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仪式的作文
【篇一:让仪式与时代携手同行】
清明祭祖,仪式愈是去冗留精,伴上踏青欢愉,行人倍感轻松。古老仪式从时光深处走来,紧跟时代脚步。 因此,仪式须与时俱进,去繁除琐。
首先,仪式与时同行,是为了更好适应时代,以达到规范社会的目的。当今社会,日新月异,高新技术主导着发展轨迹,科学思想奏响时代主旋律。许多繁琐仪式已与时代要求脱节,难达规范目的。好比旧时大操大办喜宴婚庆的奢华浪费已不适当代环保勤俭风尚一般,如此仪式,亟须改变。历史上,不乏改革仪式以响应时代呼唤的先行者。民主之风成主流,孙中山先生果断变革三跪九叩的仪式,以作揖取而代之,天下之士高呼明智。仪式不能落伍,否则,便沦为陈规陈说,成为社会的桎梏。
但也许有人会说,生活节奏如此之快,不如废除仪式,一了百了。错了!让仪式与时俱进,不是漠视它,一个社会失去仪式,便易造成紊乱。伯尔曼曾说:“没有仪式的信仰将蜕化为狂信。”同样,仪式作为社会千百年发展而形成的维系各方平衡的纽带,一旦失去,社会便会混乱,平衡便被打破。好比离乡游子不知如何祭奠那方土地,没有具体的仪式,再多的思念也苍白失色,情感便难以平衡。更深一步说,漠视仪式的作用,会导致一种文化的落寞。拜占庭帝国革除
根本的信仰仪式后,帝国文化日益衰落。终在敌军铁蹄下日暮西山。因此,重视仪式,让它与时俱进,是社会稳定,文化发展的重要保证。
但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许多仪式与时代脱节的现象。我不禁深思其中原因。
其中之一,便是人们规范化意识不强。缺乏规范化意识,人们不会关注仪式的规范作用,即使一种仪式不再顺应这个时代,他们也漠不关心。石述思曾在《说中国》一书中提出:“当今中国,便是缺乏对仪式的关注”规范化意识缺位,让我们视仪式形同虚设,唱国歌时缄口不唱,婚礼神圣礼堂大声喧哗。如此,更何谈变革仪式?
因此,让仪式响应时代,响应这个注重效率的社会,需要我们对仪式去繁琐,精简仪式。除夕团年,大可不必大摆筵席,豪掷千金,更简约也不失乐趣。正如弗里西斯。梅斯曾言:“我们可以只是坐下了聊天。”不可否定,有些仪式过分注重步骤、教条,让人疲惫生厌。我们大可解除其中不必要的繁重,回归仪式最本真的精神内核,让仪式更深得民心,让仪式更好的传承。
让仪式与时俱进,去繁除琐,无须劳形乱神,形骸既适,谛听仪式与时代的轻吟! 【篇二:给仪式一点空间】
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年的清明仍在眼前:长辈们恭谨地
洒下纸钱,淋上黄酒,将甘蔗整齐码在坟头,孩子们在烛光前虔诚地叙述思念……
“繁琐”的仪式,我们一步也不肯落下,那牵引出来丝丝缕缕情意与悠悠中华文化,令人动容。快节奏的生活,我们该慢下来守护仪式,守护一种习惯,守护背后深情与文化,守护一种认真生活的态度。
“爆竹声声一岁除”,年初一,各家各户总要点上红火的鞭炮,并且进行祭祖仪式,这种仪式随着历史长河流传至今,成为一种习惯,不易改变。仪式成为习惯后不易改变,也不必大费周章去改变。复旦大学教授严复锋说:“习惯的意义在于维持生活的安稳感。”仪式流传千年,已经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若强行改变,会给人多大的不适感?人生活不安稳,社会又如何安定?所以,应该给仪式一点空间,维持生活的常态,而不轻易改变。
不改变仪式,亦在于对它背后的人情与中华文化的珍视;这些情,这些文化,纵世事百变,依旧动人。广东婚礼仪式中有一环节是新娘梳头。“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母亲在待嫁女儿身旁一下下梳着,这古朴的仪式中,蕴含了多少美好祝愿与不舍。这正是仪式的意义所在,无论是清明祭祖还是春节仪式,都源于人与人之间温热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除此以外,还是一份对中华文化的守护。在婚礼上,按仪式,新娘都要给老爷、婆婆
递上“媳妇茶”,这是中华孝道的体现。而在希腊,婚礼仪式上他们会跳圆圈舞,这与希腊的热情一脉相承。中华文明蕴藏在种种仪式中,也正是这些仪式,让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
而仪式,也是现代人表达感情,给每一天制造不同的惊喜感觉的手段,是一种乐活的生活态度。和郑重写下一行字相似,收藏家在接收心仪收藏品前总要进行净身仪式,这净身里,道尽了多少欢喜与爱惜。没错,生活节奏是很快,但我们不能一味的快,应该偶尔慢慢下来,在小小仪式之间,觅到丝丝缕缕的快乐,从一种愉悦的状态出发,重新上路,怎知不会更快?
给仪式留一点空间吧。仪式既成习惯不易改变,不如留下,收获心安;仪式背后的深情也不会因落伍沦落到抛弃地步;仪式带来的乐活态度也足以让我们在快节奏中收获喜悦。如此,为何要改?
愿你我在仪式之间,收获幸福与温情。 【篇三:仪式作文】
十几年来第一次回乡,是为了参加一场仪式——母亲此生最后一场仪式。
山村的清晨飘着小雨,早春的寒意虽比不得隆冬,却也针刺似的扎得人直哆嗦。抬棺材的是几个主动要求来帮忙的汉子,他只跟在旁边空手走着,后面跟着一队学生。有的手
上拿着白花——大概是自己叠的,有的则是鲜花,山里面采的,也许还精心挑选了颜色。队伍里隐隐传来泣声,抬棺的汉子也有泪花在眼眶里打转。他却没有眼泪,抬手揉了揉干涩的眼眶。
仪式开始了。棺材被缓缓抬入事先挖好的土坑,那队学生一个接一个上前献花。泣声越来越大,有几个学生甚至嚎啕大哭起来,眼泪鼻涕糊了满脸。他盯着旁边的遗像出了神。 他太久没有见过母亲了。母亲是村里唯一一所学校的校长,也是唯一的老师。父亲去得早,母亲便把一颗心全部放在了学校里,他也因母亲的不关心而与他日益疏远。直至长大,他逃也似的离开了偏僻的山村,在大城市谋得一处容身之地,便再也没有回去。照片里的母亲与记忆中相差甚远,老太太慈祥地笑着,皱纹爬了满脸。村里人说母亲是在一个温暖的午后在躺椅上睡着的,等学生来叫她上课,才发现老师再也叫不醒了,哭着跑去叫了村里人。直到葬礼快准备好,村里人才想起老太太有个儿子,这才多方打听匆忙叫了他回来。
这样浑浑噩噩地到了仪式结束,他走进了母亲的屋子。不大的屋子里除了生活用品外大多是书,旧得很,却不破烂。他随意翻看着,又发现一堆信件,用盒子整整齐齐地装着。抽出一封,信封上写的竟是他的名字,地址一栏空着。是了,母亲从不知道他的地址,又怎么寄信呢?拆开信封,一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