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根据几个不同案例进行分部分分析) 一、关键经验
1、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和比较物体的量,会正确运用相应词汇
表示比较结果
2、 寻找和描述物体的量(最X、最X;一样X) 3、 结合进行量的排序练习 4、 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
二、关键经验入手——诊断教师制定的核心目标 活动目标
1、 学习按照物体的特征进行层级分类
2、 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 乐意与同伴合作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体验分类给人们带
来的方便 分析
目标1:学习——是过程,要落在行为的目标;按照物体的特征进行层级分类——没有分解目标,是活动名称在这里填空 目标2: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偏空泛 目标3:乐意与同伴 合作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何为探索? 修改
1、 仔细观察物体的特征,能按照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不
同特征进行多级次的分类 2、 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活动目标
1、 感知6以内的数量,认识数字 6,知道6的形成
2、 能通过操作、目测等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并用语言表
述自己动手操作的结果 分析
目标1:感知6以内的数量——属于复习活动的目标 目标2:
能通过操作、目测等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不是操作、而是点数;用目测方法对于中班上期的幼儿还是比较难的。 并用语言表述自己动手操作的结果活动,不需要表述过程或结果。 修改
1、 能手口一致地点数6的实物,认识数字6,理解数的实际意
义
案例3 中班数学活动:感知6以内的序数 分析
学习序数不必像基数数学一样逐个数的教,而是采集集中分段教学
一般分成两段——
第一阶段:学习 5以内的序数 可安排在中班进行
认识5以内的序数(一) 认识5以内的序数(二) 第二阶段:学习10以内的序数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5以内的序数(一) 活动的核心目标——
1、 区分基数和序数。理解序数的含义,能用序数词(如第一、
第二等)正确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2、 能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判定某一物
体所处的位置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5以内的序数(二) 活动的核心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序数的含义,初步理解物体排列的位置因起始
方向的变化而不同
2、 学会看箭头标志从不同方向(如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
上到下,从下到上等)判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10以内的序数 活动的核心目标:
1、 会用序数词第1~第10表述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理解物
体排列的位置因起始方向的变化而不同
2、 在学会单维判定物体排列次序的基础上,会二维(从左到
右、从上到下或从右到左、从下到上等)判定物体的位置 活动目标
1、 认识梯形,初步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干扰
正确辨认梯形
2、 激发学习 图形的兴趣,提高观察、比较、动手的能力 目标1
认识梯形——没有分解,属于活动名称
能不受其他干扰正确辨认梯形——不受什么干扰?颜色、大小,达到形的守恒? 活动目标
1、 在操作和游戏中感知和比较物体的高矮 2、 发展观察和比较能力 修订
1、 区分高矮不同的物体,能正确运用“高”、“矮”词汇表示
比较的结果
2、 知道比较高矮的要求 ,初步理解高矮的相对性 3、 能按物体的高矮的差异,进行排列
三、从核心目标入手——分析教师设计的活动过程 关键要点
兴趣导入——紧扣课程内容 新知学习——达成活动目标 操作巩固——关注 不同层次 练习提升——体现逐步 发展 (一)兴趣导入——紧扣课程内容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机 数学的抽象性特点 幼儿注意力的特点 层级分类
一、 利用图形娃娃,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图形娃娃,引导幼儿发现图形娃娃有哪些图形组成(如果是几何图形的学习或形状分类;可这样导入,进行图形的复习。) 修改
一、 出示花片,引导幼儿发现花片的 不同特征 师:这些花片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活动过程
一、 以叮当猫过生日引出主题,复习5
师:今天叮当猫过生日啦,你知道它几岁了吗?引导幼儿点数生日蜡烛
案例3 中班数学活动:感知6以内的序数 活动过程
(一) 小动物排队 1、 数动物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些小动物,看他们排着队来了,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