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课 题 专题一 迈好大学生活的第一步--大学生适应 (上课地点:待定) 教学目的和要求 大学新生在入学适应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本课程阐述和分析了大学新生常见的不适应问题及其成因,提出掌握心理自我调适的方法 教学重点 针对学生的不适应状况, 了解适应期阶段在适应新的环境、大学学习、集体生活、人际交往上常见的问题和心理困惑,引导学生自主调节、自主调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正视入学后产生的不适应,悦纳自我,更快走出迷茫期。 授课方式 讲授 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互动练习 教学手段 课 时
多媒体教学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大一新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法、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变化,其心理往往会发生比较明显的异变。主要表现:理想和目标的失落、自我价值感的困惑、学习方法的不适应、人际关系不良及生活自理能力差等。对此,学生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顺利转变个人角色,才能为今后的大学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有效而成功的渡过大学时代。进入大学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大学新生在适应这一转变过程中会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学生管理方式适应、心理适应等方面产生诸多困难和问题.对此,大学新生必须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尽快缩短由中学到大学的不适应,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第一节 适应的概述 【本节要点】阐述适应的概念类型及机制 一、什么是适应
适应是来源于生物学的一个名词,用来表示能增加有机体生存机会的那些身体上和行为上的改变。心理学中用来表示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如对光的变化的适应和人的社会行为的变化等。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从生物学来说是一种适应,它既可以是一个过程,也可以是一种状态。有机体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中与环境取得平衡的,它可以概括为两种相反相成的作用:同化和顺应。适应状态则是这两种作用之间取得相对平衡的结果。这种平衡不是绝对静止的,某一个水平的平衡会成为另一个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如果机体与环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这种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就是适应。
这一定义明确了适应作为一种心理现象的性质与特点。
第一,心理适应是伴随着环境变化而出现的反应;第二,心理适应是一种重建平衡的动态过程;第三,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是同化和顺应的平衡;心理适应状态就是同化与顺应之间取得相对平衡的结果。这几点对于理解适应的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从全面理解作为心理健康实质的适应概念的角度看,我们还需要对适应的内涵及本质做出进一步的说明与补充: 1.适应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
适应作为主体对环境变化所做出的一种反应,实际上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显然,没有环境变化的刺激,也就不存在个体的适应或不适应问题。但由于人们生活的各种环境事实上每时每刻都处在不间断的变化之中,因此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会产生适应新的环境变化的需要。从这种意义上说,适应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是每个人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2.适应具有多样性的机能状态
从适应的对象上来说,有自然适应和社会适应;从适应的基础上来说,有生理适应和心理适应;从适应的表现方式上来说,有内部适应和外部适应;从适应的性质与效果上来说,有消极适应和积极适应;从适应的内涵上来说,有狭义适应和广义适应;从适应的层次上来说,则有生存适应和发展适应;等等。在这些复杂的多种多样的适应中,心理适应无疑最能概括并反映心理健康的功能状态。但是,心理适应的主要功能是达到或恢复主客体之间的平衡状态,其根本目的是要取得内部心理世界的平衡,实现良好的自我适应。然而,由于人是社会的人,因此个体不仅要自我心理适应,还需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个体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另外,从反映心理健康水平的角度看,生存适应与发展适应最能代表个体心理健康的功能水平。这样,心理适应与社会适应、生存适应与发展适应就共同构成个体适应的丰富内涵。又由于心理适应与社会适应、生存适应与发展适应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同个体的各种适应水平不同,它们之间的平衡、统一状况也不一样,因此最终会导致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3.适应具有十分复杂的内部机制
Piaget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用同化和顺应来解释适应过程,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心理适应的问题,但并不能完全说明包括社会适应在内的一些复杂的适应问题。我们知道,“同化指主体通过外部或内部的活动,在机能上(而不是物质方面)把客体整合到自己的活动格式中来;顺应指主体修改或重建自己的活动格式以适应客体的特征或变化。”显然,同化与顺应都是主体对环境变化所做出的对自身进行调节的过程,都是心理调节的不同方式。而人类个体不仅为了生存需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适应,且在许多时候需要努力改变环境以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适应。在这种情况下,只用同化和顺应这两个过程来说明适应似乎简单了些。为此,贾晓波把心理适应的中间环节(从不适应到重新适应的中间过程)归纳为认知调节——态度转变——行为选择三个环节,其中认知调节又分为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两个部分。这一观点是结合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对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所做出的深层分析。但同样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个体首先要认识环境,然后认识自己,并对主体内外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评估,加以选择、综合,在此基础上再做出判断、决策,从而调控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做出反应。整个过程遵循信息获取过程→信息整合过程→心理行为调控过程的内在机制。其中,个体对自己与环境关系的判断具有最关键的意义。如果对环境因素的性质做出可控判断,主体将考虑环境的可接受程度能动地作用于环境,获得更高水平的适应;如果对环境因素的性质做出不可控的判断,主体将主动调适自我,接受现实,宣泄情绪,另寻出路。在这一过程中,同化与顺应始终在发挥着作用。当然,由于人与环境关系的复杂性,主体的判断、决策不可能一次完成或不出现偏差,因此适应过程必然表现为反复循环的动态过程。其“反复循环”的结果,不仅使个体学会适应,也使个体逐渐形成并巩固某些被人赞许的人格特质,而这种人格特质便成为心理健康的一部分,更好地去促进个体的适应。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个体适应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受主体自我意识的支配,都需要借助自我监控系统的作用才能实现。从这一意义上说,无论是心理适应、社会适应、生存适应还是发展适应,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在其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适应本身就具有发展的功能
按照Piaget的“平衡化机制”来解释,心理障碍就是个体的平衡化机制出了故障,导致个人通常用来应付环境变化的自动调节机制失效,从而造成心理失调或失控状态。因此,适应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达到或恢复)主客体之间的平衡状态。这种解释在原则上是正确的。但是,这里还应该进一步说明的是平衡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从个体发展的全过程看,无论是心理健康还是心理适应,也无论是一种状态还是一个过程,其平衡只是相对的,不平衡才是绝对的。由不平衡引起的内部心理矛盾才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个体不能一味地保持平衡,也不能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只能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新的不平衡的矛盾运动的动态循环中获得生存与发展。正如Allport所指出的:“成长不是由于体内平衡,而是由一种‘静态平衡的变化’推动的。因此,“无论我们对正常给予一个什么样的定义,都必须在个性内部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留出一些有益的不平衡状况的余地。”一句话,不平衡导致了成长,因为从不平衡到平衡既是个体适应的目标,也是个体成长的阶段,其循环运动就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这种平衡与不平衡的辨证关系,正是个体适应的本质。由此也可以看出,适应本身就包含着发展的功能,发展乃是更高水平的适应。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的实质就是个体的适应。心理健康意义上的适应,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主体能够通过自身调节系统做出积极而能动的反应,从而使主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因此,从心理的能动反映论出发,心理健康的实质也可以说就是个体心理调节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二、适应的基本类型
关于适应的类型,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孔维民认为,根据适应的对象可以将其分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根据适应的基础可以分为生理适应和心理适应;根据适应的程度可以分为浅层适应和深层适应;根据适应过程中是否有意识的参与可以分为有意识的适应和无意识的适应;些分类各有自己的依据,都有一定的道理。
除了以上几种分类外,还可以根据适应的效果分出消极适应和积极适应;根据适应表现的方式分为内部适应与外部适应;根据适应的内涵分为狭义适应和广义适应等。
【教案设计案例4】上海市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能力考察测试教案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