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墙上的斑点
对应学生用书P6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簇拥(cù) 2.鬈发(quán) 3.赝品(yàn) ...4.别墅(shù) 5铁裙箍(ɡū) 6.芜菁(wú jīnɡ) ....7.古冢(zhǒnɡ) 8.箭镞(zú) 9.鳍翅(qí) ...10.梗条(ɡěnɡ) 11.怂恿(sǒnɡ yǒnɡ) 12.屹立(yì) ....13.褶皱(zhě) 14.桅杆(wéi) 15.凛冽(lǐn liè) ....(二)多音字
骗?hǒnɡ?.?哄
而上?hònɡ?1.哄?一哄.?哄堂大笑?hōnɡ?.
像?xiào??肖.
2.肖?
?Xiāo??姓肖.
脂粉?mǒ?.?抹
墙?mò?3.抹?抹.?抹布?mā?.
?mèn??沉闷.
4.闷?
热?mēn??闷.
?ké??外壳.
5.壳?
金蝉脱壳?qiào??.
营?sù?.?宿
?xiǔ?6.宿?住一宿.
?星宿?xiù?.
二、写准字形
1.?
?箭zú?镞?
?cù?簇?拥
?yàn?赝?品
2.?yīnɡ?鹰?击长空?义愤填yīnɡ?膺?
?年jiàn?鉴?4.? ?qiān?签?字
?倾xiè?泻?3.? ?xiè?泄?露
?yán?炎?热5.?针jiǔ?灸?
?脍zhì?炙?人口
?干zào?燥?6.? ?急zào?躁??xiàn?陷?进8.? ?chǎn?谄?媚
?帐pénɡ?篷?7.? ?pénɡ?蓬?勃
三、用准词语 1.年青 年轻 例句
著名演员刘晓庆虽然年近六十,但还是那么有活力,那么年轻,一点都不逊色于年青一代。 年青:指处在青少年时期,强调年龄正是青年时代。只适用于年龄在二十岁左右至三十岁左右的人,而不能用于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它一般不用于比喻,一般作辨析 定语。 年轻:指年纪不大,强调相对来说年龄处于较小的状态。用于两个人年龄的比较,可以用于比喻,既可作定语,也可作谓语。 2.原型 原形 (1)7月13日,中国国家档案局在其网站公布的日本战犯相乐圭二的亲笔笔例 供,还原日本军国主义原形。 句 (2)有观众议论说,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中国家部委项目处处长赵德汉的原型就是现实中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 辨析 3.合龙 合拢
原型:原始的模型,特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原形:原来的形态,本来的面目(贬义)。如:原形毕露。
例 句 人们看到之江东路运河二通道大桥主跨钢拱顺利合龙,笑得嘴巴难以合拢。 “合龙”和“合拢”都有“接合”的意思,但具体含义不同:“合龙”,指辨析 筑堤、建桥从两端施工,最后在中间接合。“合龙”的“龙”可以理解为“一个整体”,“合龙”即接合成整体。“合拢”,指两物闭合在一起,如“笑得合不拢嘴”。“合拢”的“拢”含义就是“闭合”。 四、积累成语 1.节衣缩食:节约衣服,节省饮食。形容生活节俭、家境贫寒。 2.悬而不决:一直拖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 3.妄加非议:胡乱加以责备。
对应学生用书P7
意识流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
简历: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文学世家。她自幼深受父亲的影响,虽然因身体原因从未上过正规学校,却从父亲的藏书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运用意识流技巧探索文学表现的新方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1941年3月,投水自尽。
作品:主要作品有小说《墙上的斑点》《海浪》《到灯塔去》《雅格布的房间》《达洛卫夫人》,散文集《普通读者》两部。
评价: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是英国文坛的前卫开拓者之一,现代主义文学与女性主义潮流的先锋,把意识流文学推向世界,极大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传统的写作手法。
追寻生活的内在真实
《墙上的斑点》问世之前,伍尔芙在1915年发表了《论现代小说》一文,开始阐述意识流的基本观点。她在《论现代小说》中表达了自己的真实观和艺术观。伍尔芙认为,小说创作不应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表面摹写上,而应追寻生活的内在真实。这种内在真实就是生活现象在人们内心深处引发的“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说的内在精神”。小说家的职责,就是要把这种内在的真实“用文字表达出来并且尽可能删除外部的杂质,而要做到这一点,小说家就要抛弃常规,采取一种新的方式”,“让我们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追踪这种模式,不论从表面上看来它是多么不连贯,多么不一致;按照这种模式,每一个情景或细节都会在意识中留下痕迹”。《墙上的斑点》正是这样一篇实践了作者描绘内在真实的艺术主张的作品。
作者通过写主人公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后引发的一系列意识活动,即对墙上的斑点的猜想与思考,把精神的触角伸向自然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对生活的偶然性和命运的必然性问题,对生命在个体死亡之后永恒延续的问题,对自然与机械性现实的对立问题,
对文学创新与陈旧规范相冲突的问题,对女性反抗男性中心体制和男性的观念问题等,进行了意义重大的体验与感悟,来表现她所认为的人类真正的生活状态,真实地再现了主人公意识流动的全过程。
? 的时间、当时的情形、所在的位?? 置及颜色等?表达对生命的?第二部分?第2至16自然段?:由斑点引?思考,对种种
陈规陋习的否 墙上的斑点?? 发种种联想和想象,以反映自己
定和对自由生
对现实、人生等的认识和看法??活的追求第三部分?末段?:点明“斑点”原来??? 是只爬在墙上的蜗牛?
赏情节
1.小说中的主人公对于斑点的猜测共有几次?请列举出来。
[明确] 共有六次。(1)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作者想起了冬天炉子里的火,想到了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想到了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
(2)看到斑点好像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就想到了挂在钉子上的一定是一幅贵妇人的小肖像画,想到这所房子以前的房主,想到了铁路旁郊外的别墅。
(3)看着斑点太大太圆,不像钉子,于是就想到了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想到了遗失的东西,想到了生活飞快的速度,想到了来世。
(4)觉得斑点很可能是一个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或一片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就想起了特洛伊城、莎士比亚,想起了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本能,想起了伦敦的星期日,还有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5)看到斑点是凸出在墙上的圆形就想到了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他的老伴以及学者。
(6)仔细看斑点时,就觉得好像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于是就想到了树,想到树的生存。
2.小说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明确]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发现斑点
这种以斑点为中心的纷繁的意识活动形成了一种立体的辐射结构,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好似一朵由若干片花瓣围绕着花蕊盛开的鲜花。整个叙述貌似散漫无羁,实则结构对称,构思严谨。在小说中,我们分不清哪些是内容,哪些是对内容的表达。意识流先驱人物亨利·詹姆斯说:“针和线分离就不能缝衣,内容和形式割裂即不成其为艺术品。”《墙上的斑点》就是这样一篇内容与形式难以区分,内容即形式,形式也就是内容的作品。
赏人物
阅读小说,请你说说本文的叙述者是怎样的一个人,其内心活动是如何表现的。 [明确] 小说的叙述者面目模糊,从文中内容推测,可能是一位女性、一位妻子,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看到墙上的斑点以后所引发的内心活动。这内心活动主要是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于是我们看到在作者的遐想中,既有迅即更迭的生活速写,又有浅尝辄止的历史点击,还有不时生发的迷惘、虚幻的人生感喟,以及或愉快或忧郁的情绪。
赏语言
赏析下面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
句子 作用 即使到了这种地步,生命也并没有结束。 用来概括总结。这个句子,是对前面一这棵树还有一百万条坚毅而清醒的生命分散在世界上。 次连续的意识流动的提炼,从中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