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5版)章节题库(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圣才出品】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www.100xuexi.com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2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名词解释 1.时间

答: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间隔性和顺序性,是事物运动节律的体现。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这是指时间只有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将来一个维度。在科学和日常用语中,经常使用“过去”“现在”“未来”“短暂”等词来表示时间关系。它和物质不可分割。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也没有脱离时间的物质运动。它是无限与有限的统一。运动的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而具体运动的事物是有始有终的。量度时间一般以地球自转和公转为标准,以年、月、日、时、分、秒为单位。

2.空间

答:空间是指事物运动广延性、伸张性。这种广延性、伸张性表现为事物之间的并存关系、分离状态,即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排列次序等。日常所说的“位置”“场所”“距离”“体积”“角度”这些词,表示的就是空间形式或空间关系。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事物的广延、伸张都在三个方向进行,都由长、宽、高三个维度构成。它和时间一样,同物质不可分离。是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物质世界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而具体事物在空间上是有界限的。量度空间一般以厘米、分米、米、千里为单位;量度天体空间则用天文单位、光年、秒差距。

1 / 19

www.100xuexi.com 二、简答题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答:(1)旧唯物主义哲学

①旧唯物主义哲学在自然观方面,承认“物质的自然”,在对自然事物的说明中坚持了客观性原则,即把自然事物理解为独立于人的精神的客观存在。

②旧唯物主义哲学在历史观方面,由于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而不能坚持客观原则,把历史过程理解为一种主观的存在,进而将人类历史变为所谓的“精神的历史”。

以上造成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对立,使旧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即仅仅是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一旦进入历史范畴,就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2)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不同,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既看到了自然界的物质性,从总体上把握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又以实践为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建立起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理论。

2.如何理解时间、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 答:(1)时空的无限性

①时间的无限性是指时间是无始无终的,其特性是一维性,时间无论向后追溯多远,没有开端;无论向前探索多久,没有尽头,永远不存在“无时间”的状态。

②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它的广延性、伸张性是无限的,

2 / 19

www.100xuexi.com (2)时空的有限性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空间无论从哪一点出发,沿着前后、左右、上下延伸出去,永远不会达到尽头。

①时间的有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存在的每一具体事物,其发展过程是有始有终的,凡是产生出来的东西,都毫无例外会走向灭亡。

②空间的有限性是指物质世界的每一具体事物占有的空间位置总是有限的。 (3)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的辩证统一 ①无限包含着有限,无限由有限所构成。

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必然把具体的现实的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包含于自身之中,离开一个个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所谓时空的无限性也就不复存在。

②有限体现着无限。

任何具体的确定的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自己的界限,然而由于事物运动、转化的本性,有限的界限又不断地被打破、被否定而趋于无限。这种无限的趋势,并不是存在于有限之外,而是包含于有限之中,而且任何一个有限的物质客体,就其特性、层次说也是无限的,是包含着无限的有限客体。有限和无限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贯通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从哲学上说,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1)静止

静止是运动的度量,运动和静止总是相互依赖的,不理解静止,也就无法了解运动。离开相对静止来讨论运动,就无法知道这个运动是什么事物或什么形式的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任何事物相对静止的状况都是它过去的运动造成的,而且作为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的状况,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3 / 19

www.100xuexi.com (2)相对静止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相对静止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具有质的稳定性,在这个阶段和这个时期,它的性质基本不变。一是在特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没有发生变化,如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未发生变化。但这种性质、相互关系的未发生变化,只是相对于特定条件而言的,静止是事物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因此,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区别事物,对事物进行确定的分析,并把握其确定的性质。

(3)“相对静止”的重要意义

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助于正确把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反对相对主义诡辩论和形而上学不变论。

①相对主义诡辩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不承认相对静止,这就使一切具体物质形态以及它们的具体运动都变成不可捉摸的、无法辨认的东西;

②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则把事物的相对静止绝对化,把绝对静止看成是物质的本质属性,这就不能不到物质之外去寻找物质运动的根源和动力,从而很容易导致宗教唯心主义。

4.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答: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包括以下几点: (1)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这一特殊机体的物质承担者。 人类为了生存,为了谋取生活资料,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实践,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是物质生产实践。生产方式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体,既是社会和自然相互联系的纽带,又是整个社会机体的“骨骼”,全面社会机体的“血肉”都是在它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抽掉生产方式就没有人类社会这一特殊的物质体系,在这个意义上,生产方式就是人类社会本身。

4 / 19

www.100xuexi.com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和性质。

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不同的生产方式必然造就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因为社会机体中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都根源于生产方式,都直接或间接为生产方式所制约。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3)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社会形态也必然发生更替,不同社会制度的演变是由生产方式的变化所决定的。所以,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生产的历史,是生产方式演变的历史。

综上所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5.如何理解意识在其源泉和内容上的客观性? 答:意识在其源泉和内容上的客观性包括三个方面:

(1)意识的内容就其实质来说,是指包括社会实践在内的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所以,意识就其反映的形式来说是主观的,而就其反映的内容来说则是客观的。

(2)虽然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所反映的对象都是客观存在的。 (3)虽然个体意识之间有着差别性,但产生的根源却是客观的,这种差别性的原因,无非是先天素质和后天实践的差异形成的。无论是哪一种原因,或者是两种原因兼而有之,归根到底都可以从物质生活过程中得到说明。

(4)意识的任何创造性反映,即使是虚假的主观映象,归根到底也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6.人工智能与人类意识有什么本质区别?

答:(1)人工智能作为机械的、物理的、无意识的过程,与作为生理和心理过程的人

5 / 19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5版)章节题库(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圣才出品】

www.100xuexi.com圣才电子书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2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一、名词解释1.时间答: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间隔性和顺序性,是事物运动节律的体现。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这是指时间只有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将来一个维度。在科学和日常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66j89yrr605ej21u0rq9kfa25180i00k5r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