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20年3月25日晚,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主夏斌主持,连续开了长达三小时的内部视频会。会上来自海内外金融机构的二十几位首席经家,就新冠疫情冲击下的中国与全球经济发展、中国对策,畅所欲言,热烈讨论。现根据会言摘要如下。 1.疫情冲击的性质与经济走势。
多数专家认为,由于疫情防控是对人的一种物理,人们不能上班,消费,企业不能生产,带来晌不是正常情况下供给与需求的冲击,因此不一般的逆周期调控,此时再多的货币刺激也挡不经济的必然下滑。而且,此时进行经济预测是难的,因为全球疫情还在蔓延中。上上周的经测感觉好像已是几个世纪以前的事了。世界上病毒专家对疫情预测比较悲观,担心冬天第.复,抗击疫情要作好二年的准备。因此,对这情的对标肯定是1917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对经击的对标肯定是1929-33年世界大萧条。而且能简单对标,因为1917年的全球化与今天不能而语,人口流动没现在频繁,1929年的产业链今日拉得那么长。因此对经济形势的恶化要有的心理准备。
2.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2020年的全球经济增长,MF、经合组织等机构均已纷纷下调全球及主要大国的增速指标。与会专家多数认为,今年经济增速,美国为-1%到-28%欧洲是-4.5%,日本-2%,全球是负增长,为-1.1%到-1.5%。这是二战后的第二次负增长。
3.对中国经济的预测.
较悲观的专家认为,中国一季度同比-5%,更为悲观的认为是-85%。三月份就算环比V型大反弹,也在8%-10%间的同比负增长。二季度以后若加速复工复产,需求可能只是恢复到正常水平,并不会出现报复性反弹,所以全年增长为1.5%,如果全球需求因疫情趋严重而大跌,那么今年增长为0增长都是有可能的持较乐观的专家认为,由于中国的政策空间较大,再采取些较激进的政策,一季度负增长,二季度反弹,三季度约6%,四季度更高,全年增长为2.4%-3.5%
4、关于经济“翻番”的目标
多数专家认为,中国全年增长56%已不可能。个别专家认为,今年疫后恢复期的增速目标可提:实事求是,边稳边看,争取明年回到长期增长趋势。来可持续增长造成一系列麻烦,要吸取2008年的教训。综合施策,做到经济增速在下半年逐步衔接十四五规划,将经济拉回到中速增长的正常轨道上。实事求是,将翻番的任务明确推迟到2021年完成。 5、疫情冲击下刺激政策的着眼点。多数专家认为,今年严重疫情下应突出明确两个宏观目标,一是保生存,二是保民生。保生存就是保企业,防止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大批量破产,防止企业在阶段性需求下滑时死掉;保民生就是防止大规模失业,大量人群岀现生计威胁。只有保住民生、企业的基本生存,才有疫后经济与社会持续活动的基础。 6、关于疫情下政策刺激的力度
一些专家认为,面对疫情的冲击,我国政府迄今采取的政策刺激力度不够,速度太慢,还有很大的政策空间,要利用好世界给我们留的空间。也有一些专家认为,中国和美国问题不一样。美国本身是一场金融危机,疫情只是导火索。中国问题是人家玩崩了,我们外需没有了。显然不能他们用什么政策,我们就用什么政策。中国的利率要降,安州系研究疫后主球化及王球供应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有些外需是因疫情滞后了,还是疫后就消失了?我们不能在现在这个时点上大规模刺激。央行的货币政策可以按国内既有的节奏走,目前的节奏可以。 7、若干具体的政策建议
下述不同的政策建议中有细微的差异,因涉及不同专家基于对经济增速与政策刺激力度判断的不同。下面作一简单概括。
(1)应给市场信心一个明确的信号,将积极的财政政策提法改为扩大的财政政策。可根据MF的全政府赤字率口径,将赤字率从127%提高到15.4%提高2.7个百分点,以财政乘数1.1计,GDP可增2.97个点。发行疫后恢复特别国债,由商业银行认购,用于交纳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降二个点可筹资金3万亿。又有专家提出,政府可提出相当于年度GDP总量7%-10%的综合纾困和刺激计划。像精准扶贫一样,尽快加大力度,用于灾损严重行业、中小微企业的直接补贴或贴息,用于重大民生项目贴息,用于家庭纾困补贴等各项支出。
(2)应给市场信心一个明确的信号,将稳健的货币政策提法改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外部的零利率环境,给我们提供了降息空间,但要掌握好降息的节奏。吸取2008年教训.不采取大规模刺激。今年暂停存量浮
论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