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考研已经过去,但是记忆依然,经验分享给大家。
政治:政治前期完全不用开始,暑假开始每天看几节李凡老师的讲解视频,不用贪多自己跟着做笔记,不想写字就买他的书。同时根据自己进度做李凡的《政治新时器》 的选择题,暑假两个月下来差不多可以过完一遍。9,10月刷第二遍《政治新时器》的选择题,这时要把你依然做错的题标出来,结合自己的笔记进行巩固,10月份后期就开始每天背一些知识点。11,12月重点背《政治新时器》中的大题,不管谁,但是《政治新时器》的大题必背,当天背完次日默写。同时做第三遍题,把之前的错题再做一遍,注意自己总结错误点。英语的重点在阅读和作文,而政治的重点则在多选题。
英语:
英语是最重要的一门,因为复习前就看了很多关于复习英语的心得,所以我果断地放弃了做模拟题,完全以《木糖英语真题手译》 为主,反复做真题,分析真题,甚至把一些喜欢的文章都背了下来。直到考试前我一篇模拟题也没做过。建议大家不要做模拟题,只分析真题,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都不要放过,真正地把真题当做课文来复习(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单词推荐《一本单词》)。考研做英语时就算你很紧张,你长期只做真题形成的那套思维模式与命题人一致,那种说不出的感觉会让你选对。做模拟题如果质量不是很好,反而会干扰你的思路。
关于作文,考研英语大作文的主题就那几种:教育、环境、文化等,大家可以每个主题在蛋核英语微信公众号里面找几篇优秀范文背下,把经典的句子记下来,再做修改,变成适合任何主题的句式。再把这些句式总结分类,哪些做开头,哪些做结尾,哪些做过渡。最后根据实际考试内容灵活用自己总结的模版,这样不会和别人重复,而且很出彩。小作文的话可以关注木糖英语考研微信公众号,不需要模板也不要发挥,只需要写出要求的内容,符合对应应用文的格式就好了。简洁一点,字迹要工整。
我在前期花了挺多时间,只做了参考书的知识框架,而且跟着视频做的框架有一些太过简略了,跟目录差不多,也没有留出空间给后面增添新的内容,到后面我又得重新整理部分知识框架。整理完背完了框架我发现我记住的不是一个完整的框架图,可能我的思维是线性的,我会沿着逻辑的线索记忆,却不会完整形成一个框架图像。但后来我发现不用纠结于记忆方式,了解自己的思维特点也有
助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能记住就是王道。
8月中旬看完视频开始背第一遍,看着框架,所有知识点只背主干,不做拓展,直到大概8月结束背完这简略的第一遍,然后开始背10年到18年的真题,每天一套,重复出现的重复背,一套题分成早上和晚上两次背完。因为考过的题目会隔两三年又考一次,基本上每年真题都会有几道是往年考过的。背完真题后再开始全面的背诵,对于所有知识点中哪些是重点,哪些是反复考的重中之重,以及对于出题方式,出题偏好,就会比较了解了,这样一来在接下来背解析的时候,可以对各个知识点的重要程度有个判断。
差不多9月上旬我开始背完整版的解析,即每个知识点按答题那种详细程度去准备, 11月中旬我才背完三遍。那时候我慌了阵脚,因为我的师姐那时候开始背第5遍了,她背了8遍才上考场。就是从那个时候我开始调整策略,避免自己心态受太大影响。于是我不再去想师姐背了几遍,只专注自己的掌握情况,熟练程度。
我每天会先复习前一天的,再背诵今天的部分,这样可以检查前一天的记忆情况,复习的时候同时又在强化自己的记忆,一直坚持到考前,我没记清楚自己背了几遍,心里感觉应该是5遍。我背书的速度并不快,而且每次都要求自己完整地详细地背出来,然后才开始下一部分。此外,每天复习发现自己掌握不好的地方,第二天背诵的时候也会先回想一下。所以就是:每天复习前一天背诵的内容+回想昨天复习前天部分时发现的弱项+当天分配的学习量。背诵的量还是蛮大的,每天在复习的时候也是觉得不情愿,可是复习是一种自我检查,防止自我感动,并不是背过了的就是你的。切实掌握了的才会变成自己的底气。
除了强化班我还看了一部分真题班,这个有助于我将所背的知识组织成放到答卷上的答案,而不是一股脑把课本搬上去。考前那天晚上在图书馆学习觉得心有点浮躁,但我还是尽量把所有重点知识都过了一遍,另外又去看了我关注的公众号,补了点儿应试技巧,后来我一直很庆幸那天晚上这样做。第二天到了考场上,居然真的碰到我完全没背的,也不属于大部分学校考察重点的题目,当时我就很淡定了,调动我全部的聪明才智和文科知识积累,硬是写了两段,我相信每道题的这几句话使我和答案空白的同学又拉开了几分差距。不论考研还是其它大型考试,都是每分必争的,空白就等于放弃了分数。
最后,我的一些资料都放在了high研APP上,大家有需要的可以到上面找我,自行下载就好,偷偷告诉你,都是免费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