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解疑创意——诱导探究式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创新之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让学生学会提问,从而让学生体验解疑的乐趣。美术创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和解疑的过程。学生有疑,教师理当释之、导之;学生无疑,教师则宜设之、诱之。
诱导探究式的解疑就是教师在学生美术创作中就要做到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设疑,善于设疑,巧于设疑,于无疑之处设疑,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波澜,激励并诱导学生去探究“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当我们的学生真正寻觅到了“又一村”之后,他们所得到的将不仅仅只是“成功”的乐趣,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将在教师的设疑布疑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操作方法如下:
(1)情景诱导法。对于儿童疑问教师创设一个情景,加以诱导,使之找出问题的最佳答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心理学研究发现,有一段时期,儿童不但对神秘现象感兴趣,而且,对现象背后的抽象因素同样有兴奋感。这个最佳时期大约只有5至7年,错过这个最佳发展期,有可能使他们失去探索意识。如何把科学思维的模式迁移到儿童发展过程中,提高儿童的认知水平?如何让科学思维永远留在他们心中,让探索成为他们心中永在的兴奋点?我们在美术创意教学中运用情景诱导法,精心设疑布疑、巧妙解疑。
问题的解决需要恰当环境和情景,什么样的情景下人才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教师要善于改变课堂,善于创设虚拟的“课堂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课堂情景”中愉快地学习,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
例如:在《我心中的太阳》一课,为让学生对太阳的色彩有直观的了解,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海上日出》的精彩文字,运用记忆、回忆、联想等方式创设虚拟的真实的“课堂情景”。 《海上日出》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通过以上文字的描述,太阳的色彩在教师虚拟的真实“课堂情景”中给学生自然的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思维的火花被教师引燃。
(2)故事释疑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任何学科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把激发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儿童爱听故事,爱讲故事,教师可以收集适合儿童课堂学习的智慧小故事,在解疑创意环节中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方式中增长知识,不断地提高能力。
在小学美术创意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对表现创作的事物有更深刻的理解,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认真观察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怎样观察事物?有的小朋友走马观花,有的观察粗略,这时教师可以讲个简短的画家《达芬奇画蛋》故事。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科学家。小达?芬奇在老画家维罗基奥的严格要求下,十遍百遍地画鸡蛋,终于懂得了锻炼观察力的奥秘。在达?芬奇的艺术遗产中,大量的素描习作和他的正式作品一样,同样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他的每一件作品以素描作基础。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成为闻名世界艺术作品。
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观察的重要性,在观察中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要观察它的全貌和局部,也要观察它的外部和内部,同时还要观察它的正面和侧面,静态和动态等。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可以听听它的声音,尝尝它的味道,甚至用手摸一摸,体会一下手感。通过故事使学生学会了如何观察事物,并找到了解疑的方法。
(3)合作探究法。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探究解疑之法,更能体现课堂互动的气氛。解疑的过程是一个积极、健康、充满活力的探究活动。教师通过一定
的教学策略,可以个性化地将教学中疑难点作为探究的主题。在学习的过程,教师不能仅仅把教学疑难点让学生去理解、记忆,而应呈现一个个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从多种形式,多种层次求得多种答案。新课程标准倡导“合作”这一学习方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合作探究中学生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又要学会与伙伴民主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难题。明代学者顾炎武说:“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可见,合作探究法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如我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中五年级《邮票设计》,结合时代“主题设计”板块开设了《小小画笔,抗击非典》一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这样关注创作主题:请学生说一说你现在最关注社会上的哪些事情。从学生的回答找出密切相关的话题——“非典”。让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非典”。然后让学生抓住“防治非典”的话题求疑设问,确定探究专题:什么是“非典”?“非典”危害性?接着教师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查找校园报刊杂志上相关信息,并将学生的探究发现进行汇总。然后教师把问题引向深入:我们小学生如何防“非典”呢?我再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利用图和表格等方式完成合作探究专题。(如表1)
表1:师生合作探究实录 教师 现在,大家感觉“非典”害怕吗? 学生 大人们在说很危险的!(窃窃私语) 电视、报纸上都说全国很多地方都有“非典”疑似病例… 生1: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生2:对房间、教室进行消毒、灭菌 生3:经常要把窗户打开通风 生4:不在公共场所近距离说话 生5:戴上口罩出门…… 用我们的小小画笔抗击非典 师“非典”离我们有多生远? 合作探我们该如何来战胜“非究 典”? 在小组中,学生的思维比老师扶着时更活跃,他们在伙伴学习中学会了怎样合作,怎样交流心得。他们以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参与研究过程,发展了个性,增强了凝聚力,形成了和谐的课堂气氛。结果学生创作了如下作品,获得了ⅩⅩ市大奖。
3.体验创意——开放快乐式
传统的美术体验活动多是围绕“看画”或“临面”为主要内容展开的,以最终大家“都一样”为结果,美术教学的真正意义基本上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仅有的一点灵感也逐渐在“临摹”中泯灭。绘画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人类在没有文字之前,就有了绘画。儿童在未学文化之前,就自发的萌发了绘画的欲望。从一两岁涂鸦始,就显露出儿童天性。画画就是孩子心理需要,是其感情发泄的方法,是他们表达自己心灵智慧和心情感受的必要心理活动。
爱画是儿童的天性,爱美是人类的共性。儿童与成人不同的是:天真幼稚、自由浪漫、无拘无束、随心所欲、想象力强而写实性差。因此,儿童作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天真性:构思天真无邪,无拘无束,不合常理而通画理。
幼稚性:造型及想法都很幼稚,这是由于他们年龄的生理和心理所造成的。 故事性:表现内容有一定的故事性,他们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美丽的故事。 随机性:儿童作品表现随机自然,一笔过去,不修改、不做作。 自由性:构图自由自在,随心所欲。
鉴于上述儿童作品特点,我们在体验创意中致力于体现开放快乐式的操作方法。如: (1)尝试法:自由的尝试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其特征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先学后教”,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布鲁纳认为,发现行为有助于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引起学习的内部动机和自信心。因此,尝试法在儿童创意教学中的运用,能非常有效地提高幼儿审美创造的信心和能力。 例如:在彩泥教学中为使柔软芳香的彩泥更具层次感,可以让学生运用身边的各种工具进行尝试——即用剪刀剪、笔尖戳、梳子印等。(如图)
尝试的过程必须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同时,尝试的
过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其表现的内容同样具有开放式。然而,创意的方法也会像“肥皂泡”效应一样愈搞愈多、愈搞愈多样。
(2)欣赏法:让儿童欣赏一些古今中外的大师作品,使其感受其中的艺术思维能力,开拓视野,学习优秀的表现技法、构图形式,激发儿童的创作愿望,并将感受到的表现形式、技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作品中来。
例如:在一年级《自画像》教学时,除欣赏教材中优秀作品外,在注意发挥儿童想像力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图片语言对他们所要表达的物象进行不同阶段的描述,以增强他们创作的自信心和独创意识。如寥寥几笔的《达·芬奇四岁时的自画像》(如图)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还可欣赏同龄人的课堂创意作品,因为同龄孩子的作品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思想上得到沟通,从而激发创作欲望。
(3)游戏法:是指运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方法。好动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孩子生来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他们绘画的动机往往是出于游戏的愿望。 例如:在彩泥卵石创作活动中(如图),应充分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和气氛中无拘无束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进行创作活动,从而提高儿童对美术课的兴趣,在积极主动地学习、娱乐中大胆地表现和创造。
(4)合作法:把儿童按照不同方式(年龄、性别、特长、心理等)分成9-10组、每组人5-6人,进行美术表现活动,可让他们按创作的主题内容进行分组讨论、交流,相互启迪、相互激励、相互补充,使创造性想象产生共鸣,并发生连锁反应,启发与诱导出更多的新结构、新形象,直到创作出新颖独特的美术课堂作品来。为了更好的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进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