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教学 课题 课型 中国民间美术 单元 课时 本课教学 时间 1课时 鉴赏课 第 1 节 本课中国民间美术作品欣赏,旨在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我国璀璨民间美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四大问题层层递进。通过介绍我国最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艺术样式,了解我国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通过欣赏课文图版中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来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全课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述。从我国农历新年民俗活动情景中的各类民间美术品引出教 材 分 析 民间美术的概念,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 第二部分的标题是“如何界定民间美术?”通过说明民间美术概念的基本含义和特性,引出民间美术中地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 第三部分的标题是“民间美术主要有哪些?”通过优秀作品欣赏,具体介绍民间美术中剪纸、年画、刺绣、玩具、雕塑这五类艺术样式。 第四部分的标题是“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有什么特征?”通过举例来分析民间美术艺术语言最重要的特征,即寓意性与象征性。 第五部分的标题是“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说明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之根。 第六部分是学生思考与讨论和学习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并自我评价,为学生留下一片知识拓展的自由天空。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于成熟状态,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知识和社会素养不断提高,且具有较强的判断、辨别、分析问题和较独立解决问题学 生 分 析 的能力。但对民间美术的种类接触较少,对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特征的知识了解也相对匮乏,亦对民间美术与民间习俗关系的了解知之甚少,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民间美术不同种类的具有典型、代表、特色、优秀的作品进行鉴赏,领略民间美术的种类、领会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特征和相关的艺术表现手法,感受和体会民间艺术的美感、塑造健全的高水平的艺术修养、健康高雅的情趣和充实丰富的精神世界。 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多种审美体验刺激学生感官,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目的,并重视促进学生在美术文体表达过程中,对民间美术的深刻理解并受民间艺术的熏陶,为民间艺术的传承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 设 计 理 念 教学思路设计如下: 一、本课的教学以竞赛活动的形式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教学方式营造一种轻松、活泼、愉悦、自然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开心、欢快、爽朗、和谐的氛围中得到知识的提高。 二、课堂的竞赛方式主要是以竞赛题的形式出现,包括抢答题、必答题和探究题。在问题的设计中注重知识的渗透与拓展,尤其是联系厦门民间美术、领略厦门地方特色民间艺术的美。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单人或按小组合作的形式。 通过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习俗的民间美术作品欣赏,使学教 学 目 标 过程方法 通过学生欣赏、感受、体验、讨论、评述等过程,培养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 生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知识目标 表现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并逐步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审美的情趣。 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培养学生情感目标 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了解家乡本土的美术。进而热爱乡土美术,并逐步提高传承乡土美术的意识。 1、“如何界定民间美术?” 2、“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 1、让学生解情况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以及教学难点 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2、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 关 键 展示我国民间美术相关的图片和影像资料,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以竞赛和形式引导赏析,课件展示、启发、建议和小结等。 展示收集图片、欣赏、讨论、合作学习、评述和实践。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教学重点 教法选择 学法引导 课堂组织形式 课程资源开发 教 学 准 备 学生准备 教师准备 教 学 策 略 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学生活动、师生互动。 历史、地理、影像、地方美术资源等。 教学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相关民间美术图片资料、课本等。 收集民间美术图片资料、相关民间美术的课外书籍、温州本土美术的相关资料。 教学进程及设计用意:
教学程序 导入 教师活动 有没有同学知道我们温州的民间美术主要有哪些?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老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的形学生讨论回答: