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公共政策分析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每套题5道题,小计15分。共8套题,40小题。
1、政策
广义的“政策”指人们为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案。(1分)狭义的“政策”指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2分)
2、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有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物实施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3分)
3、公共政策分析
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采取的对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结果的研究。(2分)广义上指的是研究;狭义上指的是对政策过程各环节的分析、评价。(1分)
4、规范性政策分析
即应用各种规范性原则以及提供政策性建议。(3分) 5、描述性政策分析
即在“价值自由”的情况下给出描述性解释性叙述。(3分) 6、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 一是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二是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与通过;三是公共政策内容的实施(条件、措施、影响);四是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3分)
7、问题
实际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3分) 8、社会问题
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1分)社会问题是在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中至少令一部分人同是感到不满的状态或现象。例如,住房问题、就业问题、环境问题等。(2分)
9、社会福利
从个体的角度来讲,福利就是个体人消费各种私人的或公共的物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幸福感。(3分)
10、社会福利最大化
所有个体福利的简单加总;(1分)或为弱势群体设定较高的权数,同时给社会中相对强势的成员设定相对较小的权数。(2分)
11、公共问题
波及到非直接相关群体,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影响到公共利益的社会问题。(3分)
12、市场失灵
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某些缺陷和外部条件的某种限制,使得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把资源配置到最佳的状况。(3分)
13、政府失灵
1
市场解决不好的问题,政府未必能解决得好,而且政府失败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损害。(3分)
14、公共政策主体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3分)
15、利益集团
具有相同利益并向社会和政府提出诉求,以争取团体及其成员的利益的各种社会组织。(3分)
16、经济性利益团体
经济性利益团体皆为功能性的组合。他们成立的目的是旨在团结该阶级或组织的力量来保障自身利益,并且为该阶级或组织提供讨论和交流的平台。(3分)
17、公共性利益团体
主要是争取其成员非经济性的共同理想,他们成立的目的主要是争取公共利益或透过成立利益团体来向大众推广其理想。(3分)
18、思想库
由各种专家学者组成的跨学科的综合性政策研究或政策咨询组织。具体包括官方、半官方、民间和国际思想库。(3分)
19、公共政策客体
指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3分)
20、公共政策环境
影响公共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通常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国际环境等。(3分)
21、强制性政策工具 也称为指导性工具,它借助国家或政府的权威及强制力,迫使目标团体及个人采取或不采取某种行为。(3分)
22、公共政策问题
指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3分)
23、政策议程
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3分)
24、公共决策体制
决策权力与责任在决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配置格局和责任分担模式,是多元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分工合作与活动程序。(3分)
25、全体一致原则
即一票否决制,所有拥有投票权的直接决策者都对某项政策方案投赞成票,或者没有任何一票发对的情况下,政策方案才能转化为正式的公共政策。(3分)
26、多数裁定原则
以得票最多的政策方案作为正式的公共方案。简单多数:相对多数。选得票最多的,不要求必过半数。往往只反映小多数人的意愿。(2分)绝对多数:过半数原则。对投赞成票的比例做出明确规定。(1分)
27、政策合法化
指法定主体为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照法定程序和权限所实施的一
2
系列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政策的行为过程。(3分)
28、政策法律化
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权限和程序,将成熟、稳定而有立法必要的政策转化为法律。又称政策立法。(3分)
29、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关的前提条件,即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等。具体地说,政策的形式、政策的渊源、范围及受支持度、社会对政策的印象、执行机关的结构和人员、主管领导的方式和技巧、执行的能力与信心,目标群体的组织或制度化程度,文化、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的不同等均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影响其成败所需考虑和认定的因素。(3分)
30、麦克拉夫林的政策执行互适模型
政策执行过程是政策执行组织和受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手段做出的相互调适的互动过程。(2分)即政策执行者和受影响者之间的需求和观点并不完全一致;政策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是一个双向的信息交流过程;政策执行者的目标和手段富有弹性;受影响者的利益、价值与观点仍将反馈到政策上。(1分)
31、公共政策执行
即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对象,使公共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2分)是实现政策目标最直接、最重要、最关键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检验政策质量的根本环节。是一个能动性过程。(1分)
32、政策实验
一项新政策在正式推广之前,根据政策目标群体和政策适用范围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局部地区、范围或群体,使用较少的成本和较短的时间试行政策的办法。(3分)
33、公共政策评价
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3分)
34、公共政策终结
政策制定者经政策评估后,发现一些政策已经过时、多余、失效,或引发了重大不良后果,而采取必要措施予以终止的行为。(3分)
35、模型
即对原物的抽象与模拟。是主体依据相似性原则对客观对象进行能动加工和改造的产物,更加突出地反映原物的基本特性(删减非本质因素)。成为研究复杂现实问题的重要方法。包括实物模型和理论模型。(3分)
36、纳什均衡
即各博弈参与人都不愿意单独改变战略的战略组合。这是没有任何单个的参与人有积极性选择其他战略,从而没有任何人有积极性打破这种均衡。(3分)
37、事实分析
即对政策分析对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影响作用及变化进行度量、描述与推理的过程。回答是什么?什么时间地点?程度、进一步产生的影响和结果等。(3分)
38、价值分析
考察公共决策过程中某种目的是否值得为之争取、采取的手段是否被接受以
3
及改进系统的结果是否良好。具体回答为了谁?希望怎样?因为什么?为了什么?优先考虑什么?风险大小等?(3分)
39、规范分析
即对政策所体现的规范内容进行分析,对对政策所产生的规范作用进行分析。(2分)规范分析与价值分析密切相连。价值是基础、前提,价值观念的变化必然带来社会规范的变化。(1分)
40、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一种整体性、综合性分析,它应考虑的因素包括目的、地点、时间、人员、方法等要素。(2分)从分析内容看,系统分析包括整体分析、结构分析(层次相关协调)、环境分析等。(1分)
二、辨析题,每题5分,每套题5道题,小计25分。共8套题,40小题。
1、拉斯韦尔和卡普兰把“公共政策”界定为“对一个社会进行的权威性价值分配。”
答:错误。(2分)拉斯韦尔和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3分)
2、戴维.伊斯顿把“公共政策”界定为“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答:错误。(2分)戴维.伊斯顿把“公共政策”界定为“对一个社会进行的权威性价值分配。”(3分)
3、社会问题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答:错误。(2分)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3分)
4、公共政策调节利益的程序:选择——分配——落实。
答:错误。(2分)公共政策调节利益的程序:选择——综合——分配——落实。(3分)
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服从于政府整体目标需要,即服从于政府对利益的追求。
答:错误。(2分)公共政策的本质是解决社会公共利益(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增进与分配问题。(3分)
6、政策的主要受益者是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
答:错误。(2分)政策的主要受益者包括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或绝大多数最小的投入,最大范围的受益。(3分)
7、规范性分析即在“价值自由”的情况下给出描述性解释性叙述。 答:错误。(2分)规范性分析即应用各种规范性原则以及提供政策性建议。(3分)
8、描述性分析即应用各种规范性原则以及提供政策性建议。
答:错误。(2分)描述性分析即在“价值自由”的情况下给出描述性解释性叙述。(3分)
9、帕累托效率指的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
答:错误。(2分)帕累托效率指的是一种理想化的资源配置最优状态,在这种资源配置格局下,不存在另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能够在不减少其他人收益的前提下增进至少一个人的收益。(3分)
10、市场能够有效地克服“搭便车”现象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4
答:错误。(2分)政府能够有效地克服“搭便车”现象所造成的负面影响。(3分)
11、肯尼斯·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指出,实际上并不存在根据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的过程,而只存在各种特殊利益之间的“缔约”过程。
答:错误。(2分)肯尼斯·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指出了,将个人偏好或利益加总为集体的偏好或利益的内在困难。(3分)
12、政府与其他部门关系的类型包括替代型和补充型。 答。正确。(2分)政府可通过与市场和第三部门合作的方式履行公共职能,因而政府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类型包括替代型和补充型。(3分)
13、非官方决策者一般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等三个部门。
答:错误。(2分)官方决策者一般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等三个部门。(3分)
14、商会或工会属于公共性利益团体。
答:错误。(2分)商会或工会属于经济性利益团体。(3分) 15、大众传媒引导社会舆论影响公共政策议程设置。
答:正确。(2分)大众传媒作为国家的第四种权力,引导社会舆论影响公共政策议程设置。(3分)
16、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也被称作目标团体。
答:错误。(2分)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问题。(3分)
17、公共企业生产的物品和服务不需要在市场上出售。
答。错误。(2分)公共企业生产的物品和服务要在市场上出售,公共企业的销售收入与成本之间必须保持某种平衡。(3分)
18、政策问题的关联性即问题的性质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 答:错误。(2分)政策问题的关联性表现为不同领域的政策问题相互关联。(3分)
19、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有一个或数个决策者。
答:错误。(2分)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有许多决策者,多个备选方案。(3分)
20、政策议程描述的是社会问题进入政府决策领域的社会过程。
答。正确。(2分)政策议程描述的是社会问题进入政府决策领域的社会过程;是政策问题形成的关键环节;主要体现为政府行为。(3分) 21、正式议程(政府议程)是政治系统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
答。错误。(2分)正式议程(政府议程)是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3分)
22、系统议程(公众议程)是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
答:错误。(2分)系统议程(公众议程)是政治系统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应具备三个条件:公众察觉;急需解决;应由政府解决。(3分)
23、社会不主动介入公共设施建设中。
答。错误。(2分)公共设施建设中政府和社会都主动介入。(3分) 24、体制由行为主体(国家或国家机关)所建立的调整交往活动主体之间以及社会关系的具有正式形式和强制性的规范体系。
答:错误。(2分)体制是制度形之于外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表现为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