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道路设计说明书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道路工程说明书

一、工程概述

xxx道路工程,位于本溪县小市镇内,工程起点为张堡街向西延伸至山脚,与规划中的隧道相接,终点与长江路交叉。道路红线宽度40m,道路全长997.136m。现受本溪满族自治县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委托,我公司进行施工图勘察设计。本次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道路、桥涵、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

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3.3—2009 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10、《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 1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2、其他相关规范规定;

二、设计依据及有关标准

(一)、设计依据

1、现场实地勘察所得数据及资料

2、本溪满族自治县城乡规划建设局道路总体规划 3、其他相关技术资料 (二)、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C63—2006 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7、《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三、工程现状概况

本工程道路全长997.136m,K0+000-K0+420为新建道路,沿线经过农田及居民区,地形复杂,纵向起伏较大;K0+420-K0+997.136为原长江路,原路宽度21.00m,排水系统完善,网裂较多,对此段道路进行改扩建。

四、主要技术指标

a、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Ⅲ级; b、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 c、设计车速:40km/h d、设计年限:15年 e、道路红线宽度:40m f、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g、环境类别:Ⅱ类

h、桥涵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i、设计洪水频率:小桥涵为1/100; (一)、路基:

1、路基设计原则: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路基横断面形式和边坡坡度。少占山体、不破坏自然环境及天然水系,视具体情况设置结构物和防护工程。

2、路基宽度40m(不含绿化带)。根据此路基宽度和现场实际情况设计出多种路基标准横断面,包括:填方路段、半填半挖路段、挖方路段、及改渠路段等。

3、路基填筑

路堤必须分层填筑,每层松铺厚度不得超过30cm。在路基顶面,路基填料各层填料最小强度及压实度要求见下表

路基填料强度及压实标准 填挖类型 路床表面以下深度(cm) 0~30 填方 30~80 80~150 >150 零填及挖方 4、超高方式 当平曲线半径小于300m时,在平曲线上设置超高,所以全线无超高。 (二)、路面:

路面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以设计弯沉值、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为路面结构设计指标,并进行各层层

0~30 30~80 填料最小强度(CBR) (%) 8 5 4 3 8 5 最大粒径 (mm) 100 150 100 压实度(%) ≥96 ≥96 ≥94 ≥93 ≥96 ≥96 五、道路平面设计

起点至K0+420为新建道路;K0+420至终点为扩建段,道路中线与原路中心线重合,尽量利用原有旧路。道路平面位置结合本溪满族自治县城乡规划建设局提供的道路总体规划,并做到与实际地形、地物及周围景观相协调,做到线形连续、指标均衡,在工程量无较大增加的情况下,力求平、纵、横配合得当。全线无曲线。

六、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

道路标准横断面形式为:

1、填方路段:4米(人行道)+4米(非机动车道)+7.5(机动车道)+0.5米(路缘带)+8米(中分带)+0.5米(路缘带)+7.5(机动车道)+4米(非机动车道)+4米(人行道)。

2、车行道路拱横坡坡度为2.0%,人行道坡度为1.0%,坡向机动车道。

七、道路纵断面设计

道路起点与规划中的隧道相接,沿线高程主要考虑两侧建筑物、山体排水要求。K0+420-K0+997.136旧路段基本维持原路标高,其余路段本着符合技术标准、经济合理的原则,严格控制填挖高度,做到填挖平衡,在工程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较高标准。本设计最大纵坡6.890%(起点处与一三级路平交,待隧道实施后此段道路从新设计),最短坡长117m,共设变坡点3个,平均每公里变坡3.1次。

八、路基路面设计

底抗拉应力计算,确定路面结构厚度,设计标准轴载BZZ—100。

根据本项目工程设计使用年限按照15年,计算设计使用年限内一个车道

累计弯沉设计轴次为487.98万轴次,路基顶面回弹模量E0=27Mpa,计算出路面设计弯沉值为Ld=30.3(1/100mm) ,计算确定路面结构如下: 1、车行道、非机动车道

上面层: 4cm 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粘 层:快裂阴离子PA-3型乳化沥青,用量为0.6L/m2 下面层: 5cm AC-20F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封 层: 1cm 乳化沥青碎石,乳化沥青用量为1.4L/m2 上基层: 20cm 4%水泥稳定砂砾 下基层: 20cm 4%水泥稳定砂砾 垫 层: 20cm 天然砂砾 2、人行道

面 层:3cm 花岗岩火烧板 基 层:3cm M7.5水泥砂浆

15cm C20混凝土 15cm 天然砂砾

人行道设置盲道,材质同人行道板;人行道设置树池,条石尺寸为1.2m×1.2m,间距为5.0m。遇环岛及交叉口均不设置。 3、路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路面竣工时的整体刚度,以竣工后第一年为不利季节,在BZZ-100标准

轴载作用下,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第 1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30.3 (0.01mm) 第 2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33.9 (0.01mm) 第 3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40.4 (0.01mm) 第 4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85.4 (0.01mm) 第 5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270.4 (0.01mm) 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345 (0.01mm)

九、材料要求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通过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

(1)沥青:

沥青采用90#重交通A级石油沥青,应符合下表技术要求

技术指标 针入度 针入度指数PI 延 度15℃(cm) 软化点TR&B(℃) 60℃动力粘度 闪 点(COC)(℃) 溶解度(三氯乙离析,软化点差 (℃) 弹性恢复25℃(%) 90#重交通石油沥青 80~100 -1.5~1.0 ≥100 ≥44 ≤140 ≥245 ≥99.5 ≤2.5 ≥60 旋转薄膜烘箱试验(RTFOT)后残留物

质量损失(%) 针入度比25℃(%) 残留延度(10℃)

±0.8 ≥57 ≥8 用于沥青混凝土的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质量须符合下表要求: 编号 1 2 3 4 5 6 7 (4)细集料: 项 目 石料压碎值(%) 洛杉机磨耗损失(%) 视密度(t/m3) 吸水率(%) 针片状颗粒含量(%) 水洗法<0.075mm颗粒软石含量(%) 要 求 ≤26 ≤28 ≥2.6 ≤2.0 ≤15 ≤1 ≤3 (2)改性沥青混凝土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SBSI-C型,技术要求如下表: 项 目 单位 SBS(Ⅰ)Ⅰ编1 针入度(25℃、100g、0.1mm 60-80 2 针入度系数(PⅠ) ≥-0.4 延度(5℃、5cm/min) Cm ≥30 3 4 软化点(环球法) ℃ ≥55 5 运动粘度(135℃) Pa.s ≤3 闪点 ℃ ≥230 6 7 溶解度 % ≥99 8 离析、软化点差 ℃ ≤2.5 弹性恢复(25) % ≥65 9 a 改性沥青混凝土应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适合的沥青用量及矿粉级配,其试验结果应符合沥青混凝混合料的技术要求,但试验温度应提高10℃—20℃。对橡胶类及热塑性橡胶类改性沥青混凝土,其流值可放宽到20——50(0.1mm)。

b 48小时残留稳定度不应小于80%。 c 冻融劈裂试验劈裂强度比不小于80%。

d 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温度应比现行施工规范规定的普通沥青混凝土施工温度提高10℃—20℃。

e 当气温低于10℃时,不得进行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必须施工时,应采用相关措施:如提高拌和温度、运料覆盖保温层、熨平板加热、缩短碾压长度等。

(3)粗集料: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级配,其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

编号 1 2 3 4 5 6 (5)矿粉: 项 目 表观密度(t/m3) 含泥量(小于0.075的含砂当量(%) 坚固性(>0.3mm部分)亚甲蓝值(g/Kg) 棱角性(流动时间)(s) 要 求 ≥2.5 ≤3 ≥60 ≥12 ≤25 ≥30 采用石灰石加工制成,应干燥、洁净、无团粒,其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

编号 1 2 3 4 5 6 7 项 目 视密度(t/m3) 含水量(%) 粒度范围<0.6mm(%) 粒度范围<0.15mm(%) 粒度范围<0.075mm(%) 塑性指数 亲水系数 ≥2.5 ≤1.0 100 90~100 75~100 <4 <1 要

(6)沥青混合料要求

a.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技术标准应满足下表:

试验指标 击实次数(双面) 试件尺寸 空隙率VV 稳定度MS 流值FL 沥青饱和度 车辙试验动稳定度 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 冻融试验的残留强度比

b.沥青混凝土中矿料混合料级配(方孔系列)及沥青用量范围应符合集料级配曲线表中对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要求 (7)其它要求

a.在半刚性基层顶面上浇洒透层油,应采用慢裂阴离子PA-2型下封层专用乳化沥青,用量为0.9升/平方米,再撒布石屑后用轻型钢轮压路机稳压,在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前将多余集料扫除。透层油沥青的施工质量对半刚性基层的耐久性至关重要。

透层油用乳化沥青其质量要求见下表 检 恩格测 拉度 项 25℃ 1.18mm筛上筛余量1630C蒸发残余量 与贮存稳矿料定性(%) 单位 次 mm % KN mm % (次/mm) % % 63.5mm 3~5 ≥8 2~4 65~75 ≥800 ≥80 ≥75

技术要求 75 φ101.6mm×目 (%) 残分留含针25入度℃延 度(15℃) 溶度 解的粘性裹附面积 量(%) (0.1mm) (%) 附1d 5d 性能 指标 1-6 ≯0.1 ≮50 50-300 ≮40 ≮97.5 ≮2/3 ≯1 ≯5 b.基层用水泥稳定砂砾应符合集料级配曲线表中对水泥稳定砂砾的级配

要求。

c.道路基层所用水泥,应选用初凝时间大于4小时,终凝时间大于6小时,

标号不低于3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集料压碎值≤35%,不含土块或有机质。

d. 饮用水可直接作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对水质有疑问时,应检验下列指标,合格者方可使用。

(1)硫酸盐含量(按SO42-计)小于0.0027mg/mm3。 (2)含盐量不得超过0.005mg/mm3。 (3)PH值不得小于4。

(4)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他有害杂质。

十、交叉

道路设计说明书

道路工程说明书一、工程概述xxx道路工程,位于本溪县小市镇内,工程起点为张堡街向西延伸至山脚,与规划中的隧道相接,终点与长江路交叉。道路红线宽度40m,道路全长997.136m。现受本溪满族自治县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委托,我公司进行施工图勘察设计。本次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道路、桥涵、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6orw7e68s9sc9l3ppnv1xep036fj7019c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