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课是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学生知识水平来看,这部分内容是从直线到平面,从长度到面积,由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知识跨度大、难度高。教材把面积和面积单位结合安排,减少了认识、理解上的难度,即初步认识面积意义后,及时地学习面积单位,使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有度量的标准,两者相辅相成。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形成正确的表象 【方法能力教学点】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三、
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并建 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
解决策略:采用了诱导、感知、观察、操作、探究、思考等形式来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等式,使结论和过程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知识和能力得到和谐的提高。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力求体现:在具体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过程;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自主化的学习方式。 教学材料:1:多媒体课件、投影仪。2:学习单 四、
课堂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学一开始,我出示两幅面积差别较大的没涂色的画,比一比谁最先涂完,让学生进行选择。通过创设现实的生活情境引出教学内容, 把学生带进有趣的数学学习之中,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可直观感知物体表面有大小之分。这样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探究新知做好铺垫。
(二)初步感知,理解面积意义。 1. 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 面积概念的建立学生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因此在教学面积的第一层含义时,我让学生摸一摸课本的封面、课桌的面,观察黑板的面、摄影屏幕的面、教室的地面。学生充分感觉到“面”的存在,并发现物体表面是有大小的。 2.感知封闭图形的大小 我让学生观察课件,回顾学过的平面图形通过CAI课件的演示来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比较出封闭图形的大小,使学生充分体会“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这一概念的具体含义。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比较面积大小,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 为了让学生理解引入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从观察、重叠的直接比较法到通过摆图形的间接比较法,学生自主选择学具和测量方法,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通过投影展示、小组交流、学生互评从而得出“方格大小不一样,不能比较”、“只有面积单位统一才可以比较出两个长方形面积大小”。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这样就使统一面积单位成为学生思维的需要。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三个面积单位,我将平方厘米作为教学重点,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把图象、声音、文字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结合学具,引导学生量一量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摸一摸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大小,闭眼想一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找一找面积与它相近的物体,先估一估再测一测一张绿色长方形的面积有多大。整个过程,有观察、有想象、有联系实际、有动手操作、有实际运用,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平方分米、平方米时,则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猜一猜,想一想,在找、看、估等轻松的活动中,建立正确的面积单位表象。 五、反馈练习,深化认识
巩固练习部分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阶段。 为了使学生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会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我设计了二组练习。通过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让学生创造性的运用所学知识展开想象,达到活跃思维、发展个性,使信息反馈的创造性和深刻性达到新的境界 五、拓展应用,延伸课外 数学源于生活,必须
服务于生活。把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观察各个国家首都人均绿化面积统计表,发表感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本课结束时,我发起这样的号召:让我们的人均绿地面积越来越多,让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美。让学设计环保小报,设计公益广告等,培养与人合作、探究、交流的意识,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