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特别是现代化生产,更不允许有所忽视,必须强化安全生产,在生产活动中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特别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服从安全,这是安全第一的含义。
2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安全生产又有其重要意义,它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性质决定的。
3安全与产的辩证关系。在生产建设中,必须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去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这就是说,项目领导者必须善于安排好安全工作与生产工作,特别是在生产任务繁忙的情况下,安全工作与生产工作发生矛盾时,更应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不,不要把安全工作挤掉。越是生产任务忙,越要重视安全,把安全工作搞好,否则,就会招致工伤事故,既妨碍生产,又影响企业信誉,这是多年来生产实践证明了的一条重要经验。
4长期以来,在生产管理中往往出现生产任务重,事故就多;反之均衡生产,安全情况就好一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安全生产规律。前一种情况其实质是反映了项目领导在经营管理上的思想片面性。只见到生产数量的一面,见不到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只见到一段时间生产数量增加的一面,没有认识到如果不消除事故隐患,这种数量的增加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一旦条件具备了就会发生事故。这是多年来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一条深该的教训。总之,安全与生产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要正确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就必须按照辩证法办事,克服思想的片面性。
5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强调预防为主。安全生产工作的预防为主是现代生产发展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而且往往又是多学科综合运用,安全问题十分复杂,稍有疏忽就会酿成事故。预防为主,就是要在事前做好安全工作,防患于未然。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安全科学管理,搞好科学预测与分析工作;把工伤事故和职业的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两者是相辅相承,互相促进的。“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基础。要优生以”安全第一“,首先要搞好防措施。预防工作
做好了,就可以保证安全生产,实现“安全第一”,否则“安全第一”就是一句空话,这也是在实践中所证明了的一条重要经验。
三、安全管理目标
安全目标管理是指企业在某一时期制定出旨在保证生产过程中员工的安全和健康的目标,或为达到这一目标,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安全目标管理是应用目标管理的原则进行一种现代化安全管理方法,这种方法首先是制定企业安全管理总目标,然后通过自上而下的层层分解,确定各级、各部门直到每个员工岗位的安全指标,并依靠全体员工自下而上的努力,保证各自目标的实现,最保证总目标的实现。
1、实行目标管理的主要程序
目标管理可分为目标的制定、目标的执行、成果的评价、实行奖惩、制定新目标,开始新循环等步骤。
(1) 目标的制定。为了提高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必须自上而下地商定切实可行的企业总目标。为了使全体员工的力量集中到企业目标上来,各部门、各项目每个员工都要制定与企业目标相一致的分目标,从而形成以企业目标为中心的完整的目标管理体系。
(2) 目标的执行。当目标制定完毕转入执行过程时,企业要同部门、项目和员工就实现各种具体目标的容、方法和条件达成协议,使他们自觉自愿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企业领导应根据施工项目实现目标的需求授予相应的自主权,以便自主地、及时地处理问题。
(3) 成果的评价。成果的评价首先自下而上进行,最后共同协商决定。目标管理和传统的管理不同,它启发执行者对执行情况做自已总结和反省,促进其持续改进。
(4) 兑现奖惩。成果评价的又一个目的是为对员工进行奖惩。奖惩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实行奖惩有利于调动员工完成目标的积极性。
(5) 持续改进。当既定目标达到以后,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制定新的目标,开始新的一轮循环。
2、制定安全生产目标的步骤
确定施工项目安全和平目标,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它包括采取一定的步骤和运用必要的科学预测,决策方法。一般说来,制定项目安全生产目标的过程可分为以下步骤:
(1) 掌握安全信息。要全面搜集、了解、掌握项目系统的外部环境和部条件的资料,作为确定安全和平目标的依据。
(2) 拟定目标方案。在对安全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多个目标方案,以便进行比较、鉴别和优选。
(3) 评估目标方案。对拟定的多个目标方案逐一就危险因素、风险控制综合效益、潜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评估目标方案应发动和依靠广大员工,可以通过座谈会、调查会、讨论价值以等形式广泛征集员工意见,发扬管理精神。
(4) 选择最优化方案。通过下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办法,从众多方案中选出最优目标方案。在方案优选过程中应权衡各方案的利弊得失,有时还需要地综合原拟定方案的基础上设计新的方案。
3、实施目标管理的方法
(1)、确定总目标并使其量化。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总目标可分为静态目标和动态目标。通常所说的目标值,主要是在国家或企业规定的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确定项目安全生产的具体指标,如工伤事故频率和严重
率。
(2)、围绕总目标,层层展开工作。各层次、各部门都就围绕项目的总目标来分解各自的目标。实现各自的目标,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但强调自我过程控制。
(3)确定完成目标值的方法和要求。实行目标管理,必须进一步制定完成目标值所采取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确定为完成各项计划而实施的手段,运用图表检查进度,评价完成全年目标值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等。
(4)、定期考评目标执行情况,准确反馈信息,及时解决问题,使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目标执行者方向一致。
四、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1993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实践证明,这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同时也符合国际惯例。
1、“企业负责”的要求
“企业负责”就是在实现市场经济体制下 生产工作体制的基础和根本,是指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必须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
(1)、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则是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人。
(2)、应自觉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3)、正确处理好“五种关系“,即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安全与管理、安全与技术的关系。
一、 、须建立健全本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5)、必须设置安全机构,配备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安全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
(6)、负责提供符合国家安全生产要求的工作场所、和平设施。 (7)、加强对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和特种设备的管理。 (8)、对从事危险物品管理和操作的人员都应进行专业的训练,并持证上岗。
(9)、编制安全生产计划和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10)、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杜绝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11)、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业务素质和安全素质。
(12)、自觉接受当地政府行政管理、国家监察和群众监督。 2、“行业管理”的要求
“行业管理”,就是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对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应加强指导,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门对本行业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进行管理的作用。行业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1)、组织贯彻执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行业、地方职业健康安全规程和标准。
(2)、编制行业职业健康安全的长期规划和发展计划。
(3)、指导用人单位制定和落实职业健康安全保护措施计划,落实或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对重点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改造项目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项目的资金投入。
(4)、组织行业职业健康安全的宣传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