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茶亭十番音乐
摘要:福州十番音乐文化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收藏的优秀民间音乐文化代表之一,在其悠久的发展史中,它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口头形式传播的歌颂生活、热爱劳动、贴近自然、团结奋斗的民间歌谣中。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广采博纳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精髓,长期积累,形成世代传唱、演艺的民间音乐文化。因此被誉为“古老民族的生命记忆”、“活态的文化基因库”。
关键词:福州、十番、 非物质文化、茶亭
引言
福州茶亭十番音乐发源于福州市台江区的茶亭街。它位于台江区的北部,是福州城有名的手工艺街。据清乾隆年间郑洛英诗集《耻虚斋诗抄》中《榕城之夕竹枝词》描写十番的诗里曾记载道:“闽山庙里夜入繁,闽山庙外月当门,摈榔牙齿生烟袋,子弟场中较十番。” 这些诗句足以体现当时十番音乐在福州民间热闹、欢乐的盛况。并记载了福州十番音乐在清乾隆年间已极具规模,流行于福州城。
十番的由来
在很早前,福州民间盛行舞龙灯。后来,这种用来伴奏的打击乐逐渐分化出来,成为单独演奏。演奏时,使用的乐器有狼串、大小锣、大小钹等五件。在元宵踩街、迎神赛会、婚丧寿喜时敲打一番。当装点仪式还显得单调感到不满足时,便考虑加进管弦
乐器,包括笛子、逗管、椰胡,同时加进了清鼓、云锣。为求得音量上的平衡,每种管弦乐器多用双数,即双笛。双管、双胡。这时所用乐器已有十种,乐队规模基本成型。
福州十番音乐的发祥地在茶亭,很显然,它最早形成流行于城市,并逐步向周边农村及福州的五区、八县。还流传到宁德、建阳、南平、古田、福安、柘荣、霞浦。十番音乐以它独有的魅力,在民间广泛流传近三百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它所使用的独具特色乐器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传统十番音乐的乐器,主要有笛子、逗管、椰胡、云锣、狼串、大小锣、大小钹、清鼓等十种。随着十番音乐的不断发展与演变,又加进了笙、木鱼等乐器。十番音乐的乐器十分古老,应是乐器的活化石。狼串、逗管早在北宋时期我省闽清籍音乐家陈两所著的《乐书》中便有记载。十番音乐的演奏形式分为坐奏和行奏,其演奏排列位置十分讲究。主要是应用于迎神赛会和百姓婚丧嫁娶,以及家宴等民俗活动中。十番音乐的曲牌大多取材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体现一定的意境,有的还表现了古老的传说故事。
茶亭音乐的发展
茶亭十番音乐留存下来的曲牌有近百首,较突出的有:《秦楼月》、《一枝花》、《水底天》、《雁来云》、《莲花串》、《柳娇音》,以及《东瓯令》、《西江月》、《南进宫》、《北云璈》、《月中桂》(俗称“东西南北中”)等。
福州的百姓曾把民间流传的古老神话与故事加以浪漫地想像,“渗透”到“十番”曲牌的意境中来。如《蟠桃会》是一首祝寿曲牌,表现天上王母娘娘生日,众仙纷至庆贺。放荡不羁的东方朔不在邀请之列,此人风趣可爱,前来偷桃。“黄道吉日”不至扫兴,王母娘娘只好破例邀他入席。一波平息,皆大欢喜。全曲充满欢乐、诙谐的情调,妙趣横生。
“十番”所用的乐器十分古老,有些是中华传统乐器的“活化石”。如狼串,在敦煌石窟、云岗石窟的北魏壁画与雕刻中,均有不少演奏狼串的形象。云锣和逗管分别在《元史〃礼乐志》及北宋时我省闽清籍音乐家陈旸所著的《乐书》中均有记载。
茶亭音乐的特征
福州茶亭十番音乐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深得人民群众之喜爱。它的音量宏大,声音穿透力强,乐曲演奏到高潮处,金革与管弦齐鸣,几公里外都能隐约听到乐声;它的乐器音色独特,椰胡厚实、粗犷,略带沙哑。逗管柔美兼具苍凉,富于磁性。大锣雄浑,小锣尖脆,云锣圆润,狼串通透……特别是它们交织一起时形成的声响,音韵别具一格;它的速度变化井然,曲牌均为慢起,散板式地由笛子吹出几个装饰音,引出逗管、狼串、椰胡、云锣等乐器以碎音加入。上板后,打击乐器夹置其中,速度由慢渐快,逐步将乐曲推向高潮;它的节奏非常明晰,因多在室外演奏之故,曲调的节奏基本是和着行进步伐的律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