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区域3进入起步阶段;图示三区域所处发展阶段不相同。第(2)题,若用图示意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根据图示信息,现阶段我国经济仍是以工业为主,多数区域对资源依赖程度仍在提高;现阶段我国区域1的经济发展应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从区域3到区域1反映了我国经济从内陆向沿海的发展趋势;要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和谐统一,需宏观协调各区域的关系。 答案 (1)C (2)D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
1.区域、区域的类型、区域特征、地理环境、区域发展阶段。
2.区域地理位置、气候、土地、矿产资源条件是如何影响区域发展的。
3.区域发展不同阶段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读某区域水系示意图,完成1~2题。
1.有关甲河流的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量较丰富,含沙量较大 B.有双汛期,春汛长于夏汛 C.有结冰期和凌汛现象
D.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2.有关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全年湿热,适宜水稻种植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冷夏热 D.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
解析 第1题,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甲河流是黑龙江,水量较丰富,该区域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较小;有双汛期,夏汛长于春汛;纬度较高,有结冰期,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所以有凌汛现象;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第2题,图示区域纬度较高,气候冷湿,水稻种植热量条件没有优势;该地属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为黑土分布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冷夏热;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 答案 1.C 2.A
每一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读“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系图”,完成3~4题。
3.在区域开发早期,制约该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河网密布 C.土质黏重
B.雨热同期 D.红壤广布
4.该地区密集的河网对区域工业化阶段所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提供工业原料
B.提供生活水源
C.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 D.提供丰富的水产品
解析 第3题,在区域开发早期,生产力水平较低,河网密布、土质黏重、红壤广布成为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雨热同期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第4题,河网密布能为工业发展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 答案 3.B 4.C
读“工业化阶段表”及“2008年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图”,回答5~6题。
工业化 阶段 初期 中期 后期 长江流域 人均GDP (美元) <2 000 >2 000 >4 000 3 350 第一产业 比重 >20% <20% <10% 9.71% 第二、三 产业比重 <80% 80%~90% >90% 90.29%
5.2008年,长江流域范围内的各省级区域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是( ) A.湖南、安徽、重庆 B.四川、云南、江西 C.上海、浙江、江苏 D.广西、湖北、云南
6.关于长江流域的特征和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发展比较协调
B.人文要素空间分布差异不明显 C.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 D.经济布局亟待优化
解析 第5题,图中显示沪、苏、浙三省市的第二、三产业比重已超过90%,人均GDP超过8 000美元,说明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第6题,图中数据显示长江流域各省(区、市)工业化程度差异很大,特别是西部地区工业化比重较低,而西部这些省(区、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所以要优化经济布局。 答案 5.C 6. D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