。
(5)连墙杆应随拆架进度逐层解除,不得事先全部拆光。 (6)拆架人员不得中途随意换人,如确需换人,应做好移交交底手续,才能离开。
(7)长杆件应先解中间再解两端扣件,而且必须2人以上操作,互相照应,协调作业。
(8)雷暴天气或六级以上强风时,应停止作业。 四、砌筑工程 1、质量要求
a、砖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b、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 0%。 c、合格率控制在9 0%以上。 2、技术措施
a、砂浆拌制必须严格计量,按规定取样制作试块。 b、严格控制砌块的采购质量。
c、通过技术交底,现场检验进行过程控制,避免质量通病。 3、主要机具 (1)机械设备: 砂浆搅拌机、井架等。 (2)主要工具:
瓦刀、小橇棍、木锤、线坠、灰槽、手推车及砌块夹具等。 (3)作业条件:
a、对进场的砌块型号、规格、数量和堆放位置等进行检查、验收后能满足施工的要求。
b、所需的机械设备已准备就绪,并已安装就位。
c、根据施工图纸,制定砌筑施工方案,绘好砌块排列图,选定砌块吊装路线、吊装次序和组砌方法。
d、砌块基层已经清扫干净,并在基层上弹出纵横墙轴线、边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及尺寸线,并画好分块线。
e、立好皮数杆,复核基层标高。根据砌块尺寸和灰缝厚度计算皮数和排数,以保证砌体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f、砌块表面的污物、泥土及孔洞底部的毛边均清除干净。 4、施工操作工艺
a、砌筑前应在基础面或楼面定出各层的轴线位置和标高,并用1:2水泥砂找平。
b、砌筑前应按砌块尺寸和灰缝厚度计算皮数和排数,砌筑一般采用“披浆挤浆”,先用瓦刀在砌块底面的周肋上满披灰浆,铺
灰长度为2~3m,再在待砌的砌块端头满披头灰,然后双手搬运砌块,进行挤浆砌筑。
c、砌筑应尽量采用主规格砌块,用反砌法(底面朝上)砌筑,从转角或定位处开始向一侧进行。内外墙同时砌筑,纵横交错搭接,上下皮砌块要求错缝搭砌,个别不能对孔时,允许错孔砌筑,但搭接长度不能小于90mm。如无法保证搭接长度,应在灰缝隙中设置构造筋或加网片拉结。
d、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严实,水平灰缝砂浆饱满不得低于90%,竖直灰缝不得低于60%,不得用水冲浆浇灌缝,水平和垂直灰缝宽度应为8~1 2mm。
e、墙体临时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的长不应小于高度的2/3(一般按一步脚手架高控制)。如必须留槎应设Φ4mm钢筋网片拉结。
f、如需移动已砌好的砌块,应清除的有砂浆,重铺新砂浆砌筑。
g、在墙体下列部位,砌块应用砼填实:底层室内地面以下砌体;楼板支承处如无圈梁时,板下一皮砌块;次梁支承处(宽不小于400mm;高不小于190 mm)等。
h、填充墙最后一皮砌体应采用普通粘土斜砌45度与梁底抵紧。
i、砌块每日砌筑高度应控制在1.5m或一步脚手架高度;每砌完一楼层后,应校核墙体轴线尺寸和标高,在允许范围内的轴线
中学学生宿舍楼施工组织设计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