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探究一 海浪
考向1 海浪的形式及成因
海浪,也称为波浪,是常见的海水运动形式。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海浪及其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风浪—风力大小 B.海啸—海水运动 C.风浪—火山爆发 D.风暴潮—洋流 答案 A
解析 海水运动形式包括海浪、潮汐和洋流。风浪是由风力引起的,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等引起的,风暴潮是由强风引起的。
2.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海浪。一般当海底浅源大地震(震源深度小于50 km,震级大于里氏6.5级)造成大洋地壳局部隆起或陷落,并且带动震源上方的深层(水深不小于1 000 m)海水做大规模扰动时,就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若图中的四次地震都造成了地壳陷落,则四地中最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四地均属于浅源地震,④震级里氏5.3级,排除D项;从等深线来看,①地海水深度小于200米,③地海水深度小于1 000米,排除A、C两项;②地海水深度大于2 000米,且震级高,震源深度浅,因此最易发生海啸,B项正确。
考向2 海浪及其影响
海水运动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巨大的能量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据此回答3~4题。
3.夏威夷是冲浪爱好者的天堂,冲浪时人们利用了( ) A.潮汐的能量 B.洋流的能量 C.海啸的能量 D.波浪的能量 答案 D
解析 海面的浪潮涌动属于波浪。
4.在海水运动的表现形式中,对人类的破坏性最大的是( ) A.风浪 B.海啸 C.潮汐 D.洋流 答案 B
解析 海啸是由海底火山爆发、地震引起的,能量巨大,所以对人类的破坏性最强。
探究二 潮汐 考向1 潮汐的成因
潮汐现象是地球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下产生的,一般具有周期性变化。以月球为参照对象,地球的自转周期平均是24小时50分,月球阴晴圆缺的周期约为29.6天。下图为地球表面某地潮汐的变化周期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如果图示潮汐变化为潮汐的日变化(只考虑月球的影响),可以推测( ) A.A至B的时间间隔为6小时 B.B至C的时间间隔为12小时 C.C至D的时间间隔为12小时25分 D.A至D的时间间隔为24小时50分 答案 C
解析 月球周日运动的周期为24小时50分钟,也是海洋潮汐的日变化周期。图中A至C或B至D都表示潮汐的日变化周期,因此A至B、B至C、C至D都是半个日变化周期,时间间隔为12小时25分,故C项正确。
6.如果图示潮汐变化是受日、月、地三者相对位置的影响,可以推测( ) A.产生B、D现象时,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叠加 B.产生A、C现象时,月球的引潮力被太阳削弱 C.产生A、C现象时,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D.产生B、D现象时,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相垂直 答案 D
解析 当日、月、地在一条直线上,太阳的引潮力和月球的引潮力叠加,产生A、C现象,可以月球在日地之间,也可以地球在日月之间;当月地连线与日
地连线相垂直时,太阳的引潮力削弱月球的引潮力,产生B、D现象。
考向2 潮汐的利用
下图示意我国港珠澳大桥位置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读图,完成7~8题。
7.东、西人工岛建成后,涨潮时海水自南向北涌入东、西人工岛之间水域会使主航道( )
A.流速减缓 B.宽度变窄 C.淤塞加剧 D.水深增加 答案 D
解析 东、西人工岛建成后,涨潮时海水自南向北涌入东、西人工岛之间水域,两岛之间会形成“狭管效应”,会使主航道海水流速加快,水深增加,故D项正确。
8.轮船进出港时,宜选择( )
①进港时,选择涨潮时 ②进港时,选择落潮时 ③出港时,选择涨潮时 ④出港时,选择落潮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C
解析 进港时,选择涨潮时,海水水位升高,有利于轮船进港,①正确;出港时,选择落潮时,有利于轮船出港,④正确。故选C项。
探究三 洋流
考向1 洋流的性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洋流按性质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示意图。据此回答9~10题。
9.图中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①③洋流向北流,为暖流;②④洋流向南流,为寒流。
10.图示各地气候特征与沿岸洋流密切相关的是( ) A.M地夏季多雾 C.P地冬季温和 答案 A
解析 M地沿岸有寒流经过,夏季多雾;N地沿岸有暖流经过,冬季温和;P地沿岸有寒流经过,冬季寒冷;Q地沿岸有暖流经过,冬季温和。
考向2 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读图,回答11~12题。
B.N地冬季高温 D.Q地冬季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