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珍说:“是凤霞好福气。” 二喜从屋顶上下来,我对他说: “二喜,歇一会。” 二喜用袖管擦擦脸上的汗说: “不累。”
(选自余华《活着》,有删改)
[注]万二喜,患歪脖子病,凤霞,因年幼发高烧未能及时医治,致哑。 1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从“我”(福贵)的视角叙述所见所闻,表达所思所感,使读者产生真实感,走进人物内心。
B. 前来相亲的二喜一直看破烂屋子而没怎么看凤霞,这让福贵担心二喜嫌家里太穷,福贵很反感二喜这种嫌贫爱富的行为。
C. 身体有缺陷的二喜与哑女凤霞相亲,给福贵一家贫苦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转变,表现了作者对小人物命运的关切与思考。
D. 二喜第二次来到“我” 家,给家珍带来吃饭的小方桌,把凤霞背到屋外才开始干活,这些细节都体现了二喜的心思细密周全。
E. 小说的语言冷峻又充满温情,简洁而能表达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例如文中描写家珍三次的笑,又如对二喜少言寡语的刻画。
12. 福贵对万二喜的态度有什么变化?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13. “凤霞尽管不能说话,但一看到我们的样子,就走到里面房间,换了旧衣服,下地去了”有人说这段文字可以删去,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谈谈理由。
【答案】11. AE 12. ①第一次见面,由期待到失落。先是对二喜的穿着打扮满意,希望能促成二喜和风霞的婚事;但二喜不说话只在屋里看来看去,福贵误会二喜嫌弃自己家穷。②第二次见面,由失落到惊喜。福贵没想到二喜带着礼物和帮手来修缮屋顶,感到惊喜,认可了二喜。或:①先是对二喜充满期待,对二喜的穿着打扮满意,希望能促成二喜和凤霞的婚事;②继而对二喜不满和失落,二喜不说话只在屋里看来看去,福贵误会二喜嫌弃自己家穷;③最终对二喜十分满意,二喜带着礼物和帮手来修缮屋顶,福贵感到惊喜,认可了二喜。 13. 示例一:不同意。此段描写了风霞以为相亲不成功的神态与行动,刻画了一个聪明乖巧、质朴勤劳的农村女孩形象;她此时的表现与后文二喜来修缮房屋时她“笑开的嘴就没合上”形成对比,使情节更丰富生动;风霞的不动声色,表现了她对不幸命运的无奈接受,反映了
- 11 -
小人物无法掌握命运的悲凉主题。
示例二:同意。凤霞在小说选段中并不是主要人物,无需着重描写;此段表明凤霞以为相亲不成功,而这一情节关键通过其父母的言行己充分表现,无需再赘言;风霞哑不能言,无法明确揭示主题,可以删去。 【解析】
11. 试题分析:B项,“福贵很反感二喜这种嫌贫爱富的行为”不当。从文中来看,福贵对二喜的行为并没有“很反感”,更多的只是“担心”,且二喜也并非“嫌贫爱富”。C项,“给福贵一家贫苦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转变”不当。小说中写到一些“转变”,但并不能确定是“根本性的转变”;D项,“把凤霞背到屋外才开始干活”不当。风霞自己能够走路,二喜并没有把风霞背出屋外。
12.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要通读全文,筛选出能体现福贵对万二喜态度的内容,前后进行对比,找出变化。小说中写了福贵与二喜的两次见面,第一次是二喜来相亲,“万二喜穿着中山服,干干净净的……像是城里来的干部”,福贵对万二喜的穿戴满意;“专门在床下给家珍放了一双新布鞋”表明福贵希望亲事能成,对万二喜充满期待;看到万二喜走了,福贵“想想有些生气”,误会二喜嫌自己家穷。第二次见面是二喜来给福贵家修房子,由“想不到他会来”到“有这本领的人,在我们村里是一个都找不出来”“二喜,歇一会”,表明福贵已经认可了万二喜。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生可答赞同删去,也可答不赞同删去,无论选择哪一种观点,都要在自己的答案中首先表明观点,然后从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主题表达等角度分析证明自己的观点。如答可以删去,就要答出这个情节是对凤霞的描写,主要突出的是凤霞的形象,对塑造主要人物没有什么作用,情节多余等;如答不赞同删去,就要答出这个情节突出了凤霞的形象,凤霞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且这一情节与后文情节形成前后对比,起到了突出主题的作用等。
点睛:这是一道探究题,这类题目一般就文章的标题、主旨、人物形象、情节、作者等环节中的某个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让答题人选择其中的一种观点结合文章进行解读。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你是如何理解文中某句话的?文中某个观点(行为),你怎么看?解答时注意:①从文本入手。尤其要结合小说的情节发展来支撑自己的观点;②研究人物形象。应结合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把握小说的主旨;③注意正反角度。评价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注意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出发;④要有时空观念。不仅要把小说放在当时的时空中,更要把文本放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仅要看到在过去已经产生的客
- 12 -
观价值,还应看到在今天乃至将来可能具有的潜在价值。 四、语言文字运用
1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许多学者质疑蔺相如“完壁归赵”的具体做法,如明人王世贞就认为蔺相如是个冒险主义者,其成功不足为训,实乃“天曲全之”。 ....
②穿行在炎街小巷的电动车多如过江之鲫,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于是深圳决定全面禁止....电动车上路,不料这引起了社会热议。
③一些国家对我国在南海构建和谐海洋所做的积极努力置若罔闻,一味炮制“强国威胁....论”“海上争霸论”,其险恶用心人人皆知。
④从韩国首尔大学,到英国牛津大学,到大陆北京大学,到台湾“中央研究院”,层出不穷....的学术剽窃事件遭到人们一致的挞伐。
⑤他是一个很有权势的人,你和他对着干,还不是班门弄斧?但是我佩服你的勇气,你这种....不畏权势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⑥当前的改革是亘古未有的创举,无任何经验可供借鉴,当然难免有不足之处,但这只是白.壁微瑕,丝毫不妨碍改革的伟大。 ...
A. ③④⑥ B. ①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②“过江之鲫”,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用在句中对象错。③“置若罔闻”,指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用在句中不合语境。⑤“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用在句中不合语境。①“不足为训”,指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使用正确。④“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使用正确。⑥“白璧微瑕”比喻极好的人或事物有缺点。使用正确。 1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焦循集》是清代著名学者焦循的代表作,包括《易章句》《易通释》《易图略》《易话》《易广记》五部分组成,是后人研究易学的重要资料。
B. 工作人员对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起飞前进行了周密的检查之后,指挥员一声令下,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喷射出耀眼的火焰,飞向浩瀚的太空。
C. 丝绸之路指古代起始于中国,向西延伸,连接中亚、西亚、欧洲的商路。这些商路,最早是陆路上的丝绸贸易,后来也包括海路上的丝绸贸易。
D. 农村人居环境不仅决定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到了城市人居环境的好坏,它已
- 13 -
成为制约城乡共同发展的关键因素。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项,“包括……组成”句式杂糅,可改为“包括《易章句》《易通释》《易图略》《易话》《易广记》五部分”,或改为“由《易章句》《易通释》《易图略》《易话》《易广记》五部分组成”;B项,“起飞前进行了周密的检查”语序不当,应改为“进行了起飞前的周密检查”;C项,“商路……是……丝绸贸易”搭配不当。
16. 填人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怎样学习读本呢?不设计程序,不规定时间,①同学们自由阅读,②阅读要认真,每篇文章都要逐字逐句读懂,把文章的结构和思路都搞清楚,③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④,要揣摩语言运用的妙处,⑤重要的词句要细细领会。这样,反复玩味,就得到思想感情上的陶冶⑥文学欣赏上的愉悦。 A B C D
① / 以便 因此 为了 ② 而且 但是 然而 同时 ③ 接着 进而 / 才能 ④ 而且 同时 而且 同时 ⑤ 关于 对 关于 / ⑥ 或者 和 以及 以及 - 14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17.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雾和霾都是视程障碍物, ①_____。雾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浮游在空中形成的,形成雾需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度和较低的温度。雾的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出现霾时 ②_______,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80%以下。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s ③___,当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会较长,有时可持续10天以上。
【答案】 (1). ①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不同 (2). ②空气则相对干燥 (3). ③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本段文字比较说明了雾和霾形成的不同原因和条件,第一句是总写,因此①处应填“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不同”等意思相近的句子;②处上文说明形成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据此可知,②处应填“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较低”等句子;③处上文说明雾的日变化较为明显,据此可知,③处应填“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等意思的句子。 18. 如图为某项技能训练的成绩曲线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